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律疏议·名例篇》选读

 女王小景 2017-03-30

【编者按】

(向下划动可查看全文)

     《唐律疏议》,又称《律疏》,是指唐朝高宗永徽三年(652年)编定的律文。由长孙无忌等十九人负责编定,永徽四年(653年)颁行。取代了自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所编定的《武德律》及唐太宗贞观十一年(637年)所编定的《贞观律》,成为唐朝法典,且为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法典。《唐律疏议》继承魏晋南北朝以来的立法成就,创造性的于律条之后附上注疏,使得“疏在律后,律以疏存”,被认为是中国法制史上之立法典范。由于礼与法在《唐律疏议》里之完美结合,使得由汉代肇始之“春秋决狱”方法至此终结。《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论者谓唐律一准乎礼,以为出入得古今之平,故宋世多采用之”。

       此段疏文为《律疏》“名例篇”的首段文字,总冠全部律文的内在思想。首先论述刑罚存在的必要性,自古以来“不立制度,未之前闻”,三代之时就有刑罚存在。其次解释了疏文形式含义,对于律文需要进一步的解释以便理解。再次,论述了刑律及“名例”篇的历史演变过程,如何从《法经》发展成现行的律文体系,从具律演变成名例。最后,回顾了制定本律的历史背景与缘由,明确指出“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这篇文字辞藻华丽,用词典雅,不仅是对唐代以前法制史与法律思想史的回顾描述,同时也是对整部律文以德礼刑罚相结合的指导原则的总括。


      

      名例凡七條「疏」議曰〔一〕夫三才肇位萬象斯分。〔二〕稟氣含靈人為稱首。莫不憑黎元而樹司宰因政教而施刑法。其有情恣庸愚識沈愆戾大則亂其區宇小則睽其品式不立制度則未之前聞。故曰「以刑止刑以殺止殺。」刑罰不可弛於國笞捶不得廢於家。時遇澆淳用有眾寡。於是結繩啟路盈坎疏源輕刑明威大禮崇敬。易曰「天垂象聖人則之。」觀雷電而制威刑睹秋霜而有肅殺懲其未犯而防其未然平其徽纆而存乎博愛蓋聖王不獲已而用之。古者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鉞中刑用刀鋸其次用鑽笮薄刑用鞭扑。其所由來亦已尚矣昔白龍、白雲則伏犧、軒轅之代西火、西水則炎帝、共工之年。鷞鳩筮賓於少皞金政策名於顓頊。咸有天秩典司刑憲。大道之化擊壤無違。逮乎唐虞化行事簡議刑以定其罪畫象以媿其心所有條貫良多簡略年代浸遠不可得而詳焉。堯舜時理官則謂之為「士」而皋陶為之其法略存而往往概見〔三〕則風俗通所云「皋陶謨虞造律」是也。律者訓銓訓法也。易曰「理財正辭禁人為非曰義。」故銓量輕重依義制律。尚書大傳曰「丕天之大律。」注云「奉天之大法。」法亦律也故謂之為律。昔者聖人制作謂之為經傳師所說則謂之為傳此則丘明、子夏於春秋、禮經作傳是也。近代以來兼經注而明之則謂之為義疏。疏之為字本以疏闊、疏遠立名。又廣雅云「疏者識也。」案疏訓識則書疏記識之道存焉。史記云「前主所是著為律後主所是疏為令。」〔四〕漢書云「削牘為疏。」故云疏也。昔者三王始用肉刑。赭衣難嗣皇風更遠樸散淳離傷肌犯骨。尚書大傳曰「夏刑三千條。」周禮「司刑掌五刑」其屬二千五百。穆王度時制法五刑之屬三千。周衰刑重戰國異制魏文侯師於里悝集諸國刑典造法經六篇一、盜法二、賊法三、囚法四、捕法五、雜法六、具法。商鞅傳授改法為律。漢相蕭何更加悝所造戶、興、廄三篇謂九章之律。魏因漢律為一十八篇改漢具律為刑名第一。晉命賈充等增損漢、魏律為二十篇於魏刑名律中分為法例律。宋齊梁及後魏因而不改。爰至北齊併刑名、法例為名例。後周復為刑名。隋因北齊更為名例。唐因於隋相承不改。名者五刑之罪名例者五刑之體例。名訓為命例訓為比命諸篇之刑名比諸篇之法例。但名因罪立事由犯生命名即刑應比例即事表故以名例為首篇。第者訓居訓次則次第之義可得言矣。一者太極之氣函三為一黃鍾之一數所生焉。名例冠十二篇之首故云「名例第一」。大唐皇帝以上聖凝圖英聲嗣武潤春雲於品物緩秋官於黎庶。今之典憲前聖規模章程靡失鴻纖備舉而刑憲之司執行殊異大理當其死坐〔五〕刑部處以流刑一州斷以徒年一縣將為杖罰。不有解釋觸塗睽誤。皇帝彝憲在懷納隍興軫。德禮為政教之本刑罰為政教之用猶昏曉陽秋相須而成者也。是以降綸言於台鉉揮折簡於髦彥爰造律疏大明典式。遠則皇王妙旨近則蕭、賈遺文沿波討源自枝窮葉甄表寬大裁成簡久。譬權衡之知輕重若規矩之得方圓。邁彼三章同符畫一者矣。


附:文白对照版(摘自钱大群先生《唐律疏义新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