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圣心源”读书笔记》连载(29)

 中辕国医馆 2017-04-13
《长沙药解.卷一.大枣》原文:

味甘、微苦、微辛、微酸、微咸,气香,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补太阴己土之精,化阳明戊土之气。生津润肺而除燥,养血滋肝而息风,疗脾胃衰损,调经脉虚芤。



要点(1) 大枣补中宫而养诸子,天下之佳果,人间之良药。

我们说药物的四气五味代表了药物起作用的总体方向。而大枣兼具甘、微苦、微辛、微酸、微咸之味,气香,其甘宜胃,其香宜脾,其辛宜肝,其酸宜肺,其苦宜肾,其咸宜心,故总结出这句话:大枣补中宫而养诸子,天下之佳果,人间之良药。



《长沙药解.卷一.大枣》原文:

木宜直升,曲则作酸,金宜从降,革则作辛,水宜上行,润下则咸,火宜下济,炎上则苦。酸则木病,故宜辛散,辛则金病,故宜酸收,咸则水病,故宜苦温,苦则心病,故宜咸寒。金木不遂其性则病生,水火各遂其性则病作,治宜对宫之味,所以反逆而为顺也。土居四象之中,得五味之和,五气之正,不酸、不辛、不苦、不咸,其味曰甘,不腥、不臊、不焦、不腐,其气曰香。味为阴而气为阳,阳性动而阴性静,以其味甘,则阴静而降,以其气香,则阳动而升。升则己土左旋而水木不陷,降则戊土右转而火金不逆。

四象之病而生四味者,土气之弱也。大枣纯和凝重,具土德之全,气味甘香,直走中宫,而入脾胃,其甘宜胃,其香宜脾。而香甘之外,则四象之味俱备,其辛宜肝,其酸宜肺,其苦宜肾,其咸宜心。补中宫而养诸子,既左右之咸宜,亦四达而不悖,真天下之佳果,人间之良药。

其味浓而质厚,则长于补血而短于补气。人参之补土,补气以生血也,大枣之补土,补血以化气也,是以偏入己土,补脾精而养肝血。凡内伤肝脾之病,土虚木燥,风动血耗者,非此不可,而尤宜于外感发表之际。



要点(2) 人参之补土,补气以生血也,大枣之补土,补血以化气也。

大枣味浓而质厚、气薄,则长于补血而短于补气。我们要明白药物的细微差别,才能知道准确的使用药物。例如,甘草入脾胃,人参入脾胃,大枣也入脾胃,那么这三个什么细微差别呢?这里黄师给出的答案是:人参之补土,补气以生血也;而大枣之补土,补血以化气也,故偏入己土。而我理解甘草之补土,则中正醇和,补在正中也。



《长沙药解.卷一.大枣》原文:

盖汗血一也。肺主卫气而司皮毛,肝主营血而司经络。营行脉中,为卫之根,卫行脉外,为营之叶,非卫则营不生,非营则卫不化。酝于卫而藏于营,则为血,酿于营而泄于卫,则为汗,虽异名而实同出,故曰夺汗者勿血,夺血者勿汗。

太阳中风,卫气外敛,营郁而生内热,义详桂枝、麻黄。桂枝汤方在桂枝。开经络而泻营郁,不以大枣补其营阴,则汗出血亡,外感去而内伤来矣,故仲景于中风桂枝诸方皆用之,补泻并行之法也。十枣汤、葶苈大枣数方,悉是此意。惟伤寒营闭卫郁,义在泻卫,不在泻营,故麻黄汤方在麻黄。不用也。其甘多而香少,则动少而静多,与姜桂同用,调其凝重之气,使之游溢于脏腑,洒陈于经络。以精专之体,改而为流利之性,此先圣之化裁也。桂枝为内外感伤之原,遇沉、迟、结、代之脉,一变而为新加,再变而为炙甘草,方在甘草。总不离桂枝之法。而当归四逆方在当归。治厥阴脉微欲绝,则倍用大枣以滋肝血,方用大枣二十五枚。扩桂枝之义以宏大枣之功,而大枣之能事始尽。其伟绩殊效,备见于仲景诸方矣。

新制大枣法:选坚实肥大者,煮去苦水,换水煮烂,去皮核,净肉半斤,加生姜汁八两,入原汤煮化,连汁晒干。



要点(3) 外感发表之际,尤其适合用大枣。

汗血一也。简单地理解“汗血一也”的意思就是汗与血本为人之一气。人之一气,在脏腑为气血,在经络为营卫。营血升而化卫气,卫气降而生营血。若营血升而化卫气,卫气泄漏则为汗,故曰“汗血一也”。

