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样爱是真的爱吗?

 庄子吴松柏阅读 2017-03-11
教育是需要爱,教育应该有爱,这是教育界的共识。但是如果我们反问一下:我们的教育有爱吗?
      这个问题我估计很多人是无法作出正面回答的。这些人有很多类人,有的是家长,也有的是老师,他们认为教育就应该靠严格的训练与教育才能够培养出优秀的学生,还有一些人还是所谓的教育专家,他们认为教育的目标就是为了让学生上高一等学校,财成为所谓的顶尖人才;而且持这样论调的人在当下的中国不是少数,甚至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只要稍微有点教育常识的人都能够对中国当下的教育有一个这样普遍的感受:现在的中国的学生的负担一点都没有减轻,反而比以前更重了,现在的家长的压力不是减少了而比以前的家长更重要了,现在的学校教育表面上是按照素质教育的方向来培养学生,但是整个学校的核心还是以应试教育为核心,甚至这种应试的状况比任何时候都要过分,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没有一个阶段能够幸免。只要我们看看我们的孩子现在的睡眠时间有多少就可以知道孩子们的作业有多少,只要我们看看我们身边的补习学校生意红火到什么地步,就可以知道家长对孩子补习的需求有多大。而一切的一切还是因为当下的这种应试体制和家长的担忧共同促成的。一
旦进入这样的教育,爱,还能够唱主旋律吗?不可否认现实的教育生活里有很多有爱心的教师,绝大部分的老师也能够将自己的那份爱给予自己的学生,但是一旦进入了一个以分数评价学生和老师机制里,分数是不讲爱的,分数是没有爱心的,分数的冷冰冰的,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分数高才是硬道理,在这样的现实面前有多少人还能够保持足够的理性来对待孩子对待学生?家长面对那些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孩子自然着急,自然会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来逼着自己孩子努力学习,哪怕还是根本没有这样的动力;老师自然而然会想方设法来引导孩子努力,甚至有的老师会采用题海战术来应对考试,在他们的眼里让孩子学习成绩提高就是一种爱,一种让孩子有前途的爱。至于如此高压,甚至强硬的手段孩子是否能够接受,是否有效,并没有仔细考虑,至于孩子是否是一块读书考试的材料也没有仔细思考,反正别人的孩子能够读书好,成绩高,自己的孩子也应该如此。这种方式的爱我们能够说是真的爱吗?
     教育里的爱是什么?是家长把自己的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来呵护与关心,按照生命个体成长的规律来教育;是教师将每个学生当作一个个需要尊重的生命体来引导,按照每个个体的自身特点来教育;而不是让孩子的成绩成为家长的面子,而不是让学生的成绩成为老师的业绩,成为政府的形象工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