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熊猫老师讲《构建中医的三大哲学基础》

 家乡一品 2017-04-09

目录

第一讲:中医学体系的产生、发展和特点

第二讲:构建中医的三大哲学基础—阴阳学说(一)

第三讲:构建中医的三大哲学基础—阴阳学说(二)

第四讲:构建中医的三大哲学基础—五行学说(一)

第五讲:构建中医的三大哲学基础—五行学说(二)

第六讲:构建中医的三大哲学基础—精气学说

第一讲:中医体系的产生和发展

一、中医的体系形成


中医体系形成于先秦和两汉时期,在这个时期《黄帝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难经》等相继问世,这些著作在中医的基础,辩证,药物,治疗等方面为中医学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些著作问世以后,中医自己的体系就已经形成了。

1、  中医体系的形成的特点

(1)以古代的解剖知识为基础的

我们平时认为中医重象轻质,其实这点也不完全对,在《灵枢》的《经水》篇上记载了很多解剖知识,古代中医也是在对人体的解剖上发展起来的。《黄帝内经》是一部天书,它集天文、地理、物候、气象、哲学、兵法、社会、阴阳、历法、运气等当时一切先进思想为一体,在这个时期阴阳及五行学说得到迅速的发展,在三大哲学基础上中医对人体的认识系统化了,理论化了,同时《内经》它也比较系统的阐述了人的体态结构,生理功能,病理病机,防病,治疗,养生等许多内容。

(2).是前人治疗经验的总结

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介绍52种病,200多种药,《诗经》和《山海经》都有对关于疾病和药物的记载,《周礼天官》描述了当时宫廷医生的分工,医政组织的措施及考核制度等,《黄帝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难经》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体系的。

(3).是医学知识和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有机的结合

春秋战国历经四五百年,在广大的土地上有很多诸侯,那是社会动荡的时期,也是充满血腥争夺杀戮的时期,人们的思想比较活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产生了很多思想家,政治家,经济家,军事家,天文家等等,比如孔子老子都是那个时代的人,这些前人为了有一个稳固的社会秩序,提出了非常多的学说,包含着非常先进的思想,我们中医学在战国后期毫不客气的把当时所有的先进思想,意识学说全都拿过来充实到我们的医学当中。

(4).受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

战国时期所形成的先进思想特别多,不完全限于儒家道家,也不完全限于精气阴阳合五行,还有很多其他的学说,但对中医学影响最深的被中医完全吸收并扩充的是五行,阴阳,精气学说三大哲学思想,我们中医运用三大哲学思想把以前的比较原始的,比较零散的,比较初级的这些长期的医疗实践,通过分析,归纳,总结,研究,逐步系统化,从而形成中医学完整的体系。

2、学习过程注意事项

中医学很难学,特别容易受到影响。

(1).医学源于道

有人说道家是中医学的鼻祖,中医学是与当时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有机的结合,把当时先进的思想全都拿过来为我所用,在中医学中包含着道家的意思,但是中医和道没有完全的关系,根本就不存在中医学源于道。

(2).不懂易不足为医

“不懂易不足为医”,这是孙思邈的话,其实我们中医学阴阳五行精气学说完全包含贯穿着《易经》的意思,《易经》作为哲学方面的问题,在诊疗当中对个体病案没有指导作用,中医包含了易,中医学完全贯穿了《易学》,但《易学》本身不能指导临床病案。

(3).中医的内视(透视)

有人说中医发展到极致以后就是一个内视,内视就是特异功能,相当于透视机,B超,我不否定个别人有这个特异功能,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说,应该是避免的,如果这样搞的话,中医就是玄学的、不可捉摸的。

二、中医学的发展过程

1、简介

中医学形成于先秦两汉,代表著作是:《黄帝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难经》。

两晋隋唐时期,代表著作,《针灸甲乙经》,《脉经》,《千金要方》,《诸病源候论》等,其中《脉经》是总结以前脉学的经验,王叔和结合自己的实践,把脉的部分单独拿出来,写了这个著作。

宋金元时期,中医学术研究比较活跃。产生了陈无择的三因学说:《三因极一病症方论》,把人体致病的原因大体概括为三种:内因,外因,不内外因。在中医史上有比较大影响的是金元四大家。

明清时期:《本草网目》是明代李时珍的著作,还有命门学说、温病学派的兴起使得中医的体系不断的丰富,壮大。

介绍中医学大概的发展状况的目的是:使我们这些自学初学的人们,在学习时不要先入为主,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中医理论体系非常完备,缺一不可的,我们不能说攻邪派就错,温补派就对,温病学如何如何荒谬,扶阳派就如何如何伟大,实际上前人对中医经验的总结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前人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工具,就看我们如何运用,各家各派学说没有谁对谁不对,也没有谁好谁不好,同样方剂也一样,不是说桂枝汤就如何如何好,银翘散就如何如何不好,关键是我们如何去辨病和应用,我们应该知道能在中医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都有独到的东西,也丰富了中医学的内容。

2、中医的基础医学的发展过程

中医的基础医学,主要是研究阐述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归类和基本原则,是以藏腑经络、气血津液、病因病机为理论基础,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基本方法,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主要特点的医学学科。

从定义上来看,中医学重点地内容是藏象学说,不管在基础,辨病,诊治,预防各个方面都必须特别注重藏象,脏象学说是以五脏为中心的,六腑辅助于脏,脏和肢节五官九窍通过经络连接在一起的,经络完成的是气血津液的疏布。

《内经》上创立的诊脉方法是中医诊法里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难经》把《内经》的诊法加以发展,一方面是把三部九候换成了寸关尺部的三部九候,另一方面是“上竟上下竟下”由尺肤过渡到寸口部位。王叔和的《脉经》是在总结《难经》和《内经》的基础之上,明确的规定了二十四部脉,对脉形脉名主病作出了规定,使诊脉的方法得到推广和实施,因为他建立了标准。

隋朝的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对病源,病证,形成机理做了描述,是这一时期代表性的医学著作。

宋朝陈无择的三因学说:《三因极一病症方论》。

金元四大家:刘元素寒凉派,张子和攻邪派,他的汗吐下三法用到了极致,李东垣补土派,朱丹溪滋阴派。四大家在学术上各有所长。

明代吴又可提出疫气致病,写了《瘟疫学》。

清代的叶天士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清代吴鞠通创立三焦辩证写了《温病条辨》。

赵献可张景岳提出了《命门学说》。

清代的王清任写了《医林改错》,提出了《瘀血致病学说》。

简单介绍这么一点,别的不再多说了。

三、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这个体系中最重要的观点就是整体观念。整体观念是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对自然界和社会环境统一性的认识。我们中医学特别强调和重视人体的同一性和完整性,它包括了脏腑器官之间,心理活动和生理活动之间以及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在结构上互相沟通,功能上相互协调,互相为用,病理上互相影响。人和外界环境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人在适应环境的过程当中,同时也维持了自身的稳定。

1、人是一个整体

人的整体是五脏为中心,心为主宰,通过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而形成的有机整体。

(1).任何局部都是整体的组织部分,与整体密切相关。
(2).就功能活动的基本物质而言,各脏腑组织活动的物质都是同一的,都是精、气、血、津液。
(3).就功能活动而言,结构上的整体性和基本物质的统一性决定了各种不同功能活动之间的密切相关性,彼此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共同完成生理活动,从而表现出生命活动整体联系。

2、局部病变可以影响整体

我们在分析疾病的病因病机的时候,要立足于从整体上联系人体的病理观。要考虑到疾病的相互的影响、传变等,比如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脏腑与肢节五官九窍他们之间通过经络五行生克而发生的变化。

3、诊法的整体性

诊断上遵循“有诸内必有诸外”,内部脏腑经络的病变在外部有所体现,局部的病变是全身藏腑津液气血阴阳的盛衰而导致局部的表现。这点和西医完全不一样。

4、治疗的整体性

中医治疗时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通过整体调节加以治疗。如:耳鸣耳背就调肾,肾开窍于耳又如:牙龈肿痛泻阳明胃火等。

5、人和自然的统一性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在人体的表现就是不一样的,比如刚刚过去的夏天,外热内寒,血液趋与体表,表现为皮肤比较松弛,出汗多,到了秋天,皮肤不再发红而发白,处于致密状态,汗也少了,这就是特别明显的人和自然的统一性。

再有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比如“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西北人和东南人在体型上在皮肤的颜色上在体质上都有很大不同。发病和季节也有直接的关系。

6、人和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这点在《内经》上介绍的很多,社会环境决定了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生活状态比如贫富贵贱,对精神状态的影响也非常明显。我们每个人只要留心观察旁边的人,穷人和富人心态不一样,有权势有社会地位的人和下层的劳苦大众心态也不一样,行为作派举止都不一样,这种生活的贫贱和情志的兴奋抑制对养生、发病及治疗都有很大的作用。

四、辩证论治

辩证论治是一个现代中医的词,是我们中医学认识疾病治疗疾病的基本方法,也是中医理论体系特点之一,它包含了两个问题,第一个是辩证,辨证即是诊病的过程,分析疾病寻找疾病某一阶段的主要矛盾或者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论治的基础。第二个是论治,辩证了,知道是什么病或证,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去治。就是一个诊病一个治病。

1、解释几个词:证,症,病

以前,证和症这两个词不区分,好像是解放后,把二者的使用作了严格的区分。
观其脉证 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1).证

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收集到的症状体征等资料,证是病机的反映,病机决定证候。病机是病因、病位、病性、病势四个要素及其关系的总结、总括。我们平时所说的太阳证、少阴证就是现在所解释的这个证。证的病理本质包括病因、病位、病性、邪正关系等多方面的内容。

