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儿咳喘敷脐疗法

 踏雪无垠p7wh97 2017-03-14


莱金糊、清肺止咳散、肺炎泥、  清热止咳膏


概述

    小儿咳喘是以咳嗽、痰多、胸闷、气促为主要症状的肺系疾病。每因气候转变,寒温失调,感受时邪,以致肺失宣肃、肺气上逆而病,小儿体质素虚或病之不愈,耗伤正气,或痰湿内盛,则更易复感外邪,致使咳喘累作。治疗以化痰止咳平喘为主,若证属肺寒型,表现为咳嗽气喘,痰白多沫,形寒头痛,苔白腻或薄白,脉浮紧者,配合温肺散寒;若证属肺热型,表现为咳喘气促,痰稠色黄,口渴咽痛,发热头痛,大便于结,苔薄黄或黄腻,脉濡数者,配合清肺泻热;若证属痰湿型,表现为咳喘痰壅,色白而稀,胸满困倦,苔腻,脉滑者,佐以健脾化湿;若证属肺肾两亏型,表现咳嗽无力,气短懒言,动则更甚,汗多肢冷,喜温畏寒,小便清长,脉细者,佐以温补肺肾-       

   现代医学的小儿急、慢性支气管炎,喘息性气管炎,小儿肺炎等症可参阅本篇。    

 

敷脐疗法

1.  莱金糊(《敷脐妙法治百病》)     

主治:咳嗽。        

处方:莱菔子、鸡内金、厚朴各9g,大黄、芒硝各6g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以温开水调成糊状,备用。用时取药糊适量,贴于脐上,    

外盖纱布,胶布固定。每晚贴药1次,病愈为止。         

 

2.  清肺止咳散   

主治:肺热咳嗽。        

处方:栀子、黄芩、桑皮、大黄各9g,百部、天冬各10g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用时取适量,凉开水调成糊状,贴于脐上,外盖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至病愈。         

3.  肺炎泥(《中国中医独特疗法大全》)

主治:小儿肺炎,咳喘。    

处方:新鲜白毛夏枯草、新鲜青蒿各30g     

用法:将上药洗净后捣烂如泥,敷脐。如无鲜品,用于品粉碎后醋调和,敷脐。    

4.  清热止咳膏(《外治汇要》)

主治:小儿咳嗽。        

处方:生石膏6g,枳实10g,瓜蒌12g,胆矾、冰片各3g

用法:将上药研为细末,用凡士林调拌成糊膏状,均匀敷于患儿双足心涌泉穴上,用纱布覆盖,外用胶布固定。或同时加敷大椎穴,每日换药1次,连用5-7日。 

 

案例

1、上海中医药杂志】报道对埃塞俄比亚黑人小儿支气管肺炎163例,采用自制中药散剂(麻黄6g,生石膏24g、浙贝母18g、杏仁18g、黄芩6g、葶苈子6g、甘草12g)贴敷双肺俞穴结合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160例,采用安慰剂肺俞穴贴敷结合常规西药治疗。

  结果:治疗组肺部湿性啰音消失率、X线情况改善率、平均治愈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     

  按释方中重用石膏合麻黄清里达表、宣肺平喘,杏仁、甘草化痰理气,浙贝母、黄芩、葶苈子清热化痰。肺俞穴接近肺脏,为肺脏的背俞穴,为肺脉经气转输之所,故成为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要穴。该散剂贴敷肺俞穴,可通过皮肤渗透吸收,从而使药物有效成分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改善肺部微循环,解除支气管痉挛,加速肺部啰音 的消除,促进肺炎痊愈。        


2.北京中医药大学】李氏在西医一般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芥子咳喘膏(炒白芥子22. 5g、生姜50g、延胡索22. 5g、细辛2.1g、甘遂2.3g、冰片0.5g)穴位贴敷(双侧肺俞、膏肓、定喘穴;喘重可加膻中穴或天突穴),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患儿60例。

   结果:显效率73.3%有效率98.3%。说明芥子咳喘膏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可明显改善症状,缩短病程。  

   按释本方选自古籍《张氏医通》,方中以白芥子为君,外用刺激性较强,能辛散  温通、豁痰利气;生姜、延胡索为方中臣药,生姜辛温发散解表、温肺化痰止痰;细辛、甘遂为方中佐药,细辛辛温香窜,有发表散寒,温肺化痰之效,甘遂苦寒有毒,有化痰泻水的作用,可泻肺之痰湿停饮;冰片辛散芳香透达,与方中诸药配伍可增强其功效,故为使药。肺俞穴主治咳嗽、哮喘、肺炎、胸膜炎等疾病;膏肓穴有止咳、排痰、平喘的作用;定喘穴有止咳平喘的功效;此三穴同位于背部、胸背之间,为肺之所居,故取该三个穴位均属临近取穴,可直接对肺脏的疾病起到治疗的作用。本方用于咳喘奏效,主要是用其具有较强的辛热发散之力,对皮肤有一定刺激性的药物对腧穴进行刺激,达到宣肺止咳、化痰平喘之治疗目的。    

 

 

3.安徽中医临床杂志】胡氏等将黄芩100g、鱼腥草100g、百部60g、杏仁60g、地龙40g、麻黄30g、半夏30g、荆芥20g,桔梗20g,白芥子10g干燥后用粉碎机碾碎,过60目筛,制成散剂, 装于密闭容器中备用。用时取30g以鲜生姜汁、蜂蜜调匀,做成药饼6只,每只用药 5g。冬季先将生姜汁加温后调剂。将做好的药饼,敷于双侧肺俞、心俞、膈俞。11   次,5日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结果:92例,治愈率66.3 %,总有效率88%    

   按释:方中黄芩:鱼腥草清泻肺热;麻黄、荆芥、姜汁宣肺解表,使邪从外而解;地龙、白芥子祛痰下气平喘;杏仁、桔梗、百部、半夏化痰止咳;全方有启门驱贼之势,又无攻击过当之虞,使客邪易散,肺气安宁。肺俞、心俞、膈俞是背部俞穴,也是肺、心等脏腑经气聚集之处,敷药于此穴位,具有宣肺肃降、止咳利气之功。    




注:本文仅供参考,请在正规医师指导下用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