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类柄(按照类推的原则使用赏罚权柄的问题)

 解决人生问题 2017-03-22

五、类柄按照类推的原则使用赏罚权柄的问题

【原文】明主,其务在周密。是以喜见则德12,怒见则威分3。故明主之言隔塞而不通,周密而不见。故以一得十者,下道也;以十得一者,上道也。明主兼行上下,故奸无所失。伍、官、连、县而邻,谒过赏,失过诛。上之于下,下之于上,亦然。是故上下贵贱相畏以法,相诲以和。

民之性,有生之实,有生之名。为君者有贤知之名,有赏罚之实。名实俱至,故福善必闻矣。

【译文】明白的君主,致力于在周密周到地处理事情。因此喜欢某人那么就要用恩惠来补偿,愤怒某人那么威势就会纷乱。所以明白的君主的言论总是严加封闭而不泄露的,周密而不暴露的。所以以一人的力量来发现十个人的行为,是下等的道路;以十人的力量来发现一个人的行为,是上等的道路。明白的君主同时使用上下等的办法,所以奸邪的行为就没有遗漏了。伍、闾、连、县各级组织相邻而建,告发过错行为的就奖赏,放过有过错行为的就惩罚。上级对于下级,下级对于上级,也是这样。因此上下级高贵与低贱互相就会畏惧法令,互相教诲就会和平共处。

民众的本性,有生活的实际,有生活的名义。做君主的听见有贤能的名声,就有赏罚的实际行为。贤能的名声与奖赏的实际都有了,所以福善必然闻名天下了。

【说明】类柄,就是按照类推的原则使用赏罚权柄。类推是什么呢?就是取相似的事物来推论或衡量。比如喜欢某人,这个人与其他人是不同的,但喜欢他基本上与喜欢其他人是相同的。而这个相同之中又有不同,比如喜欢他的才能、喜欢他的相貌、喜欢他的言谈举止等等,各有侧重。但不论怎样喜欢,都必须要进行恩惠的补偿,也就是说,要送礼物给他,以表示出自己的喜爱。如果不表示,或者不用行动表示,那么对方就不可能知道自己的心意,你的这个喜欢也就没有什么用了。而愤怒某人那么威势就会纷乱这一句话,就是告诫统治者以及所有的人,在一般情况下,不要发怒,本来具有很好的威势,一发怒,就搅乱了这个形象;对于错误的人和事,该怎么办就怎么办,用不着发怒,发怒只能表现出你的无能。不论什么组织之间、个人之间,告发过错行为的就奖赏,放过有过错行为的就惩罚,这就是类推,这就是按照类推的原则使用赏罚权柄。

——————————————————

【注释】1.德:(dé得)《书·盘庚上》:“用罪伐厥死,用德彰厥善。”《书·武成》:“大邦畏其力,小邦怀其德。”《书·多方》:“尔尚不忌于凶德。”《诗·大雅·崧高》:“申伯之德,柔惠且直。”《韩非子·二柄》:“二柄者,刑、德也。”《战国策·秦策》:“是不敢倍德畔施。”《史记·项羽本纪》:“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乐府诗集·长歌行》:“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这里用为恩惠、恩德、庆赏之意。

2.偿:(cháng)《文子·上义》:“以力自修以道,而不责于人,易偿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这里用为补偿、抵偿之意。

3.分:(fēn)古通“纷”。《管子·势》:“分其师众,人既迷芒,必其将亡,亡之道也。”这里用为乱、杂之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