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致良知:王阳明心学的核心学说

 吴岳兵 2017-04-12

   在王阳明看来,致良知说是千古圣贤相传的一点真骨血 ,譬之如行舟得舵,平澜浅濑无不如意,虽遇颠风逆浪,舵柄在手,可免没溺之患。

    王阳明的致良知说,从理论上来讲:既可以上溯到孟子的“良知良能”,又可以从《大学》中找到直接的来源,可以说是《孟子》的“良知”与《大学》的“致知”的观点的结合。
  所谓“良知”,按照孟子的说法,是“不虑而知”, “不学而能”的先验的道德理念。而王守仁的所谓“致良知”则是心之本体,也就是天地万物的最高本体。关于“致知”,《大学》云:古之圣贤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里的几个环节被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这是指人的内在修养,它的归结点在于修身;一是以修身为起点,而后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两大部分实质上是对儒家“内圣外王”思想的具体展开。这是一个圣贤成长的八大步骤。

  首先王阳明先生对“格”字进行了新的理解。一般的学者,以“正”字解释“格”,而王阳明却认为“格”的意思是“正”。他以《尚书》“格其非心”为论据,说: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

    由此来看“格物”便成为“正物”,王阳明认为: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故格物者,格其心之物也,格其意之物也,格其知之物也。

  王阳明这样说:“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谓之物。他还说:“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人爱物,即仁人爱物便是一物;意在于视听言动,即视听言动便是一物。所以某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

  意念所及之处,外物才与人发生联系,从而产生对于人才有的存在意义。王阳明所说的“物”是由“心”而生的。意即是物,物即是事,事要知,知即行,于是,身、心、意、知、物便在心的基础上成为统一体,《大学》的“致知在格物”也就变成为“致知在诚意” 了。王阳明说:《中庸》言:不诚无物。

   在着重解释过“格物”之后,王阳明又发挥了《孟子》的“良知”说,把“良知”与“天理”等同,进而提高到本体的地位。朱熹说“心之本体是天理”;王守仁则认为“心之本体是良知”。朱熹承认良知人人有,但没有把它看作心之本体,也没有说成天地万物的主宰。而王守仁第一次把良知提高到本体地位,这在心学发展中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在《孟子》中, “良知”被看作心的本体,并且先验地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人之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比如: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也;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王阳明发挥了孟子的理论,使其升华到一定层次。王阳明认为,正因为良知是本体,所以它能够造化天地,它就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皆从此出,真是与物无对。
  王阳明这种以我之心为主体的思想,把从孟子到朱熹、陆九渊以来的心学思想送至云端,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在王阳明看来,良知既然是先验地存在于人心之中的,那么人们只要重新显现它就可以达到彰显天地万物的目的,而不必要从外界寻找力量。他说:圣人只是顺其良知之发用,天地万物,俱在我良知的发用流行中,何尝又有一物,超乎良知之外?当然,王阳明认为良知是心的本体,然而他并不否认感觉器官的作用,他认为二者是体用的关系。良知不由见闻而有,而见闻莫非良知之用;故良知不滞于见闻,而亦不离于见闻。从一定意义上说,王阳明所谓良知又是善恶是非的标准,或真理的标准。
  他说, 良知人人固有,那么是非之心也是人人皆有。虽然人人皆有,但又有一个普遍的标准,天下只有一个是非。王阳明说: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世之君子惟务致其良知,则自能公是非同好恶,视人犹己,视国犹家,而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求天下无治,不可得矣。

  在王阳明看来,是非之心即是良知,下分圣愚,人人同有。只是圣人没有气质之蔽,是“心与理一” ,而众人由于障蔽的掩盖,故 “心与理二”。人人有是非之心,则人人有良知。王阳明提出“满街是圣人”,人人胸中各有个圣人。正因为如此,人们才能知道何者为圣人?
  自己良知原与圣人一般!若体悟到自己良知明白,即圣人气象,不在圣人而在我矣!圣人就在自己心里,因此,只要认得自家良知,我就是圣人,何必向身外求圣人?