(2).症

症状自己感受不舒服的方面,比如头痛、腹痛、恶寒,都是症状,我们问诊得到的都是症状。

(3).病

病是疾病的简称,指有特定的病因、特定的发病形式、特定的病理机制、特定的发病规律和转归的一种病理的过程。

病反应的是在疾病的全过程当中主要的根本的矛盾,可以形成不同的证,在病的过程当中可以表现多种多样的证。比如糖尿病,现代中医搞出几十种分型,这种分型看的是某一时期的证,同是一个糖尿病,每个人和每个人的证不一样,一个人在不同时期证也不一样。现代中医的分型,其实是“病”的不同时期所表现的证。糖尿病的分型即一个病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表现形式,辨证分型就是一个病在不同时期表现的证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能说一个糖尿病用什么方子去治,一个腹泻用什么方子去治,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证就是当时所反映的情况,一个病在不同时期所表现的证是不一样的,一个病可以出现各种各样的证。

2、辨证

是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到的症状和体徵,和其他材料进行分析,辨清其原因、性质、部位、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疾病的过程。辨证的过程也就是对疾病本质思维思考的过程,

以前讲过目前的中医不会诊病,虽然说在西医指导下,西医诊病,中医搞辩证分型,中医把四诊的基本功丢了,中医不会辩证,不会诊病,就只能跟在西医後面跑,中医的治疗效果肯定不会好到哪去。

3、论治

在辩证的基础上来论治,这部分内容恰恰是《伤寒》上特别强调的。比如太阳病,什么病什么脉然后怎么治。辩证是基础,是前提,如果辩证不行的话,治疗肯定不行。

4、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两个人同样是感冒了,这人用麻黄汤,那人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有的人病名不同,可是用一个方子。关键是看证,证候相同,中医强调辩证,证反应病机,只要病机相同,不管什么病,就用一个方子。同一个病在不同时期,证不同,就用不同的方子。证同则治同。

第二讲:构建中医的三大哲学基础—阴阳学说(一)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人们对各种自然的和社会的知识进行概括和总结而形成的关于物质世界最一般运动规律的认识,哲学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经过概括总结而成的。哲学站在非常高的高度对物质世界最一般运动规律的认识。它对于任何学科都有普遍的指导作用。作为中医来说,《内经》综合了当时社会各个学科最先进的思想意识,中医学不可避免的处处体验了中国古代哲学的思想。

医学是研究人的生命过程和同疾病作斗争的科学体系,在如何养生,保健,防病,诊病,治病等方面,哲学具有指导作用,但没有直接的替代作用。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术有专攻,业有专精”。

一、阴阳的概念的形成

关于阴阳的概念,我们祖先很早就有了,可追溯到夏商周时期,《山海经》中便有:“伏羲得河图,夏人因之,曰《连山》;黄帝得河图,商人因之,曰《归藏》;烈山氏得河图,周人因之,曰《周易》”之说。《易经》是用阴爻阳爻来表示的,阴阳的概念在夏朝就已经产生了。

阴阳学说是研究阴阳概念的基本内涵及其运动规律,并用于解释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哲学。

阴阳学说渗透到中医学以后,成为我们中医药学重要的独特的思维方式,深刻地影响着我们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黄帝内经》就是借助于包括阴阳学说在内的古代的哲学思想和思维方法构建了中医的基本理论框架,因此可以说阴阳学说是中医学有机的组成部分,并且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被广泛的用于说明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被广泛的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和防治,我们应该注意到中医学在运用阴阳学说时对他的内涵进行了充实,充实的途径是借用了大量的医学人体实例,详细阐发阴阳的相互交感,以及由于相互交感而产生的相互之间的制约,如:互根互用,相互转化,消长平衡等,使抽象的哲学的阴阳概念得到了深化和细化,中医在借助阴阳学说时,对他进行了非常大的丰富,中医学的阴阳虽然源于哲学的阴阳,但不完全等同于哲学的阴阳,因为里面灌输了太多的医学的内容。

最初阴阳的概念非常质朴,表示的意义非常直观简单。最早时人们认为太阳对人的生存影响是最大的,人与太阳的关系最为密切,白天称为阳,入夜以后称为阴。再往后发展,阴阳二字内涵扩充到寒热温凉,向阳面,阴暗面等。在西周时期,阴阳抽象成两种对立的物质或者概念。真正哲学意义上的阴阳是战国时期形成,战国经过四、五百年时间,出现了很多先贤,这些大智慧家,大思想家认识到事物内部存在着对立的阴阳的两方面,这两方面是在不断运动变化和相互作用的,还认识到阴阳的相互作用是推动宇宙万物产生和变化的根本动力,在这个时期,哲学家们把阴阳的存在及运动变化看成是宇宙的基本规律,广泛的运用阴阳双方的消长转化,对立互根等关系解释宇宙万物的形成,以及宇宙万物普遍的联系。战国末期成书的《黄帝内经》借用阴阳关系表述人体,阴阳学说完整的系统的表述方式得以形成。

二、阴阳概念的基本内涵

阴阳体现了事物的对立统一法则,是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关系的概括。阴阳者一分为二也,阴阳既可以表示自然界相互关联对立事物和现象的属性,也可以表示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中医的阴阳是常识概念、哲学概念、医学概念三者的综合。是事物的属性概念,而不是事物的整体概念。我们在看古籍时,对很多初学者来说,三个层面搞不清楚,不知道到底是哪个层面的概念,一方面别人的著作不能理解,另一方面自己把握不住别人在说什么,自己应当掌握什么。

三、阴阳的特性

1、阴阳的普遍性

阴阳的普遍性就是他的广泛性,从阴阳开始形成时就用它来揭示宇宙万物形成的奥秘的,从有形之体上说,小到人体,男女,气血,大到天地。从抽象的方位时间概念上来说:过去未来上下左右内外,再到水火,四气五味都是阴阳的体现,都可用阴阳表示。

2、阴阳的相关性

阴阳的相关性指阴阳所分析的对象是同一层面的同一范畴的事物或现象,只有相关联的事物或同一事物内部的才能用阴阳来解释和分析,比如:天和地,清阳为天,浊阴为地;上下,上为阳下为阴。不是一个层面的就不能用阴阳表示,人体和云彩就不能用阴阳表示,在不同层面不同范畴的事物没有可比性,不能进行阴阳属性的划分。

3、阴阳的相对性

阴阳的相对性指的是各种事物现象及事务内部对立双方的阴阳属性,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而是相对的。比如:热症,体温很高,或者药物干预或者不用药物,发烧到一定程度,病人汗出体温降了下来,就不是热症了,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阴阳属性是不同的。

(1).阴阳的可分性

任何事物和现象都含有阴和阳两种不同属性的成分,如:一天中有阴有阳,白天为阳黑夜为阴,白天:上午为阳,下午为阴,上午是阳中之阳,下午是阳中之阴。又如《内经》所说“阴中有阴,阳中有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的可分性是属阴和属阳的事物当中还可再分阴阳,这就是阴阳互藏的关系。

(2).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阳可转化为阴,阴可转化为阳。一个感冒发烧的病人,体温高时是热证,用中药或西药发汗,病人出汗很多,第二天上午体温肯定低,就不是热证了,本来就是一桂枝汤证,应该微发其汗,如果大汗,热证转化为寒证。相互转化是需要一定条件的,不会无缘无故转化。在人体的生命活动过程中,生命的物质和脏腑的机能之间也是可以相互转化,机能属阳,物质属阴,二者可相互转化,物质可以转化为机能活动,机能活动也能转化成物质。正因为二者不断的转化,才能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比如吃饭,物质属阴,经过胃的吸收,脾的运化,转化为机能的阳,假定吃的太多,机能活动消耗不了,多余的阳气变成属阴的物质,在体内储存起来,合成糖原储存在肝脏,在身体需要时糖原还可还原成糖供人体消耗。还可以用来解释肥胖患者,葡萄糖在肝脏合成糖原,储存多了可转换成脂肪沉积在皮下变得肥胖,也可转换成蛋白质长肌肉。

(3).划分阴阳属性的前提改变时,事物的阴阳属性随之改变。

这是医学上特有,哲学层面没有的。比如:以上下划分心肺为阳,肝肾为阴,如果改为以其他方式划分,此二者的阴阳属性即改变。必须要明确的是:不管阴脏阳脏,事物的本质没有改变,改变的是我们人认识事物的角度。

4、阴阳的规定性

(1).事物阴阳属性的规定性

事物阴阳属性的规定性就是阴阳的定义,如天气,晴天为阳,雨天为阴;春夏为阳,秋冬为阴;白天为阳,黑夜为阴;固体的有形的为阴,气态的无形的为阴[阳];东南上外表左为阳,西北下内里右阴;温暖的,向上的,明亮的,活动的为阳,凉润的,向下的,黑暗的,静止的为阴。这就是关于阴阳的定义,还是哲学的概念。

(2).阴阳在中医学的医学概念

把人体内具有兴奋的,推动的,温煦的作用的物质及其功能规定为阳;把人体内具有抑制的,凝聚的,滋润的作用的物质及其功能规定为阴。

因为阳的功能不足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比如肌肤不温,畏寒肢冷,精神萎靡叫做阳虚,如果没有医学上的阴阳的概念,上述情况如何称呼?正是有了中医学阴阳的规定内涵的界定,所以才能成功地运用阴阳学说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疾病发生发展愈后等很多问题。中药的运用和方剂的组成也是以阴阳学说为指导的。阴阳学说是概念性的、哲学性的、同时也是医学性的。中医学把阴阳学说对立统一的一般法则运用于医学,在运用的过程中,把医学的特殊内容和一般法则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我们在理解阴阳时要特别注意阴阳在哲学层面的意义、一般属性的意义和医学上的意义。

四、阴阳的相互关系

阴阳的相互关系主要表现在阴阳的相互交(交流交合)感(感应)所引发的相互转化,消长平衡,互根互用和对立制约。它是指事物在物质或信息交流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化和反应,一切事物能维持正常的状态,源于阴阳能正常相互交感变化,万事万物不能正常交感,就出现问题,在人体就会生病。阴阳的相互交感是万物产生各种联系的前提和基础。

