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霍姆伯格:有指导的教学会谈理论

 教技1501苗晓庆 2017-04-06

霍姆伯格:有指导的教学会谈理论(2012-03-06 22:13:13)

概念  教学组织机构与学生的关系被称为有指导的教学会谈。

理论依据

  1.在教师教学和学生群体之间,个人感情关系有利于促进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在远距离教育中,这种感情通过设计良好的自学材料和适当的双向交流而建立起来;

  3.认知的满足和学习动机有利于达到学习目标和使用适合的学习过程和方法;

  4.这种友好会谈中的气氛、语言和集体活动,有利于形成依据1要求的人际关系;

  5.这种以会谈方式给出和接受的信息比较容易理解和记忆;

  6.这种会谈概念能被成功地运用于远距离教育能使用的媒体中;

  7.这种计划和指导工作,不论对教学组织或学生来说,为组织学习是必要的,这种工作以明确毫无疑问的目标概念为特征。

内容

  1、需要精制的学习材料,合适的教学媒体

  a、学习材料容易获取;清楚、口语化和易读的文字教材;信息量适中。

  b、对学生该做什么,应避免什么,重点应放在哪里,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等,都应该给予明确的指导。

  c、鼓励学生交换观点,提出问题,判断什么是该接受的,什么是该抛弃的。

  d、努力使学生真正的对学科和有关问题产生兴趣。

  e、个人风格,包括使用个性化词语。

  f、通过清晰的表述、文字工具或录音、语言交流;通过演说者的变化,如男女交叉;或通过停顿(这是辅导特征,而非会话特征)来区分主题的改变。

  2、需要智力探究的精神和兴趣,友好的交流互动合作(这是行、知、情交流的结合)。

  60年代以来霍姆伯格提出并发展了"有指导的教学会谈"理论。霍姆伯格指出远距离教育的构成要素,一是学习材料的呈现,二是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学习材料的呈现,尽管是远距离教育系统向学生的间接的、单方向的知识传递,但仍可能实现"有指导的教学会谈",在多种媒体教材的设计中体现会谈的观念、风格和气氛。

  霍姆伯格认为:在远程教育系统中,远程教育院校和教师是通过发送事先准备好的课程材料和为学生提供学习支助服务两种方式进行远程教学的。所以,远程教育中教师的教学功能主要有两个:设计、开发和发送多种媒体的课程材料,以及在学生学习时通过各类双向通信机制实现师生交互作用,为学生提供学习支助服务。

       博瑞·霍姆伯格是远程教育界的理论先驱。几十年来,他在远程教育理论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尽管远程教育界对他的远程教育理论及观点有不少的争议,但他的理论思想至今仍对远程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霍姆伯格关于指导性教学会谈(guided didactic conversation)的理论,于1983年首先用英文发表。虽然霍姆伯格不是倡导远程教育学习中应用会谈方式的唯一学者,但他是唯一的在这一方面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的人。该理论起源于他的早期主张,早在60年代初,霍姆伯格就提出函授课程在其本义上应不同于带有问题的教科书,它本身能提供实际的教学,因而能代替教科书和教师的讲解。后来他把其发展成了一种理论——指导性教学会谈理论,并采用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方法进行验证,最后成了远程教育理论的一部分。

       与彼得斯、穆尔不同,霍姆伯格关注的焦点主要是集中于远距离教学过程中的人际关系方面。霍姆伯格认为:在远程教育过程中的学习活动是学生自学,但学生并不是孤立无助的,学生一方面从专门为他们设计、制作的课程材料中受益,另一方面从他们与远程教育机构的相互作用中受益。因此,在远程教育过程中必须给学习者以自由和尊重。与学习者建立个人联系,是激发学习动机和促进其进行学习的前提,这可以通过非接触性通讯(学习者与教育者或教学机构在时空隔离的情况下所发生的交流)来实现。

      霍姆伯格强调建立师生间的人际交流关系可以增强学习动机从而是实施远程学习的先决条件。他提出了“非接触性通信”这个术语,用来描述学习者与教师或教学机构在时间、空间上处于分离状态时所发生的通信。他认为,与学习者建立个人联系,是激发学习者动机、促使其学习的先决条件。在远距离教育中,可以通过非接触性方式的通信来实现这一目标。

      霍姆伯格为了发展指导性教学会谈的教学理论,使用了非接触性通信、情感投入和自学这些基础概念。他的出发点依据于下面的假设。他假设,诸如边想边说、对课文的推敲过程(即课文内容与读者原有知识的交互作用)、自我推理和默读这些活动,都是个人通信过程。把这些过程应用到印刷形式的教学材料的开发中去,其结果就发展了指导性教学对话的特殊原则(Holmberg 1983)。霍姆伯格得出如下结论:如果按照这些原则来开发印刷教学材料,模拟性的对话就会在学习者与教学材料编写者之间、学习者与他(或她)本人之间发生。如果这些通信过程不断得到强化,学习者的动机就会得到强化。并使其向学习活动中投入更多的感情。结果,学习者获得的知识比在只给普通课本体例的阅读材料及问题的条件下所获得的知识要更多一些。

        霍姆伯格后来又提出一种更为普遍化的教学理论。这种理论不但适用于印刷教学材料,也适用于书信评价或对话、媒体产品、电话辅导和其它通信方式。霍姆伯格在强调个人通信的同时,也强调师生交流可以通过非连续性的通信手段来实现:

         在学习者与支持机构(教材编者、辅导教师、咨询者)之间连续不断的相互作用(教学会谈),有通过学生与事先编制好的教学方案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的模拟会谈,也有学生通过书信和(或)电话,与他们的辅导教师和咨询者进行的真正的教学会谈(Holmberg 1983)。

       霍姆伯格的有指导的教学会谈理论揭示和强调了教师和学生间的双向通信和交流在远程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认为通过通信来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可以给远程教育中的学生带来学习的愉悦,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对学习产生有效的影响。

       霍姆伯格的远程教育观点是基于他的信念:教育中唯一重要的事情是个体学习者的学习,管理、咨询、教学、小组活动、入学和评价等只有在支持个体学习时才是有意义的。霍姆伯格把支持机构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看作是“指导性会谈”,并把指导性会谈作为非常个性化的、具有口语风格的远程教育印刷材料中的典型。他也强调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进行交互的重要性,但更提倡学习者自我控制的教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