分享

喝茶不讲究

 孟溪ProbeT连山 2017-03-10
路来森

  喝茶不讲究,是我,不是别人。别人“讲究”,是别人的事。

  作家车前子有一次得到了在他看来相当可观的一笔稿费,于是,决定用这笔稿费,买点好茶。有朋友去福建,他就委托朋友买“大红袍”,或者“铁观音”,因为这两种茶叶,当时在市面上见不到。朋友回来后,告诉车前子,他的那笔钱,只能买“红短裤”,或者“泥菩萨”。言外之意,心知肚明。

  喝茶“讲究”,首先得“讲究”好茶,而好茶又太贵,连车前子都买不起,何况我等呢?

  从前,我的祖母在世时,只喝“包茶”,一角五分钱一包;每次喝茶,就投入壶中一包。祖母用的是一把铜壶,她不是泡茶,而是煮茶。一包茶,投入铜壶中,用木柴煮,煮开了,就将茶壶炖在火炭上,然后,热热地喝,一杯一杯地喝。

  而每次祖母将包茶拆开,投入壶中时,我总能看到茶包中,飞扬出的尘土。日子穷,祖母无钱买好茶,所以,祖母喝茶,也不讲究。

  我所喝茶,只是寻常之茶。偶尔喝一次好茶,也似风烟过眼,很快就忘了。

  唯一算是讲究点的,就是冬天喝红茶,夏天喝绿茶。

  不管是正山小种、金骏眉,还是滇红、大红袍,只要是沾红茶的边,我都喝。红茶暖,红茶色彩深;我以“暖”驱寒,我于深红的色彩中,感受一种生活的醇厚。日子,一天天地过着,越过越有滋味,那就是红茶的味道。

  绿茶“绿”,绿茶凉。绿,能沁心;凉,能散热。我喜欢绿茶的“绿”,一杯在手,青山绿水,凉风嗖嗖。

  绿茶让我想到周作人那段谈喝茶的话:“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喝清茶,读闲书,从一杯茶中,寻得生活的闲适——知堂老人,是一位懂得享受生活的人。而一杯绿茶,是适合表达一份闲适的。“清泉”“精致的陶瓷茶具”,二者,知堂老人都很讲究。

  可我,不讲究,或者说“难以讲究”。自己喝茶,也只是用一个玻璃杯泡茶,或者,用一个青花盖碗。因为这两种茶具,都能让我看到“茶之色”。

  茶“色”里有世相,一杯茶,就是一个世相世界。

  如此看来,似乎,“不讲究”里,也颇有点讲究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