1、阴阳的对立制约

相互关联的阴阳双方彼此之间存在着互相抑制,排斥,约束的关系。就是“阴消阳长,阳消阴长”。这种关系是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阴阳双方始终处于制约排斥对抗的矛盾的运动当中,阴阳的对立制约是促进事物发展运动的内在动力。比如:上半年,立春是从冬天过来,春雨惊春清谷天,立春以后,气候变暖变热,属阳的温热之气制约了寒凉之气,气温逐渐升高,夏至理论上最热,热发展到了极致了,热逐渐消腿,寒凉之气制约了温热之气,天气就逐渐变凉了;入睡是阴制约了阳,醒来是阳制约了阴。

阴阳双方的对立制约有一定限度。阴阳对立制约关系是宇宙间普遍存在的现象,一方对另一方的制约太过或不及都是异常的,都会引起人体发病。在运气学说中,每一年的年运都不是平气,都是五行当中某一行的太过不及,“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就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制约太过。“阳不胜其阴,阴不胜其阳”,则是一方对另一方抑制的不足。阴阳的对立制约被广泛的运用于医疗实践中,比如:“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中医看人体时,处处可见这种制约关系。

2、阴阳的互根互用

(1).阴阳的互藏

阴阳互藏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任何一方都有另一方存在着,就是阳中有阴,阴中有阳,表明的是阴阳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阳中藏阴,“阴是阳的生化之源”,阴中藏阳,“阳是阴的化生之地”,阴中无阳叫孤阴,阳中无阴叫独阳,成为孤阴和独阳,阴阳之间相互为用的关系就遭到破坏了,病情就比较危重了,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

根据阴阳互藏的道理,事物的阴阳属性也不是绝对,因为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属阳的事物不是纯阳无阴的,属阴的事物也不是纯阴无阳的,划分事物的阴阳属性时往往是根据其所含有的阴阳成分的比例大小而定的,阳性的事物属阳的成分多,阴性的事物属阴的成分多,阴中含阳(阴的成分多些,阳的相对少些),而阳中含阴(阳的成分多些,阴的相对少些)。阴阳的界定是根据所含阴阳成分的多少,而阴阳成分的比例大小是根据模糊的显现的状态来判定,因此判定阴阳时要非常慎重,一是因为划分阴阳的标准不统一;再一个因为有些成分很隐含,阴或阳可能处于显象的状态也可能出于隐藏伏匿的状态。显象的状态我们可能注意到了,伏匿的状态我们可能忽略了,因此在临床上判断阴阳很容易出错。

(2).阴阳互根

阴阳互根指阴阳互为根据和互为前提的这样的关系。任何一方不可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以对方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比如没有左也就没有右,没有寒也无所谓热,寒以热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二者在同一个层面是相互依存的,我们才能去比较。可以概括为:阴阳互为其根,阳根于阴,阴根于阳。

(3).阴阳互用

阴阳互用是指在阴阳相互依存的基础上,阴阳双方出现相互促进、相互资助的关系。比如:地气上升为云,地气属阴,在上升的过程中,需要阳热之气的蒸化;天气下降为雨,降雨的过程需要阴寒之气的凝结。早上起来是兴奋的过程,睡觉是一个抑制的过程,晚上休息得好早上醒来就很精神,抑制的过程为兴奋的过程奠定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反之亦然。再比如:饮食入胃经过脾的运化,阳化气,有一部分化为日常活动需要的阳气,还有一部分化为我们肌体必需的精微物质,各种机能活动需要阳,形成身体形质的是阴,他们也是相互为用,相互转化的,在《内经》上描述为“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3、阴阳的消长平衡

阴阳之间关系不是静止的不变的机械的,在一定的时间、范围、条件下,彼此不断消长变化,保持了一种动态平衡。

(1).阴阳的相互消长

消:减少、衰退、变弱;长:增多,加强,亢进。阴阳的消长是阴阳变化的一种形式,引起消长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阴阳的对立制约和互根互用。在阴阳对立制约的基础上,可产生“此消彼长,彼消此长”。在阴阳互根互用的基础上阴阳双方又可以产生“此消彼消,此长彼长”的消长过程。可描述为:“阳生阴长,阳杀隐藏”。

(2). 阴阳的协调平衡

阴阳的协调平衡指阴阳双方的相互消长稳定在一定限度内的和谐匀平的状态,也是万事万物自我运动的最佳状态,也就是中医所说的“阴平阳秘”,舒适,无病的状态。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阴阳的消长变化是绝对的,没有休止的,永不停顿的,永不间断的,但是它必须是有序的。有序指的是阴阳之间的消长变化是在一定的时间内,一定的限度内,一定的范围内的变化,符合这个时间、限度、范围的变化就会使事物在总体上呈现相对稳定的状态,叫做阴阳平衡协调状态,又叫阴阳自和,在人体就是身体最佳状态。“阴阳二气最不易偏,不偏则气和而生物”,在自然界我们知道阴阳调和则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在人体上“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匀平,命曰平人”。如果超过一定限度则是阴阳失调,在自然界出现灾难性的天气,在人体则出现病态,比如“阳虚则寒,阴虚则热”。“阳盛则热,阴虚则热”,两种热需要用阴阳学说来鉴别清楚再决定采取什么措施,用什么药。

(3).阴阳的相互转化

阴阳的相互转化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彼此可以向其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就是阳可以变为阴,阴可以变为阳。阴阳的消长运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事物内部阴阳双方的本质属性发生了变化,消长变化是量变过程,相互转化是质变过程。在一定的条件限度范围内,属阴的事物中属阳的成分逐渐增加,逐渐显示出以阳为主导的属阳的事物,变成属阳的事物。任何事物都在不断运动变化当中,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事物发展规律总是从小到大,由盛到衰,物极必反,生长壮老,发展到极点时就向其相反方面转化。比如《内经》上“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但是阴阳的转化是需要一个特定的条件。具体到人体,重阴重阳都是指疾病的危重状态,“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一定是这种结果吗?肯定不是,人病到一定程度或者衰老到一定程度时,出现重阴或者重阳时,很多时候也是医生最头疼最无能为力的时候,是提供不了那个条件的,就转化不了,出现独阴孤阳人就死亡了。我们中医就是调整阴阳的,这句话原则是对的,问题是我们该如何调整这个阴阳,我们该如何为阴阳的转化提供这种特定的条件。

4、阴阳转化的形式

阴阳转化是复杂而重要的变化过程,我们人体每时每刻都在体现着这种阴阳的转化,这种转化是在一定的限度,一定的范围之内的,超出这个限度范围人就生病了。

(1).渐变的形式

比如自然界的气候是逐渐演变的;在人体也体现逐渐演变的过程,比如慢慢长大;大多数的疾病也都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2).突变的形式

在特定的情形下,阴阳的转变则呈现出突变,这种突变指阴阳双方迅速的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变,发生质的转变。比如夏天的冰雹,冰雹不应该出现在夏天,冬天出现合理的,夏天炎热不会结冰,但是天上有时候会掉冰雹,这是阴阳转换的突变,条件是云在空中遇到寒流,气温特别低,水滴凝固成冰雹而降下来;在人体,高热病人在处理不得当的前提下,病人出现意识模糊,体温降低,四肢厥逆由热症突然转变为寒症。癌细胞在人体每时每刻都会出现,这是细胞更新过程中出现的突变,我们肉眼看不到,只要我们人体“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免疫功能正常,白细胞就把它给吞噬掉了。癌细胞的突变也是需要特定条件的,在西医认为:食物的污染,家族的遗传,精神因素等。在中医上则有“营气不从,逆于肉里,乃发痈脓”。当阳气不足,温煦推动作用不及时就产生积聚,时间久了就是肿瘤。

我们学中医的,很大程度就是在探讨阴阳转化的过程,以及需要的条件,以及转化过程中表现的方式,以及我们该如何干预这种转化。

第三讲:构建中医的三大哲学基础—阴阳学说(二)

五、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前面说的阴阳学说是哲学上的范畴,中医把阴阳、五行、精气学说拿过来为中医所用,阴阳学说在中医学的位置、应用的方式、作用究竟是什么?

1、阴阳学说说明我们人体的组织结构

这句话是现代的语言,是借助西医的说法,组织结构是西医解剖上的术语,中医也非常重视形体的结构,以前也谈到过,中医对人体的认识很重要的部分是建立在对人体的解剖上,中医学特别强调人的整体性和统一性,统一性包括与自然界的统一和人体各组织结构间的功能上的统一。要认识人体,也应该把人体划分为若干个区域,若干个部位来认识,怎么区分人体是健康、病态及疾病的位置、性质?需要把人体划分成若干个区域或部位。阴阳学说就是根据阴阳的对立与统一而把人体划分成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若干区域。由于结构层次的不同,脏腑组织间的属性也就有所区别,各区域的阴阳属性也就规定出来了。

比如说,人体的外表为阳,内脏为阴;上部为阳,下部为阴;胸为阴,背为阳;肢体内侧为阴,外侧为阳;皮肉为阳,筋骨为阴;五藏为阴,六腑为阳;就五藏而言,心肺在上为阳,肝脾肾在膈下为阴;按功能分,肺主肃降为阴,肝主升发为阳,肝体阴用阳;具体到每个脏腑又分阴阳,肝阴肝阳,心阴心阳,肾阴肾阳等,都存在对立统一互根互用的关系。

2、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

我们人体的生理活动大部分都可用阴阳学说加以解释和说明,比如说我们体内的代谢过程: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各种精微物质需要饮食不断补充,我们知道“阳化气,阴成形”,所消耗的精微物质是成形的属阴的,饮食入胃以后的消化吸收是在消耗我们体内能量的基础上进行的,体内的这个能量,我们称之为气血,需要消耗本身存在的气和血。大家都有这种感觉:吃特别饱时容易产生疲乏困倦想休息,这是因为饮食入胃后,我们身体固有的气和血去腐熟气化食物去了,气血本身是属阳的,在消化吸收的过程中,实际是一个是阴在增长而阳被消耗的过程,是阴长阳消的过程。这个阶段完成后,吸收的这些精微物质又转化成我们身体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气化后形成新的气血,这个过程又是阳长阴消的过程。就吃饭而论第一阶段阴长阳消,第二阶段阳长阴消。再比如睡觉:早上阳兴奋,阴被抑制,人就醒了;晚上阴抑制了阳就睡着了。在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中,中医对阴阳的解释还包括其他更多层面的东西。比如气和血:血属阴,气属阳,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能生血行血摄血,血能藏气载气化生气。例如:治妇女的崩漏,往往不从止血凉血去想,而往往通过健脾,因为脾气统血摄血;遇到血虚病人(贫血的病人),往往在补血养血的同时健脾胃,因为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3、解释人体的病理变化

