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道德经》说的悟道之人的几个表现

 可乐怪 2017-03-16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达,深不可志。

夫唯不可志,故强为之容。

曰:豫呵,其若冬涉川

犹呵,其若畏四邻

俨呵,其若客

涣呵,其若凌释

敦呵,其若朴

混呵,其若浊

旷呵,其若谷

浊而静之徐清,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欲盈,是以能蔽而不成。


老子《道德经》说的悟道之人的几个表现


古代那些悟道的人,思想精微深奥广达,太深奥了无法清楚地描述它。因为不可以清楚地描述,所以勉强地描述它的样子:

  1. 缓慢谨慎的样子,像冬天走过结冰的河一样。全神贯注,集中力量,谨慎做事,发扬“匠人精神”。一个真正悟道的人,做人做事绝不草率,凡事都先慎重考虑。“豫”,谨慎的有所预备,也就是古人所说“凡事豫立而不劳”。一件事情,不经过大脑去研究,贸然就下决定,冒冒失失去做、去说,那是一般人的习性。“凡事都从忙里错,谁人知向静中修。”学道的人,因应万事,要有非常从容的态度。做人做事要修养到从容豫逸,“无为而无不为”。一个有修为的悟道之人,必须时时怀着好比冬天从冰河上走过,稍一不慎,就有丧失生命的危险,加以戒慎恐惧。(备注犹:猴的一种;豫:大象,走路慢。)

  2. 小心谨慎的状态,好像害怕四周的邻居一样。犹”是猴子之属的一种动物,和狐狸一样,它要出洞或下树之前,一定先把四面八方的动静,看得一清二楚,才敢有所行动。这种小心翼翼的特点,也许要比老鼠伟大一点。我们形容作事胆子很小,畏畏缩缩,没有信心而犹豫不决。这是说,修道的人在人生的路程上,对于自己,对于外界,都要认识得清清楚楚。“犹兮若畏四邻”,如同犹一样,好像四面八方都有情况,都有敌人,心存害怕,不得不提心吊胆,小心翼翼。就算你不活在这个复杂的社会里,或者只是单独一个人走在旷野中,总算是没有敌人了吧!然而这旷野有可能就是你的敌人,走着走着,说不定你便在这荒山野地跌了一跤,永远爬不起来。所以,人生在世就要有那么的小心。儒家“慎独”——无论有没有人来监督,也要谨慎为人与做事。领导着做事应三思而行,小心谨慎,严格要求自己的品行。“畏四邻”另一层含义:告诉古代的国君,对周围的国家不要轻举妄动。

  3. 保持恭敬之心,像做客一样,悟道的人要时刻保持着对四周的尊敬之心。表示一个修道的人,待人处事都很恭敬,随时随地绝不马虎。子思所著的《中庸》,所谓的“慎独”,恰有类同之处。一个人独自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虽然没有其他的外人在,却也好像面对祖宗,面对菩萨,面对上帝那么恭恭敬敬,不该因独处而使行为荒唐离谱,不合情理。《礼记》第一句话:“毋不敬,俨若思”,真正礼的精神,在于自己无论何时何地,皆抱着虔诚恭敬的态度。处理事情,待人接物,不管做生意也好,读书也好,随时对自己都很严谨,不荒腔走板。“俨若思”,俨是形容词,非常自尊自重,非常严正、恭敬地管理自己。

  4. 悟道之人心里的纠结和郁闷像冰块一样融化、流散开了,心理状态变得很轻松。就像春天到了,天气渐渐暖和,冰山雪块遇到暖和的天气就慢慢融化、散开,变成清流,普润大地。洒脱吧,让纠结都像冰雪一样消融去吧!另一层含义,是高明的领导者,不会强行教化员工,而是润物细无声,将公司文化如冰块一样慢慢地融化和改变。

  5. 敦厚像没有雕刻的木头一样;像浑浊的水一样看不清是明亮还是阴暗。这里是说,悟道之人是处于一种大智若愚的质朴的状态中的。宽阔啊,像中空的山谷。真正处于混沌状态的智者,安静下来就可以清净。浊:混沌的状态,形容人的心中没有形名之分、没有先入为主的观念。在生活和管理工作中,心越沉静,越能发现问题。有道之人会进入混沌状态,心中没有形名之分,心中平静,能够看清事物的本质,从安静的状态中动起来,再去做事,就很容易把事情做成。一个修道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也要非常厚道老实,朴实不夸。像一块石头,虽然里面藏有一块上好宝玉,或者金刚钻一类的东西,但没有敲开以前,别人不晓得里面竟有无价之宝。表面看来,只是一个很粗陋的石块。或者有如一块沾满灰泥,其貌不扬的木头,殊不知把它外层的杂物一拨开来,便是一块可供雕刻的上等楠木,乃至更高贵、更难得的沉香木。

  6. 一直保有“道”的人,总是不想把自己做到最“满”。“蔽”,就是保护很好的旧东西,由于东西永远是旧的,是原来的样子,一直小心使用,并没有坏。因此,旧的不会去,新的不用来。这便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长生之道。所以最难还是在能否做到“不欲盈。悟道之人放下了对“盈”的执迷,坦然、踏实地去做事,把心态放低,反而能自然而然地把事情做到最好。“盈”本身就是一种幻象,换个角度看,便不是你眼中的“盈”了。

    《书经》也说:“谦受益,满招损”。“谦”字亦可解释为“欠”。万事欠一点,如喝酒一样,欠一杯就蛮好,不醉了,还能惺惺寂寂,脑子清醒。如果再加一杯,那就非丑态毕露,丢人现眼不可——“满招损”。又如一杯茶,八分满就差不多了,再加满十分,一定非溢出来不可。能量是守恒的,领导者为自己捞取过多、为自己考虑的欲望过多,所领导的员工也就获得的越少。因为悟道之人不想做到丰盈极致的状态,所以能做到不完满的状态,没有那种圆满无缺的状态。破旧和不圆满也是幻象。不需要追求别人眼中的完满。有条件的放弃一些虚幻的东西,集中精力做好根本的事情。

老子《道德经》说的悟道之人的几个表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