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以脾胃为本

 房凤秀 2017-04-01
  • 脾胃属性是土,被称为“后天生命之本”,因此脾胃相当于我们的身体。脾胃跟阴阳是什么关系呢?土均匀地柔合了阴阳二性,土实质是阴阳相互作用而融合一体的和合之气,《素问·宝命全形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因此土又可称为中气;土跟五行有什么关系呢?《子平真诠》曰:“土者,阴阳老少、木火金水冲气所结也”,因此,土不仅是阴阳合抱之气,还是木火金水融合之气,木可以看作是土之升,火可看作是土升至最高位,金可看作是土之降,水可看作是土之藏。总之,脾胃就像一团揉熟的面团,其中有面粉、有水,甚至还有牛奶、油盐、白糖,但都不见踪迹,这团面团什么都不是,但其中什么都有,土为坤,含藏万物,就是这个意思。将脾胃与阴阳、五行的概念合参,这是整体理解中医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的第一步。         脾胃是身体的后天之本,也可称为身体的正气之源。《灵枢·百病始生》说:“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素问遗篇·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由此可知,生病的根源包括了脾胃的虚弱这一基本因素,脾胃不虚,是不易生病的;而生病后,一旦脾胃之气能够复原,身体健康是指日可待的。临床上,可以说所有的病与脾胃都相关,治疗也与固护脾胃有关。 我们从《伤寒论》的六经辩证角度来看六经病及其代表方剂中与脾胃的关系,从中也可以体悟到《伤寒论》以脾胃为本的理念。        第一太阳病,太阳经脉循行与人体的头顶、颈项、后背、四肢后侧,内连小肠、膀胱、心、肾,也是人体护卫身体的第一层防线。太阳病的辩证提纲是“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代表方剂是桂枝汤和麻黄汤。桂枝汤组方为桂枝、芍药、生姜、甘草、大枣,其中生姜、大枣、甘草就是固护脾胃、调和营卫的药;麻黄汤组方为:麻黄、桂枝、甘草、杏仁,其中甘草是固护脾胃的药。由此可知,在疾病初起时,固护脾胃之气是身体康复的重要一环。        第二阳明病,阳明经脉循行于人体的面部,手臂桡侧和大腿前侧,内连人体的肠胃,脾肺。阳明病的辩证提纲是“胃家实”,即肠胃壅滞,除了有便秘症状,还可能有发热、口渴、失眠、五官问题,甚至癫狂等情致问题。代表方是三承气汤,调味承气汤组方为:大黄、芒硝、甘草,其中甘草为固护脾胃的药;小承气汤组方为:大黄、枳实、厚朴;大承气汤组方为大黄、芒硝、枳实、厚朴;虽然后两方无固护脾胃的药,但阳明病病位即是脾胃,而脾胃升降为其性,后两方通泄腑实,恢复脾胃的升降,从而也就顺应了脾胃之性,亦为补益脾胃无疑。脾胃就像一个枢纽一样,浊阴下降以后,清阳自然上升;升降功能正常便是脾胃功能恢复的重要标志。        第三少阳病,少阳经循行与人体从头到脚即手臂的侧面,内连肝胆、三焦和心包。少阳病的病位在表里之间,因此会产生正邪抗争、忽冷忽热的典型症状。少阳病的辩证提纲是“口苦、咽干、目眩”及“往来寒热”。其代表方是小柴胡汤,组方为:柴胡、黄芩、半夏、生姜、大枣、人参、甘草,其中生姜、大枣、人参和甘草就是固护脾胃的药。在病入少阳,正邪抗争的时候,脾胃的正气恢复成为康复的关键,在小柴胡汤中,脾胃的用药比重最大。        第四太阴病,太阴经循行与上下肢的内侧及胸腹两侧,内连肺、脾、肠、胃。太阴病的辩证提纲是“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其代表方是理中汤和四逆汤,理中汤组方为人参,白术,炙甘草和干姜,都是温脾,建脾药; 四逆汤组方为甘草、干姜、附子,其中甘草、干姜是温煦脾胃的药。太阴病的病位也在脾胃,以脾阳虚为主,因此温化脾阳便是处方的重点。        第五少阴病,少阴脉循行与上、下肢的内后侧,挟咽、舌本、系目,巡喉咙,经过胸腹,内连心肾、小肠、膀胱。少阴病的辩证提纲是“脉微细,但欲寐”,是身体阳气虚弱的阶段。其代表方是也是四逆汤用于寒化证,方中含温煦脾胃的甘草和干姜;黄连阿胶汤用于热化证,组方是黄连、黄芩、芍药、鸡子黄、阿胶,方中虽然没有直接补益脾胃之药,用药主要目标是沟通心肾,由于心肾为脾胃之源,脾胃为心肾之中,心肾不交,则脾胃必亡,可见该方实不离脾胃。少阴病有一定的生命危险,即是说脾胃之气容易衰败,原因就是脾胃之根心肾出现问题,心肾是身体的水火,也是身体的阴阳,而少阴病恢复的程度,应该以脾胃之气恢复的状况来衡量,认识这个机理对于把握少阴病是非常关键的。        第六厥阴病,厥阴经循行于上、下肢的内侧中部,经胸腹,布胁肋,络阴器,上循喉咙,联目系,出额,与督脉会与巅顶,内连心包、肝、三焦及胆。厥阴病的辩证提纲是“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其代表方是乌梅丸,组方为:乌梅、干姜、黄连、当归、附子、花椒、桂枝、人参、黄柏,其中固护脾胃的药有干姜、人参。厥阴病,寒热错杂,杂症丛生,肝、心、肾功能紊乱,也可成为危症。处方上寒热并用,如果没有干姜、人参这两味脾胃药的统领,病情便难以掌控。       由此看来,《伤寒论》的六经病的基本方也没有离开脾胃这个后天之本,希望大家也不要忽略脾胃这个学习中医的关键点。       陈浩       2015年1月12日(版权所有,引用请注明来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