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妙玉的另一种结局》:妙玉返回苏州的真正原因是护送林妹妹!

 江山携手 2017-03-15

《妙玉的另一种结局》:妙玉返回苏州的真正原因是护送林妹妹!

对【妙玉】的喜爱时来已久。

她,宛若山中兰,水中芙蓉;

她,容貌姣好,气质仙远,文采独到;

她,就像古墓的小龙女,平静淡然、纯净无瑕、淡雅脱俗、、生性冷漠、不谙世事;

她,来自玄墓蟠香寺,她北上牟尼庵,她入住大观园,她烹茶赏雪,她折梅续诗,她南下返籍,她沦陷瓜洲。。。。。

《妙玉的另一种结局》:妙玉返回苏州的真正原因是护送林妹妹!

【妙玉】不是真正的尼姑,她不为四大皆空,她只因年幼多病入我佛门,带发修行。

【妙玉】不是真正的小姐,她日夜佛灯蒲团为伴,她清规戒律依旧。

【妙玉】却是庙宇的尼姑,她清茶素斋,她不沾染俗世男女之情。

【妙玉】却是高贵的小姐,她有丫环婆子伺候,她文笔诗才不低,她生活讲究。

【妙玉】给我们展示了,她是一个尴尬之人,她是一个边缘之人,她是一个畸零之人。

【妙玉】的塑造,表达了“真即是假”、“有却是无”、“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妙玉的另一种结局》:妙玉返回苏州的真正原因是护送林妹妹!

【妙玉】为何要远离原籍苏州?

妙玉的师父,曾经一手带大,自幼病弱不得不度入空门的妙玉,看着妙玉从一个小丫头长成一个姑娘,她对妙玉的照顾和爱戴不言而喻,妙玉对师父的感情也是不容忽视。

回想妙玉在故乡苏州的玄墓山蟠香寺的生活,应该是非常令人向往的吧。

不用花费太多时间,做佛事究经书,不用挑水扫院。在不被打扰,清幽宁静淡泊的庙宇中,做自己喜欢做的事,除了日常的出家人之事,她可以采撷梅花上的雪,然后茶艺,她可以和丫环到玄墓山闲游,她可以在耳房看几回诗书,写几篇诗文,她还可以和岫烟二人闺蜜夜话。

可是【妙玉】为何被苏州的“权势不容”?因为她“不合时宜”

好景难长,苏州当地权势人物不断滋扰,而妙玉洁身自好,一再闭门拒绝。无耐,妙玉师父只好带着妙玉及丫环一行人,离开苏州蟠香寺,投奔到师父故交的长安牟尼庵,远离是非之地。

可是期年之后,师父圆寂死去,临终叫妙玉“不宜回乡,此处自有你的结果”。妙玉从此走进了大观园的世界。

《妙玉的另一种结局》:妙玉返回苏州的真正原因是护送林妹妹!

【妙玉】的茶具非同一般?有何深意?

【妙玉】在前80回,正式出场2次,虚场2次。

在正式出场的【妙玉奉茶】和【月夜续诗】中,黛玉出场2次,宝钗和湘云各1次。

可以说,妙玉与黛玉的关系并非一般。

在【妙玉奉茶】一节中,妙玉给贾母送上符合贾母身份的【老君眉】,抛弃众人,独独请了黛玉和宝钗(连湘云和三春也没请,宝玉是跟了进去的)到她的耳房。

《妙玉的另一种结局》:妙玉返回苏州的真正原因是护送林妹妹!

