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1187季【浙韵小语】“精彩”哪去了? ——《地震中的父与子》之教学思考

 昵称37088996 2017-03-17

卷首语

对于一名教师,要善于在日常的教学中,进行强有力的思维活动。因为柏拉图曾说过:“思维是灵魂的自我谈话。”对话灵魂,便可以提升素养。而这种思考,是提高效率的必要条件,就如同卡曾斯说的一样,“把时间用在思考上是最能节省时间的事情。”

让我们一同走进思考者的课堂,做一个课堂的思考者。

“精彩”哪去了?

——《地震中的父与子》之教学思考

文/李玉玲  

每次读《地震中的父与子》都被这对了不起的父子感动。特别是文中的这一段:“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更觉得父亲的伟大,为父亲坚持不放弃的爱而震撼。这么深情的文章,怎么才能让学生动情呢?我注意到这里有个时间推移——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为什么不直接写36小时?可以让学生对比着读,再谈体会。可这不足以震撼学生的心灵。如何才能让学生与文本产生强烈的共鸣?必须入情入境的体会父亲此刻的心情才行。

于是课堂上有了如下设计:“这是地震后的36小时,是多长时间呢?36小时是是两天一夜!36小时就相当于五十多节课那么长的时间!在这漫长的36小时的挖掘里,父亲会经历些什么呢?”

“也许他会感到饥饿……”

“也许他会感到疲惫……”

“也许他会感到绝望……”

学生的思路打开了,我有些小激动,我期待的教学高潮马上就要到来。《不离不弃》的音乐响了起来。我深情导读:“当父亲刨烂双手,眼睛里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感到浑身无力,心里已感到疲惫之极,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生:儿子在等着我

师:当父亲两天一夜没吃东西,渴得口干舌燥,饿得头昏眼花时,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生:儿子在等着我。

师:当父亲得不到任何人的帮助,看不到希望,内心感到极度绝望时,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生:儿子在等着我。

 连续多次反复朗读,学生应该很动情啊!可是孩子们的眼里没有泪花,接读的声浪也没有一声高过一声,我期待的一咏三叹的“精彩”并没出现!


为什么?是气氛渲染得不够吗?音乐选得不错呀,出示的时机也很恰当!是老师的激情不够?我可是激情澎湃啊!是学生的思维跟不上老师的节奏?不对啊,从先前的交流中看得出孩子们的想象十分丰富。我在头脑中反复回放刚才的教学镜头:刚放音乐时,学生的情绪还是饱满的,第一次接读,有那么一点动情,第二次,第三次呢?为什么共鸣没有越来越强烈,反而趋于平静了呢?反复琢磨,我发现我的导读语太长,我是心潮澎湃的,我在气氛渲染上也煞费苦心,可我感动的是自己,那些长短不齐的描述语言打乱了学生喷薄而出的情感节奏,学生好不容易激起的敬佩之情被我漫长的导读语“憋”回去了!

于是,我将所有的长句子改为短句子——

师:当父亲屡遭拒绝,觉得无比无助时,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生:儿子在等着我

 师:当父亲刨烂双手,感到浑身无力时,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生:儿子在等着我

 师:当父亲口干舌燥,饿得头昏眼花时,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生:儿子在等着我。

  ……

 二次上课时,我得到了我想要的课堂。 我感慨:一堂好课,是师生与文本情感共鸣的课堂,教师的语言节奏就应该与学生的情感节奏是“合拍”的!

作者
简介

 李玉玲,女,湖北省枝江市丹阳小学语文教师,小学高级教师,枝江市骨干教师,枝江市谢远品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

本期浙韵

策划:浙韵·小语编辑部@语文湿地

主编:朱增明

执行主编:顾珊珊 

副主编:刘 强   吉萍    李慧琼

编辑:刘素琴  袁罗飞   陈薇冰 陈成 梁修之

制作:杜颖颖

投稿:zheyun@yuwenshidi.com

面向全国招聘中小学语文教师

爱为书院(A+W Academy)是由华为控股投资公司和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合作举办的一所学校,由华为控股投资公司出资,由清华附中负责学校运营和管理。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

详情:【教师招聘】爱为书院面向全国招聘中小学语文教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