疾病是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而引起体内阴阳平衡失调,藏腑组织损伤,以及机能障碍的过程。构建中医的三大基础古语用的不多,现代语言用的多一些,现代语言很难准确表达古汉语所包含的意思,可又不得不用现代汉语来表述。阴阳学说不但对病理过程进行分析,还可以对引起疾病的邪正双方加以分析。我们把致病因素称为病邪,病邪分为阴邪和阳邪,在《内经》上规定很详细。比如风寒暑湿燥火六气没有太过和不及时是正常的六气,也是人体必需的元气,只有六气出现太过不及时作为致病因素称为六淫,六淫中寒湿为阴邪,风署热为阳邪。人体的正气又有阴阳的分别,比如:我们笼统的说人体的阳气,人体的阴精。疾病的过程就是正邪相争阴阳转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机体的阴阳肯定是一种失衡状态,它可能产生的变化如下:阴阳的偏盛,阴阳的偏衰,阴阳的相互转化,阴阳的互损,阴阳的格拒,阴阳的亡失,在临床中常见前四种情况。

1阴阳的偏盛

阴阳的偏盛指的是阳偏盛或阴偏盛,一方偏盛形成对另一方的制约,这不是正常的制约,而是制约太过而表现的病理的变化。我们知道“阴盛则寒,阳盛则热,阳盛则阴病,阴盛则阳病”。阳偏盛,对阴的制约过渡,使阴呈现为功能减弱的病理状态,阳热太盛伤损阴液引起阴液的相对不足,例如:阳明热证的大承气汤证,热太盛,耗损阴液,所以急下存阴,阳盛表现为机能亢奋实热。阴盛则阳病:阴盛对阳抑制过度,使阳呈现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如真武汤证附子汤证,阴盛表现为寒证,感受阴邪后体内功能活动受到阻滞而出现障碍。需要指出的是阴盛阳盛导致的病证都属于实证的范围。

2)阴阳的偏衰

阴阳的偏衰指阳气或阴气低于正常水平所导致的病理状态。一方的不足不能抑制另一方,而造成另一方虚假的(相对的)亢盛。阴气亏虚则滋润抑制作用减退,阴对阳的制约作用下降,导致阳相对的偏亢,产热相对过剩的病理状态,叫做虚性的热证,阴虚发热大部分人对阴虚发热没有感性的认识,现在很多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中医称为虚损劳损,这部分人容易出现虚热,它特点是1发热的程度比较低,其热多为低热(37.2-37.5)2没有明显的恶寒发热的感觉;3低热在医院查不出原因;4持续时间长。一般的伤寒不经过治疗,过了6-7天六经传遍后就好了,低热持续时间长。阴虚发热在临床常见,不要当感冒来治,在脉象上脉体宽大但是相当没劲,软弱。判断出是阴虚发热,用滋阴药再加点补气的药,阴虚发热就会得到纠正。假若按外感去治,如用汗法,肯定要进一步加重阴的不足,因为血汗同源,小汗伤阴,大汗伤阳。

阳气偏衰指阳气虚损推动温煦的功能下降,阳对阴的制约功能减弱,导致阴的一方相对偏盛的病理状态,阳虚则寒。临床中见到非常多的虚寒体质的人,多为女性,比如手足不温,不能吃凉的饮食,他们的面色往往偏于白,外表看光彩(神)也是不足的,舌头是青紫的,脉象沉弦或沉紧或沉细,约占女性的40-50%

3)阴阳的互损

阴阳互损指阴阳的任何一方损伤到一定程度以后引起另一方逐渐不足的病理变化,包括阳损及阴,阴损及阳两方面,阴阳互损是以阴阳互根互用为前提的。阳消阴亦消,阴消阳亦消。阳损及阴指阳损伤到一定程度后,阳不能化气了,没有能力促进阴的化生了,出现阴不足,阳虚不能化气,阴不能成形,先有阳虚再出现阴虚,这在临床也常见。比如:慢性病胃病,开始就是四肢不温胀痛的阳虚症状,久了后表现为阴血不足的证状。一方面睡眠不好,不能入睡、多梦,虽然可用“胃不和卧不安”来解释,这种人睡眠不好主要是肝血不足。我们知道肝藏血,睡眠时魂魄要归于肝,肝血不足则魂魄无所藏就多梦,就像水浅不能养大鱼,肝血不足,魂魄藏不住,四处周游,表现为多梦。肝血属阴为什么不足,它体现了中医阴阳学说和哲学层面阴阳学说不同的地方,脾胃为后天之本,肝血肯定需要脾胃化生才能得到不断补充和丰富。五行学说上,肝木克脾土,脾土虚时,则肝应该相对是亢盛的,进一步克脾土,这是从表层从哲学层面来讲,我们在临床上体会到长期脾胃不好的人肝血是不足的,他们性格缺乏决断(这是另一方面),因为胆气不足缺乏决断的能力,胡思乱想。我们怎么诊断?左关脉为细弱,没劲;肝血不足的人肝区(右胁部)敲敲则出现震痛。从哲学层面的阴阳和五行来看,脾土虚时,则肝应该相对是亢盛的进一步克制脾土,哲学层面不能解释长期脾胃不足却导致肝血的不足,但中医的阴阳五行却能很好的说明这一点,因为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肝血得不到化生补充,就出现不足。在治疗这种阳损及阴时,肝血不足我们可以考虑也可以不考虑,主要问题在扶助脾土,强化气血生化之源上,这种证型女性多见。

阴损及阳指阴损伤到一定程度时,不能滋养阳,使阳化生不足而产生的一种病理状态。先有阴虚后有阳虚。阴虚则发热,不一定是体温的增高,可以是别的证状,五心烦热:手心脚心发热,舌红脉细数,自己感觉咽干不想喝水,觉得肉皮烫可体温表测不出来在临床当中这种阴损及阳见得不多。

4)由阴虚而联想到的糖尿病

现在糖尿病的证型在逐渐的发生转化,糖尿病以消渴为症状,消指消谷善饥,吃得多,喝的多,尿的多,但是体重逐渐减轻,现在很少出现三多一少的典型证状,大多数人是在没有症状和感觉时,在体检或病发其他疾病时去医院检查时同时发现血糖已经高了,已经是糖尿病了。糖尿病应该定位于虚损性病,劳损性病,它的病机是阴液的不足,不管他有没有症状有没有感觉,但是在病之初,肯定是阴虚的状况。

肥胖者的病机可点击链接查看,这里不再重复。

肥胖不可避免的转化为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痛风骨关节病等,起码说中年后的Ⅱ型糖尿病患者肥胖是决定性因素,这种肥胖持续一段时间(几年或十几年)后,出现消渴证可能就是糖尿病。在糖尿病初期,没有去医院化验之前或者刚刚诊断为糖尿病的这些人,不管有没有症状,肯定是数脉,此数脉与伤寒的数脉不同,此数脉较小、软弱、位置靠下(偏沉)西医检出糖尿病之前两三年,脉象上就有反应。出现数脉首先是因为阴液的不足,糖尿病早期治疗时非常重要的就是补阴液。以前讲过糖尿病早期用白虎汤来去阳明热,如果阳明热象不明显,适合用比较大剂量的八味丸或金贵肾气汤剂,八味丸是阴中求阳,虽然有附子桂枝量都比较小,大量的熟地山药山萸都是补阴的,虽然方解是补肾阳的,实际在补肾阴的基础上稍微补阳,阴中求阳,少火生气。糖尿病早期首先是阴液不足,这点需要重视,上次讲糖尿病还提到用侯氏黑散,那是在这个基础上另一个层面的认识,并不矛盾。临床中的大夫一般早期都不会用一些大热的药物,但在网站上开方用大热的药物的人多了些,对于糖尿病病机的认识,凡是主张早期去用热药的人,应该是没有实际上认真处理过一个糖尿病病人的,因为他会发现,只要温热的药用上,血糖直线上升,我们可以不考虑西医指标,病人血糖增高是解释不了的,病人的症状可能因为体内仅存的阳气被调动而感觉舒服一点,但是这种舒服没有好处,按照中医所讲“阳精所降其人夭”,损耗了体内仅存的元阴元阳。用阳要考虑不灼阴,阴不足也不能用阳。

5)阴阳的转化

阴阳转化是阴阳失调所表现的病理变化,常态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非常自然的阳转化为阴,阴转化为阳,夏至后四十五日,就是立秋,阴气始生,阳气减弱,阴气加重。冬至后45日,就是立春,阳气始生,非常自然的我们感觉不到。我们体内阴阳转化也是一种常态,吃饭睡觉都没什么感觉,现在说的阴阳转化,是指病态的转化。

比如:接诊一个病人,恶寒发热头痛是伤寒,看看有汗无汗,脉是浮滑还是浮紧的,再决定用麻黄汤证或桂枝汤证,用完药很快就好了,假如用错了药或者没有用药,过两三天后,出现咳嗽,胸闷,吐黄痰,本来伤在表伤在太阳经是阳症,出现咳嗽吐痰,从表入里了,到肺了,转化为阴症了,需要指出的是阴阳转化是需要一定条件的。

再比如:同样是伤寒病人,开始也是恶寒发热头痛是表证,几天之后,出现咳嗽胸闷吐黄痰病邪入里了,由表入内是需要条件的:一是机体素有的正气不足,如果正气足的化,病邪不会入内;另一条件是邪气盛,邪气超过正气抵御的能力了,病邪才能入里。

同样是这个病人,刚开始恶寒发热,烧得不太高,辩证正确,用了桂枝汤麻黄汤好了,如果误用药,造成发热重不恶寒,比如体温到39-40度,同时出现了大热大渴脉洪大的阳明热,表证是阳证,阳明热证是阳症又是阴症,从太阳到阳明了入里了。出现高热这种转轨的条件:一是邪气的旺盛或者医者的误治;二是身体的正气足,出现高热正气是旺盛的。