妙玉是个很讲究身份的人,送宝钗的茶具是【颁瓟斝 】,很符合宝钗的身份,【三个隶字】“隶书”的清丽雅秀、端庄严谨、浑厚古穆特点,和宝钗的性情相投。【颁瓟斝 】虽为葫芦器,很朴实,但是巧的是【难得】二字。

后有一行小真字是【晋王恺珍玩】:

王恺是晋皇室的皇亲国戚,富可敌国。"世说新语"里有一段"王恺与石崇争豪"。 这也和宝钗的家族很相投,薛家“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非常的富有。而且我还猜想80回后薛蟠和某富豪王孙公子【争豪 】,而遭遇牢狱之灾,遭遇官司。新案翻出旧案。

【又有“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一行小字。】

苏轼于元丰二年七月二十八日被逮捕,八月十八日送进御史台的监狱,一直被关押四个多月。 自元丰三年被贬谪居黄州, 元丰五年三月初七,苏轼从黄州至沙湖,游薪水,作诗《寒食雨二首》。

我认为这一处是借“苏轼遭遇牢狱之灾后被贬黄州”是暗示薛蟠“斗富”遭遇牢狱之灾后,薛家使了大把大把的银子,得以不死,远远地发配了。我猜这行字是影着宝钗的未来,正是薛家家乱,哥哥遭难,嫂子败家,宝钗整日"处处风波,处处愁"。

《妙玉的另一种结局》:妙玉返回苏州的真正原因是护送林妹妹!

【黛玉】的茶具里隐藏的真性情?

【妙玉】给黛玉的茶具是【点犀盉 】,犀牛角制茶器。

【那一只形似钵而小,也有三个垂珠篆字】

【钵】:出家人日常所用食器。【垂珠篆字 】字形风流飘逸,是汉郎中曹喜所创,笔划断续成小点,犹如串串垂珠,这个篆字发转音,转有圆转之意,串串垂珠,圆转往复,如同佛家人的念珠。这些跟黛玉的性情相投,固有【黛玉是俗世里的妙玉】之说。

【点犀盉 】 更有“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用意。我认为妙玉和黛玉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的 。因此,在大观园赏雪,宝玉折梅那一节,李纨叫人跟了宝玉去,黛玉说“不必,有了人反不得了 ”。你看,黛玉不愧是宝玉的知己,更是妙玉的知音。黛玉是非常懂妙玉的。

还有76回,中秋月夜,妙玉是非常赞许和怜惜黛玉的。

《妙玉的另一种结局》:妙玉返回苏州的真正原因是护送林妹妹!

76回【妙玉】泄露了【真性情】?

妙玉说【我听见你们大家赏月,又吹的好笛,我也出来玩赏这清池皓月。 】

妙玉说【只是方才我听见这一首中,有几句虽好,只是过于颓败凄楚。此亦关人之气数而有,所以我出来止住。 】

妙玉说【如今收结,到底还该归到本来面目上去。若只管丢了真情真事且去搜奇捡怪, 一则失了咱们的闺阁面目,二则也与题目无涉了。】

发现了吧,妙玉不是普通人眼中四大皆空的尼姑,她也有真性情,她就没把自己当尼姑看,她也是【闺阁女儿】 。妙玉【还该归到本来面目上去 】

妙玉与黛玉是【惺惺相惜】的,黛玉懂妙玉,妙玉也懂黛玉。

《妙玉的另一种结局》:妙玉返回苏州的真正原因是护送林妹妹!

妙玉说黛玉的联句“冷月葬花魂”【只是过于颓败凄楚。此亦关人之气数而有】

妙玉是说,这句诗,有关黛玉的【人之气数 】

民间对人的【寿命】有另外一个很形象的称呼,就是【"气数"】。如果说一个人的气数未尽,那说明这个人还可以活上一段时间。如果是气数已尽了,那就意味着寿命即将终结。

星命术巨著《星平会海》卷首语《三才妙论》中说【人之气数】:“人之生也,十五以后,物欲交蔽,不知安命,乃失常道。以至不能周其所赋之数,而多夭折。 ”

就星命术而言,每个人出生那一刻,他的气数就已经定了下来。【一个人的气数】,决定了一个人的【夭寿祸福】。

妙玉好生厉害,难道也继承了她师父的【惯会演算天命】?根据黛玉的诗句,演算【黛玉薄命夭寿 】?妙玉说要【止住】。妙玉可以止住黛玉的凄楚的诗句,却难以止住黛玉的夭寿。

《妙玉的另一种结局》:妙玉返回苏州的真正原因是护送林妹妹!

