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导读 ?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专题 治疗痛风的十大误区,你肯定都干过 掌握各国痛风指南的相同与不同,3分钟就够了 痛风怎么治?把握这4个原则 ? 原创PPT:痛风的药物分类及合理应用 “痛风可以喝酒、吃肉、吃海鲜吗?” “可以!” 痛风到底该怎么治?用什么方法更有效?这是大家迫切想知道的问题。
山东省痛风病临床医学中心参照国内外相关文献,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提出了痛风的治疗原则,归纳为八个字“分期,分级,联合,综合”。
分期,按照痛风的发生、发展阶段,分为4期,每期的临床特点、治疗目标、具体的治疗方案不同。
分级,按照可量化指标,将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畸形、痛风石、肾结石进行不同程度的分级,每一级的治疗原则、治疗方案、预后不同。
联合,不同阶段的病情、病理有差异,因此需选择不同的药物进行联合。每一种具体的联合用药方案,也有对应的适应症。
综合,痛风多合并其他代谢疾病,如高血压、脂代谢异常、肥胖等,这些疾病之间相互影响,这些疾病的治疗药物直接也存在相互作用。因此,在治疗痛风的同时,需兼顾合并症的治疗。
本期,小明先给大家介绍“分期”原则。 一、四个分期
1. 高尿酸血症期 临床特点:痛风前期,血尿酸水平升高,但无痛风的任何症状和体征
治疗原则:是否需要长期使用降尿酸药物是本期的焦点,虽然各国学会并未达成共识,但山东省痛风病临床医学中心建议,出现下列情况即刻起始降尿酸治疗: (1) 血尿酸 ≥ 540umol/L (2) 合并心脑血管或代谢性疾病,或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当男性血尿酸 ≥ 420umol/L、女性血尿酸 ≥ 360umol/L (3) 如果不合并(2)的情况,当男性血尿酸 ≥ 420umol/L、女性血尿酸 ≥ 360umol/L且< 540umol/l,先进行3~6个月生活干预,如果血尿酸仍≥="">
2. 痛风急性期 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单个关节的红、肿、热、痛,多位于下肢远端。
治疗原则:以镇痛为主要治疗措施,强调足量、足疗程。碱化尿液为必要治疗措施。
该期是否给予降尿酸药物治疗,尚存争议。但山东省痛风病临床医学中心进行初步探讨:如果血尿酸水平>480umol/L,开始使用降尿酸药物;主要选择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如别嘌醇或非布司他。结果显示,非布司他急性期使用,未增加痛风病情和复发率。
3. 痛风间歇期 临床特点:两次痛风发作之间;以高尿酸血症为特点,无痛风临床表现。
治疗原则:不同于高尿酸血症期,降尿酸治疗是本期的核心,且血尿酸水平控制目标是 ≤ 300umol/L以下。为预防降尿酸过程中的痛风发作,应使用小剂量秋水仙碱。
同时兼顾心血管危险因素及其他代谢疾病的治疗。
4. 痛风慢性期及肾病期 临床特点:痛风反复发作,多关节受累,出现关节畸形、骨质破坏、痛风石。肾病期则出现肾功能进行性衰退。
治疗原则:抗炎镇痛、降尿酸、碱化尿液三管齐下,同时治疗各种靶器官损害。血尿酸水平控制目标是 ≤ 300umol/L以下。 对于关节畸形,原则上采取非手术治疗。但如果关节功能基本丧失,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考虑关节置换手术。
对于痛风石,生长缓慢、大小稳定的以药物治疗为主;生长迅速或有侵袭性团块或结缔组织破坏的,考虑手术治疗
对于出现痛风性肾病者,由于肾脏排泄能力下降,药物的选择及使用剂量应更谨慎。如选择降尿酸药物时,可以选择非布司他;而秋水先碱无论是用于急性期镇痛,还是预防痛风发作,由于其容易蓄积中毒,应依据肾小球滤过率,及时调整剂量。 (未完,下期待续) ● END ● 回看上期 高尿酸血症的危害与治疗专题 1.8亿中国人患高尿酸血症,“第四高”席卷而来! 痛风,只是高尿酸的冰山一角! 尿酸高,无症状,到底要不要降?何时降? 降尿酸药物使用手册 100%收藏 尿酸高了,除了「降」,更要「碱」! 声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