从阴阳的转化上我们得到的提示是什么?临床中看伤寒病时,必须要注意到正气是否足,如果正气足,出现高热不可怕。对于正气不足的人,比如小孩,一个月感冒两次,一次输液6天,面色发灰,正气不足,得了感冒不好治,发烧37-38度,萎靡,正气不足反映不上去,发热的程度不高。老年人精 不足,正气虚弱,得了伤寒,不要因为没有高热和咳嗽症状就觉得病轻,肺部感染已经很严重了,外部表现并不明显,因为老年人虚弱外在表现反应不上来。

4、指导疾病的诊断

中医诊病通过望闻问切四诊,中医师通过四诊所得的所有资料如何去分析找出疾病的病性病位病势,就是采用阴阳归类的办法。疾病说到底就是阴阳失调,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因为阴阳失调而产生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疾病表现,都可以用阴阳加以说明。《素问》的《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上讲“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我们只有在做出疾病阴阳属性的判别后,才能从阴阳的角度去把握疾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疾病的阴阳属性。

(1)看神态

阴病神态,精神是萎靡,疲乏憔悴,萎靡不振;阳病神态是亢奋的。

(2)看面部的颜色

阳证病人色泽鲜明;阴证病人色泽晦暗,色泽灰暗不单纯是黑和青。我们看一个人是否有神,一个是双眼有神,再一个是面色有神。有神的面色不管是什么肤色,一定在颜色下面暗含着一种血色就是神气,阴证这种血色比较少,面干,面垢,就象脸上有尘土没洗掉一样。

(3)听说话

在八纲辩证中,阴阳作为总纲,阳证病人(包括实症,热症,表证):说话快,声音高亢或洪亮,有人比较燥动。阴证病人(包括虚症,寒症,里证)声音低,沉静少言,说话没劲,低息懒言。

(4)听呼吸

呼吸声音大,粗是阳证;可以看喝酒喝多了的人怎么呼吸和喘气。阴证病人呼吸微弱,没劲表浅。

(5)辨别脉象的阴阳

a以部位辨阴阳:寸为阳,尺为阴。b根据脉率辨阴阳: 数者为阳,迟者为阴。c根据脉形辨阴阳:洪大浮数滑属阳为阳脉, 沉细涩弦为阴。后世医家认为洪大没区别,所以把洪大合在一起,《内经》上还有区别。阴脉中同样存在一个小脉,后世医家把小脉给去掉了。这个小和大是相对的,脉名基本上是成双成对的,一个阴一个阳:大小,沉浮,尺数等。小脉大体相当于后世医家的细脉,脉形很窄,象一条线。《伤寒论》上关于脉阴和阳的规定:“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师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凡脉沉、涩、迟、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简单的讲就这么多内容,临床上还是很难运用的,只要掌握了按阴阳去归类分析我们四诊所获得资料,就能把握疾病的本质,在阴阳诊断的应用上,建立这个概念非常必要,就是两分法:分阴分阳。不管我们得到了什么资料,都要习惯的用阴阳去区别它是属阴的还是属阳的,然后把阴阳属性下的东西综合在一起,然后去判断疾病。

5、指导疾病的防治

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都是阴阳的失衡,疾病的防治也是围绕阴阳作文章的。在防病上,通过调理情志,生活习性,顺应自然等,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阴平阳秘这种状态,这是防病的根本原则。生病后在治疗上,后世医家诸多著作也都是为了调理阴阳,使失衡的阴阳达到平衡的状态这是治病的最终目的。

(1)指导养生和防病

养生就是保养生命,延年益寿,防病除疾。如果才能正确养生,在《内经》的第二篇《四气调神大论》指出来了:“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於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阴阳,和於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不只圣人需要养生,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也需要养生,术数指的是养生的具体做法,大家可参考曲黎敏教授关于养生的讲座。

(2)确定治则和治法

在《素问》的《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上“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正者正治,反者反治。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寒者温之,热者寒之”这是中医最高境界的治疗原则。调阴阳,恢复阴阳的平衡的状态,后面是具体方法。读书时“把书读薄,把人读厚”,要会抓重点。

6、归纳药物的性能

中药是中医治病的重要手段,阴阳学说如何看待药物?它把药物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药性、药味、升降沉浮、归经。

(1)药性

药性指的是药物的温热寒凉,这四种性质又称为四气,寒凉为阴,温热为阳。
凡是能消除和减轻热症的药物,性质是属于寒性或凉性;凡是能消除和减轻寒证的药物,性质是温性或热性。用阴阳归纳药物药性,目的是非常清楚明白的。治疗寒症肯定是选用温或热的药物,治疗热症肯定是选用寒或凉的药物,很多人都在用中药,要遵循这个原则,有时候我们有意识地用这种原则去指导选药选方,有时候在用,但是没有上升到阴阳的理性的认识。

(2)药味

药味指的是五味,酸苦甘辛咸。还有淡味:白茯苓,涩味,海螵蛸。习惯用五味,不用七位,五味与五藏、五方、五色连系在一起。
《内经》的《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上“帝曰:善,五味阴阳之用何如?岐伯曰: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六者或收或散,或缓或急,或燥或润,或软或坚,以所利而行之,调其气,使其平也”。建议大家尝尝每味药,甘草是不是甜的,黄连苦,五味子五种味道,还有涩的味道,乌梅酸,好的附子舌头会有针扎的感觉。

(3)升降沉浮

药升降沉浮指药物进入人体之后的作用趋向。

升:药物具有上升和作用于人体上部的功效倾向。有上升作用的,一般的说,凡是入药的各种花,各种植物的末梢,都具有这个作用。旋覆花除外,“诸花皆升,旋覆独降;诸子皆降,蔓荆独升”。如:习惯写桂枝,但有时会开桂枝尖。甘草有时候开甘草梢。

降:药物具有下行和作用于人体下部的功效倾向。升降是人体的气机必备的运动方式,我们都说左升右降,用药物也遵循这个规律。后世著作有一点没有明确指出:凡是阳性的温热的药物都具有升的功能,凡是寒凉的苦味的都有降的功能。“霜不离降,降不离霜”。霜降节刚过,人体的气机和天地的气机保持一致,秋天从立秋以后为金气所主(肺气),主肃杀肃降之气,伴随的是一种凉。这种肃杀之气与凉气的关系,往往是凉气越重,这种肃降越厉害。凉气发展到及至时发展为霜,霜降以后就不是凉气了,是寒气了,寒到及至就要结冰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气机不畅的情况,不管是脾胃,肝气,肺气,假定想要让他降,就要特别注意药性,要用凉的寒的药。

沉:药物具有向内收敛的功效倾向,虚阳外越需要收敛回阳的药物,就是取它的沉性。

浮:药物具有向表浅部位发散的功效倾向。桂枝汤、麻黄汤都是浮。

(4)药物的归经

药物都有一个归经,看《中药学》,包括《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中都提到归经,后世的著作中归经提到的比较多。



六、问答

1、有没有阳虚的糖尿病?

糖尿病是证型非常复杂的一种病,绝对不是单纯的阴虚阳虚,等到糖尿病后期,各种并发证都出来以后,是严重的阴阳两虚的证型,这时用药非常棘手,稍微偏热,阴液马上显示不足,稍微偏润一点,阳虚的症状更加加重,手足都是冰的感觉,是紫色的,用药稍微过的话,心脏的感觉马上出来了,糖尿病在早期不治无所谓,到后期用药很困难,不是用一个或几个方子就能治好的,实际上糖尿病治疗非常困难的。

2、老年冠心病患者为什么不宜吃得过饱?

饮食入胃,在消化吸收的过程中是消耗我们的气血,老年冠心病患者本身气血不足,吃的过饱,本身已经不足的气血又调动一部分去消化食物,造成心脏感觉非常难受,这种气血不足的患者,吃饭一定要八成饱,不要吃过多。

3、瘦者得糖尿病的几率大吗?

有,不多。长期高度精神紧张和长期营养不良的人也会导致胰腺损伤而得糖尿病。

4、阴虚的热和阳盛的热有什么区别?

阴虚的热是虚热证,阳盛的热时实热证,牵扯到实症的热和虚症的热的区别,实证和虚症在临床当中非常好区别。
1)看形体,虚热表现为不足,精神状态低迷,走路都是慢慢腾腾的,两颧骨可能见到发红;实证是阳盛的,走路是快捷的,尽管他很难受,不会低头佝偻着腰,面目红赤。
2声音,实症的底气足,呼吸粗,虚症声音低,表现疲乏没有劲。
3)测温度,实症为烧得比较高,虚症的热底些(烧不起来)
4)看手足,实症手背热,虚症手(足)心热。
5)从脉象上看,实证洪有力,虚证洪或者细,位置偏下,没劲。


第四讲:构建中医的三大哲学基础—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是研究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的内涵、特性、归类方法以及调节机制并用于解释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发生、发展、变化及相互联系的一种学说
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在不同层面上分为金木水火土五个方面,从而构成不同级别的系统结构,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维系着系统内部和系统之间的相对的稳定,五行学说是研究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最一般的功能和结构关系的学说。

一、五行概念的基本内涵及其形成

我们抛开那些所谓先知先觉和其他的不可琢磨因素,还是从比较现实的角度开始说,五行是古人对日常生活经过长期认真的观察,认为这五种物质都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物质。《左传》上提出“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五材就是五行。

在《内经》上还记载了五种物质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在《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上“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万物尽然,不可胜竭”。《内经》的描述对五行之间相互制约资助关系的认识已经达到了抽象的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了,是高于前人对五行学说的认识。《内经》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五种基本物质构成的,是对世界的物质的认识,同时指出任何事物之间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单独的,而是在不断的制约滋生,处在这种变化运动当中的,通过这种运动变化,维持了协调平衡的状态。

二、五行的特性

古人在长期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抽象,逐渐形成一种理性的认识,根据这种理性的认识,运用五行的特性,演绎各种事物之间的属性,分析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