黛玉的家乡是姑苏,妙玉也是在苏州长大。我在想,二人是否在苏州见过面?总之,他乡遇老乡,同住大观园,又是彼此才貌双绝的,总是很难得,很珍惜的彼此的情意。

所以我蠡测,黛玉和妙玉,80回后还是有关联的。

1、黛玉死于贾府抄家之前,死于贾母死之后,死于宝玉不在大观园之时,死于春末夏初;

2、黛玉死之前,会嘱咐紫鹃给凤姐说“务必把自己送回苏州老家”“质本洁来还洁去”;

3、黛玉死之后,不会立即马上派人送灵柩回苏州,贾府彼时多事之秋,无暇自顾;

《妙玉的另一种结局》:妙玉返回苏州的真正原因是护送林妹妹!

妙玉的栊翠庵,随着贾府的自杀自灭和外边的介入,下坡路越走越险,王夫人等,一来家道艰难,栊翠庵的月例银子也是断断续续,支不出来;二来,元春死之后,留着那些小道士小沙弥也无用,早都遣散了,留着这个栊翠庵也没用了。估计说不定还有打算遣散妙玉的想法。

妙玉估计也能感受的到,也是有打算离开贾府的吧。所以,在王夫人等人得知贾宝玉有惊无险(黛玉死前传闻宝玉罹难),不日将要回到贾府,担心宝玉见了黛玉灵柩怕受刺激出个万一,所以预备好银子,准备送黛玉灵柩回苏州,可是贾琏一直不得空。

俗话说【死者乃大】对死者最大的安慰,就是让他们安葬安息。林家的女孩,死了,总不能葬在贾家的京城族茔吧,再说黛玉未婚,也不是贾家的媳妇,死后只能埋葬其他的地方。黛玉也想死后跟一别数年的父母住在一起。

妙玉得知后,便主动请示,要离开大观园,护送黛玉灵柩回姑苏。紫鹃也执意要和雪雁一道去。于是妙玉,还有她的嬷嬷和丫环,与紫鹃和雪雁,一行人准备好,一起南下。

《妙玉的另一种结局》:妙玉返回苏州的真正原因是护送林妹妹!

《妙玉的另一种结局》:妙玉返回苏州的真正原因是护送林妹妹!

只是在南下的途中,快要到苏州,经过瓜洲的时候,却遭遇了

【活冤孽妙尼遭大劫 】或者【洁妙玉泥陷瓜洲渡 】

妙玉从此沦落风尘,紫鹃一伙人脱险最终到达苏州,紫鹃和妙玉的丫环及嬷嬷,住进了玄墓山蟠香寺。紫鹃出家尼姑。(望帝春心托杜鹃,杜鹃鸟的传说故事中,杜宇最终西山隐居修道 )

妙玉的判词里【可怜金玉质,终陷泥淖中】

《红楼梦》里,贾宝玉说“男人是泥做的,女儿是水做的”

近一步推论,妙玉是遭男人给生生作践糟踏了。

【终陷泥淖中 】应该就是妙玉被男人们玩弄,【风尘肮脏】就有了形容了。

【妙玉】一个独立标致高洁孤傲的女子,却成了风尘肮脏的残花败柳。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妙玉,越想怎样,结局就越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

越高洁,越不洁,越孤僻,就越沦于浮华喧闹中

越冰清玉洁,越肮脏不堪,越不谙世事,越泥陷于纠缠于俗事。

妙玉的结局,是生生的疼,像针扎的一般刺痛,甚至滴出血来。。。。

《妙玉的另一种结局》:妙玉返回苏州的真正原因是护送林妹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