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节生姜| 保健品,悠着吃

 培训班背包 2017-04-11
顶尖名校博士,讲解靠谱健康知识

健康君说
常常有读者在后台问我们:“××保健品靠谱吗,能吃吗?”、“××能治××病吗?”……

今天推送一节生姜科普书《吃什么呢?——舌尖上的思考》中几篇关于保健品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也希望大家在选择保健品时能够做到,“想想再吃”。

如果大家关于保健品有任何问题,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会尽可能回答您的提问。但鉴于保健品产品五花八门,有些我们确实没见过也没听说过,所谓“有效成份”可能也是闻所未闻,就只能对提问的读者说声“抱歉”。

作者简介
张洪涛,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病理及实验医学系研究助理教授,研究领域为癌症和细胞免疫炎症的分子机理及药物研发。笔名“一节生姜”,著有科普读物《吃什么呢?——舌尖上的思考》。

维谁的生素?
关键词:维生素、重金属

维生素这名儿取得好!

虽不如仙草、仙丹有噱头,但是文字里却透出文化范儿,甚至科学范儿。成仙的人,都是听说过、没见过,仙草、仙丹的结果也太虚拟。而维生素这一名字,却和我们每个人现有的生命实实在在连在一起,让你忍不住联想,如果要是不去买点吃吃,生命是否会有大麻烦?

但是除了极特殊的情况,维生素的确不是药,本质上只是食品补充剂。这所有的维生素,都能通过合理的饮食,从食物中获得。只有在发现某些与缺乏维生素相关的症状时,才需要额外补充。但是,总有一些过分相信“科学”的人,会迷信和依赖性地补充各种维生素制剂。

维生素吃不对,不仅浪费钱,还会适得其反。美国中毒控制中心的统计,每年发生的与暴吃维生素有关的不良事件有7万起,其中导致严重后果甚至死亡的有50多起。

维生素里可能含有微量重金属的污染,如铅。关于维生素里的铅,FDA已经调查过,从维生素片剂里摄入的铅,少儿最多到2微克,孕妇最多9微克。与每天摄入铅的安全量(PTTI)相比(婴幼儿6微克,少儿15微克,孕妇25微克,成人75微克),应该是安全的。但是人每天从其他地方也会被动摄入铅,比如大米。如果用正确的方法检测,一般美国市场上的米中铅的含量最高可达17微克/公斤。光吃米饭,这铅的摄入量也没问题。但是如果吃含铅最高的大米,配上含铅最高的维生素,这安全的空间就越来越小了。

维生素这一家族因各色成员太多,其中有的成员会与患者服用的其他药物相互作用。比如维生素K1,就会抵消华法林的抗凝血、防血栓的作用。

还有对于癌症的预防,某些维生素可能还有不好的效果。有人研究维生素E对前列腺癌的影响,第一期追踪志愿者5年,做完发现吃维生素E并不能减少前列腺癌的发病率;第二期追踪志愿者7-12年,发现维生素E反而增加了大约20%的发病率  。

当然,作为食品补充剂,维生素总体上是相对安全的。但是最好的办法,是琢磨着怎么从饮食中补充。

文化是别人的,身体是自己的。


难得糊涂
关键词:关节炎、葡萄糖胺、软骨素

人上年纪了,什么毛病都会有。比如关节不太灵活。

其实这关节不太灵活也不算什么问题。问题是吃什么。

这问题难倒的不是上年纪的老人。老人如小孩,思想比较单纯,什么东西广告做得好,就买什么好了。

如果这东西周围有人在吃,甚至医生也推荐,那就更不用说了,吃。

有两个帮助关节的营养品,葡萄糖胺(glucosamine )和软骨素(chondroitin),已经流行了很多年了,很多人都说有用。

可是最近刚有统计分析报告出来,这个报告,总结了共10个临床实验,3800个膝盖和髋部的骨关节炎。和对照相比,葡萄糖胺和软骨素, 不管是单吃还是一快吃,都看不出对关节痛有什么更好的效果 。

据统计,全球2008年葡萄糖胺的销售是20亿美元,从2003 到2008年的增长率是60%。那么大的一个市场,不能眼看着毁在一篇论文上。

很快有人投稿指出那个分析报告的错误之处,包括论文的统计方法。最重要的一点,是那个分析把三个有效的临床实验和其他无效的结果混在一起,导致整体无效的结论 。这些实验不能混起来分析,是因为没有效果的都是非处方的葡萄糖胺,而有效的是高剂量的有着特殊配方的处方药硫化葡萄糖胺(glucosamine sulphate) ,  每天一片1500 毫克。