  在体悟了《大学》的“致知”和发挥了《孟子》的“良知”以后,王阳明就提出了溶二者为一体的“致良知”说。
   根据王阳明对良知所进行的解释,也即良知是先验地存在于人的心中的观点,就很自然地可以得出认识良知就是认识自己的结论。致良知,就是认识良知,也就是认识自己。

  而从实践上来讲: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是在平定了明正德年间王朱宸濠的叛乱之后,因为朱宸濠要王阳明安葬自己妃子娄氏而发。娄氏曾极力劝阻朱宸濠不要谋反,宁王没有听从,最后发自内心的良知,也就是说即使这样谋反朝廷的宁王恶人,他还是有内在的良知的。并不是像有的学者那样认为是在对朱熹的“格物致知 ”进行了批判之后形成的。在贵州龙场悟道的时候,王阳明就从梦中惊醒,大呼:圣人之道,人人具足,不假外求。也就是说,人人具有圣人的智慧气象,不需要向外追求,这样的“良知论”就与朱熹的在外求“格物致知”有了本质区别。  

    朱熹既主张向事事物物穷理,又主张推致吾心之知。王阳明把这种内外并用的方法改变为专求于内的方法,

  按照王阳明的心学,吾心之良知,当下自足,不假外求,如果向事事物物穷理,岂不是承认心外有物,心外有理?王阳明认为朱熹格物穷理的根本错误在于“析心与理为二”。

   王阳明认为,朱熹的格物穷理,是承认心外有理,心外有物;而按照良知说,无论是孝亲之理,还是恻隐之理,既不在事亲之上,也不在孺子身上,而在于自己心中原有的天理和良知。万事万物莫不如。

  “天理”是北宋以来理学家讲论最多的论题,也是他们作为人格理想追求的最高目标。一般来说,“天理”是指“仁义礼智”四个方面的内容。理学的基本特点是以哲学论证伦理学,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朱熹的理学,还是阳明的心学,都可以看作是伦理本体论。    王阳明根据这个思路,把“良知”推而衍之,使之具体化为孝、悌、忠、信、五伦百行的伦理规范。他说: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故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恒以事亲便是孝,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从兄便是悌,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事君便是忠。

  王阳明认为,虽然良知、天理人人具有,但又不能不昏蔽于物欲,故须学以去其蔽。物欲就是人欲,格物去蔽,就是去掉物欲,消除人欲。只有如此,才能扩充心中天理。学问的根本目的不过是去此心人欲之杂,存吾心之天理而已。如果能像圣人那样,纯乎天理,那么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
  人到纯乎天理方是圣,金到足色方是精。 在王阳明看来,去掉人欲就像炼金一样,应尽量去掉有损成色的部分,才能使之接近足色。他说: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脱洒,何等简易!

  如何消除人欲,王阳明提出“动”和“静”两种方法。他说:“ 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 所谓 静时的功夫,是指“反身而诚”的直观内省,自明本心的本体证悟功夫。王阳明认为,人心之本体原本如水如镜,由于私欲的污染而变得污浊,只要复得本体明净,就能展现心中的天理,成圣作圣。他说:君子之学,以明其心。其心本无昧也,而欲为之蔽,习为之害,故去蔽与害而明复,非自外得也。心犹水也,污入之而流浊;犹鉴也,垢积之而光昧。如果能做到心之镜明水净,就能随感而应,无物不照,使自己的言听视动都成为天理的表现。

    在王阳明看来,复明人的良知本体的最简捷的办法,就是静坐息虑, 久久自然有得力处。他说: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静坐息虑。久之,俟其心意稍定,只悬空静守,如槁木死灰,亦无用,须教他省察克治。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不可姑容,与它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它出路,方是真实用功,方能扫除廓清。到得无私可克,自有端拱时在。虽曰何思何虑,非初学时事。初学必须思(诚),省察克治即是思诚,只思一个天理,到得天理纯金,便是何思何虑矣。王阳明在这里非常详细地论述了“去人欲的静”的方法。通过这样的论述,原来形而上的心本体论就下落为具体的道德修养实践。本体论转为伦理学,哲学变成行为论,在这样的思想路线下,王阳明的学说得到了极大的扩充。
  如果说所谓“无事时省察”是用加强内心修养的方法去体认天理,是静的功夫,那么“有事时存养”则是要求在为人处世的一切领域贯彻道德修养,即“动”的功夫。王阳明是这样概括“静与动”。他说:存养是无事时省察,省察是有事时存养。

    关于“动”的功夫,王阳明强调:要在事上磨炼,要在日用事为间体究践履等等。王阳明认为,人的良知是在人的日常行为中显现的,换句话说,人的日常行为都是良知的表现。凡多闻多见莫非致良知之功。盖日用之间见闻酬酢,虽千头万绪,莫非良知之发用流行,除却见闻酬酢,亦无良知可致矣。既然日用见闻都是良知本体的发用流行,那么人们就不仅可以从“存养”中体认天理,也能够从日常的活动中去“省察天理”,达到“存天理,去人欲”的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