《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是对五行特性经典性的概括。

木曰曲直:木具有能曲能直的生长特性和升发之性。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有这个作用或者特徵的事物,其属性都可以用木进行归纳。中医核心内容是藏象学说。五藏为核心,六府附着于五脏之上,五官九窍通过经络和五脏沟通联络,心肝肺脾肾和五行学说对应。木:在五藏中指肝。

火曰炎上:灼热燃烧向上。凡是具有这个温热、向上、升腾等作用或特徵的事物,其属性可用火进行归纳。火,在五藏中指的是心。

土曰稼穑:土地可供给人们从事种植收获的农事活动。凡是具有这个生化、承载、受纳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其属性可用土进行归纳。土,在五藏中指脾。

金曰从革:字义上不好理解,金属广泛分布在其他物质之中,炼钢炼铁,金属的产生需要冶炼的过程,通过对矿石烧化去除杂质,金属在这个过程中处于顺从、变革这样的状态。凡是具有收敛、清洁、肃杀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其属性可用金归纳。金,在五藏中指肺。

水曰润下:滋润,向下,下行。凡是具有这个滋润向下寒凉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其属性可用水进行归纳。水,在五藏中指的是肾。

以上是从哲学层面说的,中医把五行学说引入到人体后,内含具体得多,深刻得多,丰富得多,细致得多。

三、五行属性的归类

事物五行的属性,是以五行的特性为依据进行归类的。有了五行的框架,自然界万事万物都纳入到金木水火土五行框架之中,从而构建了五行系统。五行学说对事物进行五行归类的方法有两种:直接取象比类和间接推算法。

1、直接取象比类法

象指的是什么?没有具体可指,但是应该有一个象场。象就是通过观察获得客观事物的感性形象,外在表象和事物的功能状态。木曰曲直,肝,胆,东方,春天等都有生长,升发,舒畅这类性质,属于木象。

比类:以五行的特性为依据,与所要认知的事物的特有徵象进行比较,如果所要认知的事物徵象与这个已知的五行中的某一行的特性相同或者相近,就把该事物归属於五行中的某一类。

比如说五行和五方的关系。东方归木;南方气候炎热与火的炎上近,南方为火;北方归于水,西方太阳下山的地方,西方规定为金,一天中下午旁晚是有肃杀之气,与金曰从革相近,故为金;中央气候适中,适合动植物生长,归属于土。这是直接的取象比类,也叫做求同的方法。

2、间接推算法

 

自然界万事万物都可用五行归类,有些事物用直接的取类比象的方法很难找到它属于五行中的那一行,就要用到间接的推算法。间接的推算法:是根据已知事物的五行属性,推演其它相关的事物,以求知其五行属性的认知方法。

 

《内经》上“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肝,其华在爪,肝开窍于目,肝在液为泪,在志为怒”用的间接推演法归属为木。


 

四、五行的生克关系

 

五行学说是用事物之间的相生相克这种关系解释世间万物之间广泛的联系,有相生相克和生克制化,来解释日然界的事物在一般状态下的调整机制,自然界的事物之间是由五行的生、克、制化关系去解释的。

 

1、常态下的调节平衡

 

(1)五行的相生

 

相生指一事物对另一个事物的协同、促进、资助作用。

大家很熟悉木生火生土生金生水生木,他们之间是圆周的关系,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我生两方面的关系,《难经》中相生关系比喻为母子关系,水(母)生木(子),木(母)生火(子)。

 

(2)五行的相克

 

相克一事物对另一个事物的拮抗、抑制、约束作用。

在五行中中的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我克两方面的关系,他们之间是五角星的关系。

相克关系的规定中,克我的一方是我的所不胜,金克木,金是木的所不胜。我克的一方,是我的所胜,金克木,木是金的所胜。

 

(3)五行的制化

 

五行的制化指五行之间既有促进、资助、又存在拮抗、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从而维持事物间协调平衡的正常状态。

制:制约,化:生化;又叫生克的制化。五行的制化是相生相克两种关系协调并存的状态,也是维持五行之间动态平衡不可缺少的两种方式。

 

刚才说的常态下的调节平衡,常态下一般生克关系也不是均衡的,这种不平衡才能促进事物的发展转化,生克关系在任何事物中都不应该是均等的,有时以克为主,克中有生,有时以生为主,生中有克,但是不会偏离太多。正因为这种不平衡,才能维持事物的变化发展和动态平衡。把五行任何一行都看成一个子系统,就可以看出任何一个子系统都和其他系统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生克制化关系。

 

2、特殊状态下的相互影响

 

特殊状态指五行的生克关系因为某种因素的干扰而发生的失调的状态,正常的相生相克制化关系重新进行调整,因而产生了相乘、相侮,母子相及(子病及母、母病及子)等特殊变化。

 

(1)相乘

 

相乘指相克的太过,顺序是相克一致的,但是超过限度

肝木乘脾土,正常时木克土,相克过强则失去正常限度的制约了,则肝木乘脾土。

相乘的条件:

1,所胜太弱:如木克土,土太弱,木相对就较强。

2,所不胜太强。

3,所不胜的太强和所胜的太弱同时存在。

以上三种条件任何之一出现,都可能出现相乘。

 

(2)相侮

 

相侮又叫反克或反侮,它的顺序和方向是与相克相反的,木克土,变土克木。

相侮的条件:

1,所胜方太强。

2,所不胜太弱。  

3,所胜的太强和所不胜的太弱同时存在。

以上三种条件任何之一出现,都可能出现相侮。

 

(3)母子相及

 

母子相及又叫母子相犯,母子相犯指五行之间正常的相生关系遭到破坏后所产生的异常变化。

 

1,母及于子:母的一方异常时波及到子的一方,导致母子两行都出现异常。临床叫母病及子,是按相生关系的方向,在临床中母病及子现象很多。

2,子及于母:子的一方异常时波及到母的一方,导致母子两行都出现异常。临床叫子病及母,是按相克关系的方向,因为子病涉及到母病,与相生的关系相反。

 

五、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运用五行的特性,来分析和归纳人的形体结构功能特征以及与人体与外部环境各要素间的联系。

 

2、运用五行的生克及制化关系,阐述人体五藏系统之间的局部与整体,局部与局部,整体与局部间的相互关系。

 

3、运用五行的母子相及、相乘、相侮,解释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自然界五运六气变化规律及其对人类五藏系统的影响等。

 

第一个运用五行的特性,第二个运用五行的生克制化,第三个运用母子相及相乘相侮,这些基础非常熟悉后才能得心应手,五行学说在中医上应用的范围非常广泛,除了哲学的含义外,在临床当中还具有指导诊断,判断预测疾病的发展,转归,指导养生,治疗等。

 

1、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1)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

五行学说将人体的内脏分属于五行系统,用五行的特性来解释五藏的主要功能。不管是精气学说还是阴阳学说还是五行学说,任何一个学说都不能完全阐述人体的生理活动,它们是相互为用相互补充的。五行系统解释五脏的主要功能,有些功能用五行学说无法解释五行学说是采用取象比类法和间接推演法,在解释五脏的生理功能时也主要采用这两种方法用五脏的某些功能特点和五行的特性加以比较,把五藏及其相关组织的功能表现,分别归属于五行之中如肝,木曰曲直,主生发,恶抑郁喜条达肝的重要功能之一是疏泄气机,和木的曲直条达顺畅的特性接近,则规定肝的属性为木火炎热,心阳作用与火性接近,则规定心的五行属性为火。土厚德载物,生化万物,脾胃消化饮食,运送精微,营养全身,脾胃的五行属性为土。金收敛清洁清肃的,人体的肺和大肠皮毛也有保持人体洁净,清除废物,肺皮毛大肠的五行属性为金。水曰润下,有闭藏的特性,肾主水液,主封藏,肾的特性与水接近,则规定肾在五行属性为水。

(2)说明脏腑间的相互关系和人体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中医学运用五行的相生相克及制化的关系来说明五脏系统之间的相互协同相互制约,从而进一步阐释人体之间整体的联系。

五藏间相互协同的关系,如:木同火的关系,木(肝)生火(心)肝还主藏血肝除了主条达外疏泄气机外,肝还主藏血人卧则血归於肝肝对血液的调整就相关于自然界的水库不用时肝血储存收藏,当使用(运动)时,则血液从肝中调出来参与血液循环,肝完成辅助心脏血液循环的功能,这是木生火的关系,是协同协调的关系再如:金生水,金主肺,肺为华盖,对水液的调整,肺如雾之灌肺为水之上源肺协同肾完成水液代谢。用水生木的关系解释肾精化生阴血,滋养肝的功能等。

用五行的相克说明五藏间的制约关系失去制约就会造成某一脏腑功能偏亢如水克火,是制约关系,指肾水克制心火,防止心阳的偏亢木克土,出现脾胃气机的雍滞,要木去疏泄这个气机土克水脾主运化,其中重要的是对水的运化肾主水的功能减低,则出现水泛滥,则用脾土去克制肾水

五行学说说明人体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五行学说通过取类比像和间接的推演,把人的脏腑组织分归属五行之中,同时还将人体与自然界的相关事物和现象进行了比较,这种比较和归属就把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解释的比较完整,反映了人体与自然的统一性和协调性例如:肝应东方,主春,主风春天的气候温和,万事万物处于生机勃勃的状态,这种状态和人的肝气相应,把人的肝的系统与春生风木之气联系在一起

2、解释五藏系统疾病的传变规律

五藏系统在生理上的联系就决定了五藏系统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传变)这个病理上的传变可以用五行的相乘相侮相及来解释

母子相及的病理传变指五脏相生的关系遭到破坏后所导致的病态现象: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

母病及子指疾病从母藏波及到子藏的传变临床中:平素脾胃功能不好,有胃脘胀痛,不欲饮食,腹泻等这种人时间长后出现抵抗力底下,爱感冒,土(母)病及金(子)出现了肺金的不足。

