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病字头。在字典中带病字头的字往往都和疾病有关,痛字也不例外。《说文解字》中对痛的注解就是“痛,病也。” 同时痛也是一种自我感觉,一种悲伤的、难受的感觉。 至于痛产生的原因,《素问·举痛论》中是有记载的。
人体经脉中的血气是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血在气的带动下,通过经脉不间断地濡养着全身。在血气的濡养下,人身才能活动自如,并思维活跃。 畅通的经脉是血气运行不受阻的前提。因此中医有“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的理论。 如同一条甬道,人能走那么甬道就是通的。人不能走,而且还带有病字头,就不通而痛了。 从痛的角度来说,不通是疾病的病源。所以保持通畅的经脉是保持健康的必要前提。 阻止血气运行,令经脉不通的原因也有很多。《素问·举痛论》篇重点说了寒邪致痛的病机。 自然界的水遇寒则冰,人体的血气则遇寒则凝。自然界有热胀冷缩的特征,人体感受寒邪,经脉也有收引的特性。 在中医学中寒邪的特点就是凝结、收引,且病者感觉寒冷,喜温而恶寒。 人体感受寒邪,如果寒邪滞留于经脉之外,经脉感受寒邪,收缩不伸。经脉收缩拘急,并且牵引周围细小的脉络。内外引急,就会突然发生疼痛。这种痛喜按,得温而缓。 如果寒邪滞留于经脉当中,与脉内的热气互为搏结。经脉胀满而实,血气运行紊乱,并且不可按压。这种痛拒按,病者常护住疼痛部位,按之恐更痛。 /完/ 请关注、转发头条号'抱朴言' 至美中医、至朴之言! |
|
来自: Handaniloveyou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