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上以德教民,而以礼齐之;其次以政焉导民,以刑禁之

 文冠厚朴 2019-07-27

大上以德教民,而以礼齐之

其次以政焉导民,以刑禁之

本文授权摘自《孔子家语通解》

作者:杨朝明;导读:文传君

【导读】

本篇摘自《孔子家语·刑政第三十一》,因记述孔子与弟子仲弓之间的对话,谈论的是刑罚与政教问题,故以“刑政”名篇。

孔子政治思想的特征是“德主刑辅”。孔子主张德政,但也不排斥刑罚,认为“为政以德”是政治的根本,刑罚是德政的必要补充。孔子这方面的论述比比皆是,如《孔丛子·刑论》记有孔子与卫将军文子谈论鲁国公父氏“听狱”的事情。孔子说:“公父氏之听狱,有罪者惧,无罪者耻”,对他十分赞赏。孔子又说:“齐之以礼,则民耻矣;刑以止刑,则民惧矣。”刑之设不独为刑,更在于止刑,惩恶不是终极目的,劝善才是最高宗旨。德政与刑政的关系也就像孔子所说的行政中“宽”与“猛”的关系,《左传》昭公二十年记孔子曰:“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这个论述,同样也见于《孔子家语》的《政论解》。

孔子的这一思想有其历史渊源,在他所整理的《尚书》的《大禹谟》中有“明于五刑,以弼五教”的记载,《孔丛子·论书》中就记有孔子类似的话,即“五刑所以佐教也”。本篇中记孔子说:“大上以德教民,而以礼齐之。其次以政焉导民,以刑禁之,刑不刑也。化之弗变,导之弗从,伤义以败俗,于是乎用刑矣。”在这里,刑之用乃以德为前提,刑只适用于愚顽不化、不守法度的人。

【家语原文】

仲弓问于孔子曰:“雍闻至刑无所用政,至政无所用刑。至刑无所用政,桀、纣之世是也;至政无所用刑,成、康之世是也。信乎?”孔子曰:“圣人之治,化也,必刑政相参焉。太上以德教民,而以礼齐之;其次以政焉导民,以刑禁之,刑不刑也。化之弗变,导之弗从,伤义以败俗,于是乎用刑矣。颛五刑必即天伦。行刑罚则轻无赦。刑,侀(xíng)也;侀,成也,壹成而不可更,故君子尽心焉。”

【白话通解】

仲弓请教孔子说:“我听说一味地施行刑罚就无法施行政教,成功的政治教化用不着刑罚。最严厉的刑罚就无法施行政教,夏桀和商纣王的时候是这样;最成功的政治用不着刑罚,周成王和康王的时候是这样。确实是这种情况吗?”孔子回答:“圣人治理国家,是教化百姓,必须刑罚和政治相互参照使用。最好是以德行来教化百姓,而用礼制加以整治;其次是以政治来引导百姓,而用刑罚加以禁止,处罚那些不遵守刑法的人。施行教化而不知改变,加以引导还不听从,损害道义,败坏风俗,于是就要使用刑罚。专用刑罚也必须符合天道,施行刑罚时即使罪很轻也不能随意赦免。刑,就是侀;侀,是‘成型’、‘完成’的意思。刑罚一旦施行就无法更改,所以君子对案件的审理要竭尽心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