子病及母指疾病从子藏波及到母藏的传变,又叫子病累母子盗母气临床中:如:肝病时间长后,久病穷肾,波及到肾肝病久后出现头晕耳鸣,腰酸腿沉,夜梦多,女性月经不调或男性梦遗,都是肾虚的表现这种情况叫子病及母

相乘相侮都是五行间相克关系失常后所导致的病态现象:相乘和相侮。

相乘指疾病从所不胜之藏波及到所胜之藏的传变如肝病患者:口苦,黄疸,胸胁疼痛等,在这基础上又出现不欲饮食,呕吐,腹满不适等脾胃失健的症状这是肝木乘脾土的相乘的病理传变过程

相侮指从所胜之藏波及到所不胜之藏的传变相侮临床中有时叫反克,反侮相侮和相克的关系方向是不一致的如:一个肺病患者,咳嗽,气喘,时间长后,出现心悸,面色舌色青紫等心病症状就是肺金反侮心火的病理传变过程慢性气管炎病人,在深秋初冬季节,该类病人的呼吸过程非常特殊,张口抬肩,不能平卧出现面色青紫,手脚都是青紫的,肺心病。

五藏之间的疾病是可以相互传变的任何一藏得病都不是孤立的,可能波及到其他四藏,任何一脏都可感受其他四脏的病理影响而发病。刚才讲的母病及子,子病及母,相乘相侮是中医学中比较典型的例证,在临床中有些疾病的传变不是遵循五行的传变规律的,这点非常重要,要结合实际情况,病症的具体特点和病人自身的体质因素等进行全面的分析,把握不同的疾病传遍规律而不能只限于五行的传遍规律。

3、指导五藏系统疾病的诊断


中医对于疾病的诊断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来完成的四诊的基础是认为人体是有机的整体有诸内必形于诸外。我们中医通过四诊收集病人异常的征象,运用五行学说的相关理论加以分析,作为诊断内脏病变的主要依据之一五行学说并不能完全解释人体的生理和病理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精气学说都是诊断病症的依据,没有任何一种依据是唯一的依据,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相互印证,相互结合。六经辨证、八纲辩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都是诊断疾病的依据之一。一个成熟的中医,都应该熟悉的应用这些辩证法而不是只熟悉一种辩证法

五行学说依据五行归类的原则,对病人所表现出的五色,自觉五味(如感觉口木,口苦,口甜等)五脉等征象进行疾病的五藏定位。比如病人有:口苦、心烦、面红赤、脉洪数,定位在心心火亢盛再如:病人感觉泛酸、面偏青、脉弦定位在肝

对传变趋势的判断根据五行生克学说,从五行属性判断疾病的传变趋势。比如:一个脾虚的病人,面色黄,食欲不振,胃部嘈杂,应该面色发黄,如果出现青色,提示肝木克脾土,脉沉细弦。再如:肺阴不足,见赤色,见心脉,火乘金,心病传肺。

推测疾病预后,运用五行的生克制化从色脉之间推测疾病预后的原则:见其色而不见其脉,反得其相胜之脉,提示疾病加重得其相生之脉,则病向好的方向发展

4指导五藏系统疾病的治疗

指导五藏系统疾病的治疗体现在控制疾病的传变,确定治疗原则,指导脏腑用药,以及针刺取穴等方面。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通常都是一脏有病,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其他四脏,所以在治疗时,除去针对生病的脏之外,还应该考虑其他相关四脏,此时应用五行生克乘侮的学说,采取相应的阻断措施以控制疾病的传变,防止因为病情的传变而使病情加重。如:《金贵》的《藏府经络先後病脉证第一》,“见肝病当知肝病传脾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肝病不仅是从相克的关系去传变(肝木克脾土)的,还通过相生的关系影响到心和肾还可以通过乘侮的关系波及到脾(相乘)和肺(相侮)五藏中任何一个病都不是单独的,都会通过不同途径影响到其他四脏,中医在对一脏病变的传遍的解释是非常完备的,体现了中医的人是一个整体的重要观念具体处理肝病的病人时,发生乘脾和侮肺时肝气偏盛的,在没发生乘脾和侮肺之前就采用措施消除偏胜的肝木;在还没出现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时,对心肾也采取措施,以防止其波及到心肾运用五行学说分析五藏关系,在确立具体的治疗原则时,应注意以下两个内容:

(1)应用五行相生指导治疗

主要是针对五藏间属于母子两藏失常的病症,母子之间两脏失常主要分为虚证和实证。治疗原则是:“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如肝阴虚的病人,通过补肾阴(水),水生木,子虚补其母,达到生肝木的目的实则泻其子:肝火旺盛,泻(清)心火的方法达到清除肝火的目的

(2)应用五行相克学说指导治疗

主要针对五藏间属于相克关系失常的病症包括相乘相侮出现相乘或相侮是因为一方的太盛或一方的太弱治疗原则:抑制太强的一方,扶植虚弱的一方才能恢复到正常的相克关系简称:抑强扶弱如:肝气太盛,出现肝木乘脾土治疗时要用疏肝泻肝的方法,抑制强的一方;同时再采用健脾补脾的办法,辅助弱的一方,这样就使肝脾恢复正常的相克关系针对具体病情,还可以根据五行学说,制定出具体的方法

(3)虚则补其母的原则下常用的方法

1,滋水涵木法子病及母,肝病(肝阴虚)就补肾阴,通过滋养肾阴以达到滋养肝阴的目的,适用於肝阳上亢和肝肾阴虚证
2,培土制水法:是健运脾土以补益肺金的方法,适用于肺脾气虚证
3,金水相生法:是滋肺养肾的方法适用于肺肾阴虚证

(4)抑强扶弱原则下常用的方法

1,抑木扶土法:又名,疏肝健脾法,疏肝和胃法适用于肝旺脾虚或肝气犯胃证因为肝旺或脾虚,才会出现肝木乘脾土,才抑木扶土
2,佐金平木法:适用于肝旺生热,热灼肺金的肝火犯肺证,采用清肝火以除肺热的方法
3,泻南补北法:在五行归属上,南心火,北肾水适用於心火旺盛肾阴虚证,方法就是清心火滋肾阴

(5)药物归属

五行学说在指导针灸的取穴方面也有非常实际的作用在五脏,五官,药物,五色等的归属上也有非常实用的具体方法

根据同气相求的学说,同一行的具有某种色味的药物常常与同一行的脏腑组织存在着某种亲和,并能调整该行脏腑组织的功能失调状态

色青味酸的属木归经并作用于肝的系统如:白芍,吴茱萸,酸枣仁,乌梅,木瓜等入肝滋养肝血色赤味苦的药物属火,归经并作用于心的系统如:朱砂,神木,都是红色,归心经,能养血安神当归属焦苦是入心养心血色黄味甘的药物属土归经并作用于脾胃系统如:白术,黄芪都是健胃补脾的。色白味辛的药物属于金归经并作用于肺系统如:生石膏,清肺泻热的。色黑味咸的药物属水,归经并作用于肾系统,如:生地,熟地,黑芝麻,滋养肾阴的。

第五讲:构建中医的三大哲学基础精气学说

一、精气学说的起源


精气学说后世医家重视的不多,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对世界的认识上,世界的起源来自神话传说。天地没有形成的混沌状态,或者理解为太极的状态,在这个时期神话人物盘古,毛泽东的诗词也有“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盘古生活在混沌之中,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盘古手持巨斧把混沌(一气)一劈为二:清阳上升为天,浊阴下降为地。此後天日长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也就日长一丈。终因衰竭盘古那伟岸的身躯化为了山川河流大地。他的身躯化为大地,头化为东岳泰山,五岳就是盘古的头手足化的,汗毛化为植被树木花草,腹部化为中原大地, 过去皇帝登基后到东岳泰山去祭奠,其中一个意思是泰山在东,应春之生发,掌握国家的升发,另一个意思是拜创造人类的始祖,因为盘古的头化做东岳泰山,拜头不拜手足,所以古代皇帝要去祭拜东岳泰山。

从这个意思上说,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对世界构成的认识上就确定了气一元论,世界所有物质的东西都是气的具体的不同的表现形式。不只医家包括其他的儒家道家等谁也没违背气一元论的观点,这个观点最直接最突出的代表是:认为物质世界的一切活动都是气的活动形式。关于这种气在《黄帝内经》上面,有很多篇幅其实都在强调,虽然有时是在讲气的具体征象。

二、精气学说的定义及和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之间的关系

精气学说和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三个哲学体系虽然各有特点,但紧密相连,不可分割。阴阳讲的就是阴气和阳气,在天之气风寒暑湿燥火,在地之气金木水火土,在人之气更多三阴三阳,脏腑之气肝气脾气胃气等等。

精气学说定义:运用气的升降出入的运动规律以及气的聚合与弭散,揭示物质间的相互存在状态和相互联系,从而肯定了物质世界的同一性。

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就是气,万物源于气,这种气又分为阴气和阳气,它揭示了阴阳学说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阴阳学说是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研究精气内部对立双方的运动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变化的机制,研究相关事物或同一事物内部阴阳双方的交感互藏、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和相互转化的关系,这是精气学说和阴阳学说之间的关系。

气的聚合和弥散体现在精气学说和五行学说的关系上。气聚合而成的不同物质各有不同的本质属性可归纳为木火土金水五行。五行学说以五为基数来解释事物之间生克制化的关系,解释了宇宙万物的整体性,也解释了相对复杂的事物之间广泛的联系。

五行中的每一行中的具体的物质都是由气构成的,事物相互之间或同一事物内部也都存在对立统一的阴阳的两方面。因此我们说三大哲学基础是融为一体的,奠定中医最基础的最根基的东西还是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认识研究精气学说的具体方法。在对物质世界来源的认识方面,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从属于精气学说的。对于精气,我们是“日用而不知”,一般人还不能把它上升到比较高的层次去认识,我们说“人活一口气”,正常状态下我们意识不到,我们就是活在呼吸之间,呼吸就是气的具体的应用形式。

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当中具体是如何运用的?

