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典绘画与印象派绘画的色彩观、造形观与构图观(三)

 昵称35641324 2017-03-27
古典绘画与印象派绘画的色彩观、造形观与构图观(三)
朦胧的光影 -----光影造形
   中世纪绘画的造形是单线平涂式的,用假定性的线条勾出粗粗的轮廓线,省略了大部分细节,轮廓线里填充上平平的色块,间或有一点明暗的变化,却不求立体感。在半真半假中迅速把人们的视线从似真的感觉引向视觉迥异的另一个世界。
   文艺复兴时代,发展起另一种以明暗光影为手段的精确造形语言。这种造形语言,用画面的明暗对比来描述对象的光影变化。对象的光影变化又是其形体的凸凹背向造成的,因而画面上的明暗也成了对形体起伏的描述。
   与中世纪相比,光影造形语言的确是一个奇迹。它使得画面形象有了根本的变化。因为,第一它是从直接观察而来,肯定了人的视觉经验。第二,它可以把握一切可见形体的细节,与中世纪的形象相比,它丰富、具体入微。它可以吸引眼睛在现实形体的一切细节、一切微小的起伏中转折中慢慢地玩味,细细地感受。第三,它对视觉经验作了一种独特的分解。
   人们常说,达.芬奇的光影是一种朦胧的光影。其实,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又何尝不是呢?抛开朦胧的诗意联想,光影造形语言经历了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
   光影造形不能喧宾夺主,光影的本身表现里要为形的表现里让路。“形”就是把握得住的形体,有体积感、有重量感。物象里的光影被概括成两类,一种是与造形无关的,如偶然的投影和与背景混为一体的阴影。另一种是能够显示造形的,也就是达.芬奇说的有“浮雕感”的光影。
   在古典写实绘画的造形与色彩之间,在“朦胧光影”与“真色”之间,有一种内在的联系,有一种精神上的相通之处。

                                                            ------------《画布上的创造》读书笔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