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妙方诠释中医特色与优势

 高州仔 2017-03-25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高血压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常发生于50~70岁,男性略多,冬春季易发。高血压病常导致脑底小动脉发生病理性变化,突出表现是在这些小动脉的管壁上发生玻璃样或纤维样变性和局灶性出血、缺血和坏死,削弱了血管壁的强度,出现局限性扩张,并可形成微小动脉瘤。因情绪激动、过度脑力与体力劳动或其他因素引起血压剧烈升高,导致已病变的脑血管破裂出血所致。

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妙方诠释中医特色与优势

化痰通腑醒脑汤(湖南名医刘君方)

【组成】生大黄10g,芒硝10g,枳实10g,胆南星10g,羚羊角6g,全瓜蒌30g,竹茹10g,石菖蒲10g,黄芩10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或3次温服。呕吐等不能口服者可给予保留灌肠,昏迷或吞咽困难者可给予胃管鼻饲。

【功效主治】通腑荡热涤痰。主治高血压性脑出血属痰热内蕴者。

【方解】本方以通腑荡热涤痰为主,方中生大黄、芒硝合为君药,一则通降阳明胃腑之势、泻热降浊,二则釜底抽薪,使火热之邪从下而出,三则荡涤阻滞于胃肠的痰热积滞,使痰热速下,邪有出路。综上起到“一窍通而诸窍皆通,大关通而百关皆通”之用。配合羚羊角平肝息风,清热醒脑开窍;瓜蒌、竹茹、胆南星化痰,祛中焦之浊邪;石菖蒲开窍醒神。全方共奏化痰热、通腑气、醒神明之功效,诸症而痊。

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妙方诠释中医特色与优势

【加减】痰盛者加天竺黄、川贝母等;热甚者加石膏、栀子;神志不清者可加用安宫牛黄丸;口眼歪斜或抽搐者可加全蝎、僵蚕、蜈蚣。

【验案】

例1:患者,女,72岁,2012年8月20日因突发神志不清,左侧肢体偏瘫半小时人院。既往有高血压3级极高危组,2型糖尿病病史10余年,血压、血糖控制不佳。患者入院时症见突发昏仆,不省人事,鼻煽痰鸣,面赤气粗,左侧肢体偏瘫,腹部胀满,大便秘结,小便失禁,舌质暗红,苔黄腻,脉滑数。体查:BP220/100mmHg,神志不清,右侧瞳孔缩小,对光反射迟钝,左侧鼻唇沟变浅,伸舌右偏。颈强直,有抵抗,左侧肢体肌力0级,双侧巴宾斯基征阳性。辅助检查:头颅CT示右侧内囊出血。随机血糖18.2mmol/L。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中医辨证为中风中脏腑之痰热闭窍。中医治法应予化痰通腑、醒神开窍。自拟化痰通腑醒脑汤加减。服药方法:鼻饲汤剂用大黄10g、芒硝10g(后下)、枳实10g、厚朴10g、全瓜蒌30g、胆南星12g、羚羊角粉6g(冲服)、天竺黄10g、川贝母10g、石菖蒲10g、石决明10g,1剂/天,分2次服。配合鼻饲安宫牛黄丸1丸,1次/天,以及醒脑静注射液20ml溶于250ml生理盐水中静滴,1次/天。3天后,患者共解大便6次,腹部胀满明显减轻,血压下降至145/90mmHg,10剂后患者神志转清,左侧肢体肌力为Ⅱ级。

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妙方诠释中医特色与优势

例2:患者,男,64岁,2013年4月16日因头痛、头昏伴右侧肢体乏力,言语不利半天入院。既往高血压3级极高危组,病史8年。患者因与人争吵后突发头痛、头昏,右侧肢体活动不利,行走不稳,言语不利,人院时口中痰多,腹胀便秘,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体查:BP190/100mmHg,神志清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左侧鼻唇沟变浅,伸舌右偏。颈软,无抵抗,左上肢肌力工级,左下肢Ⅱ级,双侧巴宾斯基征阴性。辅助检查:头颅CT示脑内右侧顶叶出血,约25ml。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中医辨证为中风中经络之痰热腑实证。中医治法应予化痰通腑泻热。自拟化痰通腑醒脑汤加减。方药:大黄10g、芒硝10g(后下)、枳实10g、厚朴10g、全瓜蒌30g、胆南星12g、天竺黄10g、川贝母10g、天麻10g、钩藤10g、黄芩10g、石决明10g、全蝎3g、僵蚕10g。1剂/天,分2次服。服药2剂,解大便3次,腑气通畅头昏、头痛及腹胀明显缓解,血压下降至150/90mmHg,连服1周后,患者口中已无痰,左上肢肌力Ⅱ级,左下肢肌力Ⅲ级。后根据舌脉、症状,辨证为气虚血瘀,改用补阳还五汤化裁治疗1个月后,患者言语清晰,左侧肢体肌力Ⅳ级,好转出院。2个月后随访恢复正常,无后遗症发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