反对归反对,不过从科学的争辩中,还是能看出什么有效,什么无效。显然,两方都同意非处方的大家随便买的葡萄糖胺没有什么效果。

但是要把这个问题给家里的老人讲清楚,则不容易。这店里非处方的葡萄糖胺,虽然没有科学证据证明是有效的,但是可能有安慰剂的效果。如果和老人说白了,可就断了一条治疗的道路。老人如果觉得无药可救,背上思想包袱,反而有负面的效果。

也许只有继续吃。 所以这关节炎不是关节的病,是一个心病。

难得糊涂,也许就是解决心病的办法。


“吃胶原蛋白”能美容吗?
关键词:胶原蛋白、雌激素

胶原蛋白,这根本不是一个吃的问题,但是现在很多时候被搞成吃的问题了。

第一次听到用胶原蛋白来美容,直觉是有人在忽悠新型雪花膏。结果被告知是用来吃的,只好一笑而过。

大概只要读过高中的生物课程,就应该知道胃蛋白酶是用来做什么的。所有蛋白质,只要口服,都要在胃里降解掉,靠的就是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等等。这也就是为什么所有的蛋白药物,只有注射剂,没有口服剂。

而食物中的猪蹄、鱼、肉皮等,就含有大量的胶原蛋白。当然,你或许已经被警告,这些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同时也有大量的脂肪,对人体不健康。好吧,那只有吃提纯出的胶原蛋白。

或许你还被警告过,只能买小分子的胶原蛋白,因为大分子的人体吸收不了。你只要记住,吃进去的蛋白,不管大小,只要有那些蛋白酶存在,就统统降解。如果你的胃连这点事都做不了,那麻烦就大了。

你吃完蛋白所能补的,也就是氨基酸。人体每天从食物里获取蛋白质的需求量约为50 克。如果你的饮食正常,那氨基酸是不会缺少的。 素食者的食物中虽然没有动物蛋白,却也可以有大豆、豆腐等富含植物蛋白的食物。如果你的食物成分里蛋白远远不够,口服胶原蛋白可以有一些帮助,但是也只能提供人体每天所需的10%左右的蛋白。改变你的饮食习惯,应该更有效。

况且市场上的口服胶原蛋白,到底是不是来自胶原蛋白都有疑问。羟脯氨酸是胶原蛋白的组成成分,占其氨基酸总量的6-12%,算是这个蛋白的一个特征。但是很多口服“胶原蛋白”的产品里都检测不到太多的羟脯氨酸。

现在没有任何数据说明,有多少比例的小分子的胶原蛋白,或称胶原蛋白肽,能够避免降解成氨基酸而进入人体内循环。要有,这个比例很少;即便进入,那么大小的肽,一般说来半衰期是以分钟记的;即便能存在久一点,要把那些肽像乐高玩具一样搭成大分子的胶原蛋白,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我还真担心有人吃了胶原蛋白,有大量的蛋白进入内循环。有一个关节炎的动物模型,就是给动物注射胶原蛋白,而引发了疾病。

但是确实有人说吃了胶原蛋白后,皮肤变好了。有明白人指出,那是因为里面混了植物性的雌激素,比如大豆里的异黄酮。

雌激素治疗,在美国是一个比较常规补充妇女缺少激素的方法。美国外斯公司生产的补人马蕊,英文名Premarin, 药如其名,来源就是怀孕母马的尿液(Pregnant mares’ urine), 主要成分就是雌激素。2010年,补人马蕊的总销售额是2.6亿美元,90%来自美国市场。由于雌激素涉嫌一些癌症的发生,生产补人马蕊的公司也被很多官司缠绕。在鼎盛时期,补人马蕊的年总销售额据称有10亿美元。

适当地在食物中补一些植物性的雌激素,应该还是很安全的。当然,如果家族中有乳腺癌的危险,则应该注意避免。

至于吃胶原蛋白的美容剂,就是烧钱。烧的不是纸钱,是真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预告
一节生姜老师本周日将开设有关乳腺癌话题的在线讲座,有兴趣的读者请于5月27日也就是本周五之前在线报名,具体方法请点击文章左下角阅读全文



本文节选自作者科普书《吃什么呢?——舌尖上的思考》(漓江出版社2014年8月)
健康君编辑 | miffyyz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