精气学说体现在阴阳和五行对人体的解释上,《内经》以后具体讲精气的不多。后世医家讲人的精气神,他们在中医上代表三种不同的状态,这里的精气与我们现在所说的精气不是一个概念,是精气学说运用到中医上以后具体的一个表现,就是人体的精气神,这是我们现代中医讲的精气神。现代中医在气的层面上细化了,细化到气血津液,其中有一种辨证方法就是气血津液辩证,这种气和血是相对狭窄的特定的有所指的,它和精气学说中的精气的概念的内涵范畴不一致。中医的教材中的气是具体有所指的,不是精气学说的气。

1、什么叫做气

在《黄帝内经》的《六节脏象论》中非常明确的提出:“帝曰:余已闻六六九九之会也,夫子言积气盈闰,愿闻何谓气。请夫子发蒙解惑焉。岐伯曰:此上帝所秘,先师传之也。帝曰:请遂闻之。岐伯曰: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端,候亦同法”。“五日谓之候”,有的学者这样认为:事物有没有变化需要五天才能看到,五天之后变化明显。“三候谓之气”,15天为一气,这个气又是二十四节气的“气”,我们中国是封建的农业大国,对农业非常重视,24节气用于种地非常精确。六气谓之时,90天为一个时,时就是春夏秋冬四时。四时谓之岁,四个季节叫一岁。这是内经上关于气的定义。

同时关于气的解释,《内经》上的《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还提到:“帝曰:地之为下否乎?岐伯曰: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者也。帝曰:冯乎?岐伯曰:大气举之也”。在两千多年之前古人是通过什么手段观察到地悬于空中,地在人的下面,地在太虚之中,无所依托,地凭什么在太虚中飘浮着,只有依靠大气的托举才能悬浮在太虚中而不坠落,每次读到这,都觉得不可思议,对古人的智慧见解佩服的五体投地。古人经过长期的多少代人的坚持不懈的持之以恒的对自然界的观察,总结凝练出这些东西。

接着阐述了六气:“燥以干之(燥气使它干燥,故燥盛则地干),暑以蒸之(暑气使它蒸发,故暑盛则地热),风以动之(风气使它运动,故风盛则地动),湿以润之(湿气使它滋润,故湿盛则地泥),寒以坚之(寒气使它凝固,故寒盛则地裂),火以温之(火气使它温暖,故火盛则地固)。故风寒在下(寒水在下,而风又从水中生,故风寒在下),燥热在上(燥为金气,热为太阳之水,故燥热在上),湿气在中(湿为土气,土位中央,故湿气在中),火游行其间(火为太阳之元阳,故游行于天地上下之间),寒暑六入,故令虚而生化也”。这段话把气在天是什么?在地是什么?在人是什么?做了具体的规定。关于气的运化,《内经》上讲运气的七篇大论作了详细阐述。

由于在后世医家中精气学说的缺乏,我们只用了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具体的方法,欠缺了精气学说做为一个统帅,因此我们现在的中医学说都是着眼于具体的气血阴阳五行的层面,缺乏了通观全局的角度,我们现在侧重于什么病如何辨病,或者干脆跟在西医后面不辨病了,这样的中医不会有太大的出息。我们中医除了能够辨病治病指导人们养生外,还应该提高到精气学说的层面去。

2、关于猝死的问题

在我们周围经常出现猝死的问题,包括那些社会精英,猝死西医是没有办法的,做体检西医的检查指标是看不出来的。但中医是有办法的,办法就是关注精气。

清代医家喻嘉言在《医门法律》有一条“一明胸中大气之法”的“大气论”:
“喻昌曰:天积气耳,地积形耳,人气以成形耳。惟气以成形,气聚则形存,气散则形亡。气之关于形也,岂不巨哉? 然而身形之中,有营气、有卫气、有宗气、有脏腑之气、有经络之气,各为区分。其所以统摄营卫、脏腑、经络,而令充周无间,环流不息,通体节节皆灵者,全赖胸中大气,为之主持。大气之说,《内经》尝一言之,黄帝问地之为下否乎? 岐伯曰: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者也。曰:冯乎,曰:大气举之也。可见太虚寥廓而其气充周磅因礡,足以包举地之积形而四虚无着,然后寒、暑、燥、湿、风、火之气,六入地中而生其化。设非大气足以苞地于无外,地之震崩坠陷,且不可言。胡以巍然中处而永生其化耶?人身亦然,五脏六腑,大经小络,昼夜循环不息,必赖胸中大气,斡旋其间。 大气一衰,则出入废,升降息,神机化灭,气立孤危矣。如之何其可哉,《金匮》亦常一言之,曰:营卫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见营卫两不和谐,气即痹而难通。必先令营卫相得,其气并行不悖,后乃俟胸中大气一转,其久病驳劣之气始散。然则大气之关于病机若此,后人不一表章,非缺典乎?或谓大气即膻中之气,所以膻中为心,主宣布政令,臣使之官。然而参之天运膻中臣使,但可尽寒暑燥湿风火六入之职,必如太虚中,空洞沕穆,无可名象,包举地形,永奠厥中,始为大气。膻中既为臣使之官,有其职位矣,是未可言大气也。或谓大气即宗气之别名,宗者尊也主也,十二经脉,奉之为尊主也。讵知宗气与营气、卫气,分为三隧,既有隧之可言,即同六入地中之气,而非空洞无着之比矣。膻中之诊,即心包络。宗气之诊在左乳下,原不与大气混诊也。然则大气于何而诊之?《内经》明明指出,而读者不察耳。其谓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者,正其诊也。肺主一身之气,而治节行焉。胸中包举肺气于无外,故分其诊于右寸主气之天部耳。《金匮》独窥其微,举胸痹心痛短气,总发其义于一门。有谓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形容水饮久积胸中不散,伤其氤氲之气,乃至心下坚大如盘,遮蔽大气不得透过,只从旁边辘转,如旋杯之状,正举空洞之位水饮占据为言。其用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以通胸中阳气者,阳主开,阳盛则有开无塞,而水饮之阴可见耳。其治胸痹心痛诸方,率以薤白白酒为君,亦通阳之义也。若胸中之阳不亏,可损其有余,则用枳朮汤足矣。用枳必与术各半,可过损乎?识此以治胸中之病,宁不思过半乎?人身神藏五,形藏四,合为九藏,而胸中居一焉。胸中虽不藏神,反为五神之主,孟子之善养浩然,原思之歌声若出金石,其得全于天,不受人损为何如。今人多暴其气而罔顾,迨病成,复损其气以求理。如本草云枳壳损胸中至高之气,亦有明言,何乃恣行无忌耶?总由未识胸中为生死第一关耳。特于辨息之余,补大气论以明之”。

喻嘉言这一段讲的是胸中大气的作用和脉诊所在部位,还灌输了这样一种思想:物质世界的一切运动形式都是气的运动状态的外在表现,这种精气学说运用到人体上,五脏六腑也都是气的运动形式。当正气在时胸中大气是正气,当正气受到损伤时,损伤的部位是空虚的,这种虚填充的是邪气。人体的各个脏腑,当受到损伤后,正气受损就有邪气来填充它,喻嘉言举了《金匮》的《胸痹心痛短气》,心气正气受损后,受损的部位被水饮占据。我们还可以体会到右寸侯肺(胸中之大气),左寸侯心(也侯胸中之大气,还有心气),胸中大气由心气和肺气共同所主。理解了喻嘉言所说的双寸共主胸中之大气,我们作为中医在关于猝死的解释上就有理可依了。在接诊病人后,从脉上就可以去解释有无猝死的风险,风险取决于双寸脉的具体表现,在多年临床观察中 ,在预测猝死的风险上左寸(心脉)重于右寸,是以左寸为主的 。出现什么样的脉象会有猝死的风险呢,肯定是不足之脉,首先是正气不足邪气才可能去侵犯,这种不足之脉就是沉弦细微浮等阴脉,再有水饮痰饮就比较危险了。分析有无猝死风险的最终目的是调整,避免出现猝死。首先分析是否有这种风险,根据什么说没有任何风险,依据也是双寸的脉象,简单说是依据双寸脉像,大的说是依据精气学说。

四、答疑

1、一脏有病其他脏也受影响,(母子相及)与(乘侮)以哪个为主?

传与不传,取决于双方势力对比。

2、风险在于双寸脉,寸脉是沉取么?

阴脉沉取的多,比如沉取不是弦细脉的条件,濡脉肯定不是沉取,它是浮细。双寸如果出现洪大有时也危险的 ,特别是长期患病等人 ,出现这样的脉可能是虚阳浮越,即将阴阳离绝,阳脱于上。

3、什么是来复?金克木,火气一定来复吗?

来复的概念是在运气学中特指的 ,秋天的肃杀之气出现在春季,这时金克木,只要出现胜气,必然会出现复气,到了秋天反而造成自己本位的气虚,就为复气的出现提供条件。

4、脂肪是能量的储存形式吗?

中医认为能量藏于肾间。人体的三大营养物质:糖、脂肪、蛋白质。谷物米面其中主要成分是糖;脂肪基本是油,谷物中也含一定量的脂肪;蛋白质瘦肉鱼蛋等中含的 比较高。三大营养物质在 体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比如素食者,摄入的脂肪蛋白质不多,主要是糖,他本身的 脂肪蛋白质是不够的,是靠糖转化为脂肪和蛋白质。饮食进入人体后经过消化变成血糖进入血液,这些血糖一部分参与人体的新陈代谢,另一部人在肝脏中变成糖元,这种糖元没有活性,是在肝脏中储存着的,不被人体利用 。糖元储存到一定程度时就开始转化了,重体力劳动者转化为蛋白质的机会多 ,形成肌肉,非体力劳动者糖元转化为脂肪,一部人脂肪填充在肝脏中的血窦,造成血窦容量减少,叫脂肪肝,一部分储存在皮下造成肥胖。脂肪中存放能量的说法不全对 ,但是的确也储存了一定的能量,慢性消耗性病人,胖人能支撑的时间就长。身体供糖不足时首先动员脂肪,然后才是动员蛋白质(肌肉),还原成糖参与代谢。中医不用能量这个词,中医用精,肾储存最多,任何一个脏腑都储存精。


来源http://www./forum/thread-62910-2-1.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