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理学:泌尿系统

 和顺本真 2017-04-06

一、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滤液的量(125ml/min)

 过虑分数=肾小球的过滤率/肾血浆流量=125/660≈19%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①滤过的结构基础:滤过膜及其通透性

②滤过的动力---肾小球有效滤过压(EFP)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

二、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概念:是指滤液(原尿)流经肾小管与集合管内时,小管上皮细胞将其中水和某些溶质全部或部分地透过肾小管与集合管上皮细胞,重新回到血液的过程。

重吸收的部位

近曲小管是重吸收量最大、重吸收物质种类最多的部位,髓袢、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只吸收少部分水和NaCl等。

重吸收的特点、方式与各种物质的重吸收:

方式:

①被动重吸收:小管液中的水和溶质依借电化学差通过肾小管上皮细胞进入细胞外液的过程。   动力——渗透压差

②主动重吸收

近曲小管——Na+-H+ 交换

髓袢——Na+-K+-2Cl-同向转运体

远曲小管——Na+-K+交换

继发性主动重吸收—— Na+—葡萄糖同向转运蛋白、Na+—氨基酸同向转运蛋白

肾小管与集合管的分泌

概念:指小管上皮细胞将它本身所产生的物质或血液中的物质转运到小管液中去的过程。

H+的分泌   NH3的分泌   K+的分泌

三、尿的生成(肾的泌尿功能+体液平衡功能)

尿液的浓缩与稀释(水的重吸收、体液平衡功能)

水的重吸收(即尿液的浓缩与稀释)——体内外水平衡功能

①结构基础:髓袢

②必要条件(促进因素,动力):肾髓质的渗透压梯度

③尿液浓缩与稀释的基本过程

排尿反射——受高级中枢控制的脊髓反射

刺激:膀胱内压(尿量400~500ml)

感受器:膀胱壁、后尿道  

泌尿系统功能活动的调节

肾泌尿功能的调节

渗透性利尿:

肾小管中的溶质增多,渗透压增高,使水的重吸收减少而发生尿量增多的现象。

水利尿:

大量饮清水后,血液被稀释,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神经元合成释放血管升压素(抗利尿激素,ADH)减少或停止,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多,尿液稀释。

抗利尿激素(ADH)/血管升压素(VP):

合成部位:下丘脑的视上核、室旁核合成ADH

靶器官:远曲小管、集合管

作用: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的重吸收。

(尿液浓缩、尿量减少(抗利尿)[主要作用]

ADH分泌的调节

醛固酮

作用:促进对Na+的主动重吸收,同时促进K+的排出(保Na+排K+作用)

醛固酮分泌的调节: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

心房钠尿肽(ANP):由心房肌细胞合成并释放的肽类激素。

作用:抑制Na+的重吸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