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中国,有一种独特的味道叫陕北

 [南国风] 2017-04-11

许多人认为,驱车几百公里上陕北,为的就是感受气势磅礴的高原与淳朴实在情感,除此之外似乎没有哪个概括性的词汇能更精辟地总结陕北特点了。

的确,“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天”,何况这一跑就是几百公里出去,即便是由延安到榆林,品味到的陕北风物也会大相径庭。

陕北人咋样?

陕北汉子

陕北人是一群“自然之子”。他们朴实敦厚,性情豪放,大碗喝酒大碗吃肉,浑身漾溢着阳刚之气。

在战争年代,陕北人会凭着这种豪气,揭竿而起,金戈铁马驰骋于沙场,杨家将、李自成、张献忠、刘志丹,莫不如此。

正如林语堂所说:“他们没有丧失自己种族的活力,他们致使中国产生一代又一代的割据王国。

陕北女子

陕北女子更是百里挑一的俊俏。她们身材高挑,面若桃花,肤色白里透红。特别是米脂,自古以来就盛产美女,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貂禅,就出生在这里。


陕北红军天下扬



陕北人民在这土地上面朝黄土背朝天,他们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北地区建立的一支工农武装部队。其主力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第二十七军。

最早始于1927年10月12日,由共产党员唐澍(唐东源)、李象九、谢子长(谢浩如)、白明善(白乐亭)等以党组织掌握的陕北军阀井岳秀部第十一旅第三营为主力,联络其他几个连的千余官兵在陕西省清涧县发起的清涧县起义,打响了西北地区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陕北红军


陕北歌咋唱? 


陕北人民在这土地上面朝黄土背朝天,他们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聪明和智慧,流传下了一首首原汁原味、生动形象、优美动听的陕北民间歌谣。

它包罗万象,无处不在。使之成为陕北民间社会的“生活文化”,释放出如此巨大的魅力磁场,成为各类民间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和依托。

劳动号子

劳动号子包括打夯歌、打硪歌、采石歌、吆牛歌、打场歌。

信天游

信天游分为高腔和平腔。

小调

陕北民间小调一般指流行于陕北城镇集市的民间歌舞小曲。经过历代的流传,在艺术上经过较多的加工,具有结构均衡、节奏规整、曲调细腻、婉柔等特点。

陕北饭咋吃? 

子长煎饼

由精制荞麦糁加工而成,可与豆腐干、热豆腐、各种炒菜相配。食用方法多样,凉爽味鲜,一年四季均可食用。最好即做即食,这样口感最佳。子长煎饼在陕北地区久负盛名。

羊肉面

陕西人爱吃面,不过并不是南北的陕西人都吃一种面,除了关中人爱吃的臊子面、油泼面、摆汤面等,陕北人最爱的就是这羊肉面了。

碗砣

碗砣是陕北有名特色小吃,深受当地人民喜爱。碗砣由石勒发明于西晋初年,可冷食或者热食,有冷调、热炒两种食用方法。

洋芋擦擦

洋芋即土豆,陕西境内多把土豆称作“洋芋”。把洋芋用擦子擦成寸长的薄片,拌入花椒、葱丝、姜粉、盐未等,同面粉搅匀,上锅蒸熟。食用时盛入大碗,调入蒜泥、辣子面、酱、醋和葱炝清油等;或者入锅爆炒。味道酥绵可口。

麻叶

麻叶和面豆的上市时间是一样的,口味与面豆不同的是它是在特制的面饼里添加了看得见的大量的芝麻,香酥爽口。

油旋旋

油旋旋饼色泽金黄,筋而酥软,味香可口。

延安羊蹄

在延安,天南海北的游客,只要对吃有所喜好,一定会打探到这个名叫“二道街”的地方。在二道街,一排排摊位足以令你眼花缭乱,但你绝对不能错过麻辣羊蹄。

油馍馍

油馍馍是陕北人最喜爱的食品之一,常用于婚宴,过年等场合。陕西油馍馍于2013年6月被录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果馅

果馅是一种有馅的饼,馅是用陕北著名的滩枣制成,酥香甘甜,非常可口。品种有枣果馅、糖果馅、豆沙果馅等。

摊黄儿

米黄,又叫摊黄,也叫摊馍馍,多种叫法。每年到冬季,这个必定是陕北人家家户户必制作的美食之一。利用陕北天然的冷冻天气,产品冻的硬梆梆的,待吃的时候在锅内蒸一下,夹菜或者直接吃都非常美味。

陕北


也许正是因为如此,陕北这片黄土地上产生了高亢悠扬的信天游,古朴典雅的剪纸,苍凉缠绵的唢呐,粗旷豪放的腰鼓。这也许就是对生离死别、大喜大悲的人生一种写意的诠释。

来源:子长在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