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养生——肩颈部刮痧(清徐县人民医院*中医科*)

 文汇秋雨书馆 2017-03-15


颈部是连接头部与躯干的一个桥梁,肩颈部承担着人体头部血管、神经、经络与全身的沟通,颈肩部有八条经脉循行通过,其中督脉灌输于脑。因此可以说肩颈部的健康直接影响着人体全身的健康。通过刮痧疏通肩颈部的经络,不仅可以治疗肩井的疾患,对于人体面部的疾病也有很大的改善。

肩颈部的刮痧方法:

选择坐位或俯卧位,暴露颈肩刮拭部位,用热毛巾擦拭清洁。

坐位肩颈刮拭方法:

首先,在颈部涂抹均匀刮痧介质(刮痧油),并用刮痧板的平面在皮肤上摩擦到有热感为度,被刮痧者一定要放松。

其次,先从颈部正中刮痧开始,用水牛角的刮痧板,从颈部上的风府穴向下刮至大椎下的陶道穴;从哑门两侧的天柱向下刮至风门穴。刮痧板应以45度角平面向下均匀一致,从轻手法逐渐加力到中度手法。整个刮痧过程中刮痧板都要有一种渗透到皮肤内部的力,每一条刮痧带刮拭15-30次。

最后,再从双侧的风池穴刮至肩井穴,风池穴和肩井穴采用点压、按揉法。颈部一律采用轻手法刮痧,刮15-30次。

哑门-大椎-陶道。可散督脉阳气之热化为温热之气,使督脉畅行而下,淤积于枕部、颈部的湿热散开下行,有提神醒脑,温煦颈椎之功效;天柱-风门(双侧)。顺引足太阳之气而下,温煦天柱骨两侧之经筋,使之柔软强韧,祛风散痛;风池-肩井(双侧)。化解侵袭少阳经的风寒之气,温煦斜方之肌,消除颈肩的酸痛紧张之感。

颈部俯卧位刮痧方法:


让患者将前额面部放于床的凹孔中,俯卧于刮痧床上,保持颈部前屈而充分暴露颈肩部的皮肤,施者应坐在被刮者的正前方。


从后发际正中的风府穴刮向第一胸椎处的陶道穴,然后刮两侧的天柱至风门,使用轻刮法进行,每一部位刮拭15-20次。


刮拭后发际两侧的凹处的风池穴至肩正中部的肩井穴,在两侧肩上进行刮拭,每一侧刮拭15-20次,使用轻手法,风池和肩井可用点压、按揉手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