外感发表之际,尤其适合用大枣。外感发表之时,人发汗而泻营郁,汗出则血之温气亡失,故最适合用大枣补其血中温气。若不以大枣补其营阴,则汗出血亡,外感去而内伤来矣。



要点(4) 扩桂枝之义,宏大枣之功。

营血大亏之时,大用大枣,所谓宏大枣之功也。桂枝之义的意思是用桂枝汤的用药总纲领。“扩桂枝之意,宏大枣之功”的意思是在桂枝汤对大枣的使用方法上进一步发挥,是的大枣的用处达到最大的使用。桂枝汤开经络泻营郁,营郁汗出而解。然而汗与血本为人之一气,汗泻则阳气亡脱,故必以大枣补其营血,否则桂枝汤医治的外感好了而汗泻亡阳导致的内伤就来了。这就是桂枝汤中用大枣的最根本含义,仲景于中风桂枝诸方皆用大枣,补泻并行之法也。在当归四逆汤中,考虑到厥阴脉微欲绝,营血大亏,故将大枣用到二十五枚。对大枣的使用就是所谓“扩桂枝之义,宏大枣之功”。在太阳伤寒的情况下,属于营闭卫郁,义在泻卫,不在泻营,故麻黄汤不用大枣也。



《长沙药解.卷一.蜀椒》原文:

味辛,性温,入足阳明胃、足厥阴肝、足少阴肾、足太阴脾经。暖中宫而温命门,驱寒湿而止疼痛,最治呕吐,善医泄利。

去目及闭口者,炒去汗用。

椒目泻水消满,《金匮》己椒苈黄丸,方在防己。用之治肠间有水气,腹满者,以其泻水而消胀也。

椒目下气,善治耳鸣盗汗。



要点(5) 蜀椒暖中宫而温命门,驱寒湿而止疼痛,最治呕吐,善医泄利。

温燥水土有三个药物:干姜、蜀椒、附子。它们的比较如下请参考《长沙药解.卷四.附子》。



《长沙药解.卷一.干姜》原文:

味辛,性温。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足厥阴肝、手太阴肺经。燥湿温中,行郁降浊,补益火土,消纳饮食,暖脾胃而温手足,调阴阳而定呕吐,下冲逆而平咳嗽,提脱陷而止滑泄。真武汤加减: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



要点(6) 干姜燥湿温中,强力运转中焦。

干姜辛温之气,燥湿温中,土燥则中气升降如常,故温手足,定呕吐,平咳嗽,止滑泄也。



《长沙药解.卷一.干姜》原文:

火性炎上,有戊土以降之,则离阴下达而不上炎,水性润下,有己土以升之,则坎阳上达而不下润。戊己旋转,坎离交互,故上非亢阳而不至病热,下非孤阴而不至病寒。中气既衰,升降失职,于是水自润下而病寒,火自炎上而病热。戊土不降,逆于火位,遂化火而为热,己土不升,陷于水位,遂化水而为寒,则水火分离,戊土燥热而己土湿寒者,其常也。而戊土之燥热,究不胜己土之湿寒。盖水能胜火,则寒能胜热,是以十人之病,九患寒湿而不止也。干姜燥热之性,甚与湿寒相宜,而健运之力,又能助其推迁,复其旋转之旧。盖寒则凝而温则转,是以降逆升陷之功,两尽其妙。仲景理中用之,回旋上下之机,全在于此,故善医泄利而调霍乱。凡咳逆齁喘、食宿饮停、气膨水胀、反胃噎膈之伦,非重用姜苓,无能为功,诸升降清浊、转移寒热、调养脾胃、消纳水谷之药,无以易此也。

五脏之性,金逆则生上热,木陷则生下热。吐衄呕哕、咳嗽喘促之证,不无上热,崩漏带浊,淋涩泄利之条,不无下热。而得干姜,则金降木升,上下之热俱退,以金逆而木陷者,原于中宫之湿寒也。干姜温中散寒,运其轮毂,自能复升降之常,而不至于助邪。其上下之邪盛者,稍助以清金润木之品,亦自并行而不悖。若不知温中,而但清上下,则愈清愈热,非死不止!此庸工之遗毒,而千载之奇冤,不可不辨也。



要点(7) 干姜温中而不助邪。

很多人担心干姜辛温之性不宜有上热或者下热的人,这里黄师明确说了:金逆则生上热,木陷则生下热,而得干姜,则金降木升,上下之热俱退。干姜不助邪的原因是其温中散寒并运转中焦,中焦运转则中气升降如常,木不至于下陷,金不至于上逆,故说干姜不助邪。



要点(8) 清上下之热者,必辅以温中。

黄师这里再次强调,木陷而下热者,金逆而上热者,若热邪确实太厉害,则应该在清金润木的同时,用干姜温运中焦,才是上上之选。



《长沙药解.卷一.干姜》原文:

血藏于肝而原于脾,干姜调肝畅脾,暖血温经。凡女子经行腹痛,陷漏紫黑,失妊伤胎,久不产育者,皆缘肝脾之阳虚,血海之寒凝也,悉宜干姜,补温气而暖血海。

温中略炒用,勿令焦黑。



要点(9) 干姜调肝畅脾,暖血温经,女子诸病悉宜干姜。

血藏于肝而原于脾,干姜调肝畅脾,暖血温经。凡女子经行腹痛,陷漏紫黑,失妊伤胎,久不产育者,皆缘肝脾之阳虚,血海之寒凝也,悉宜干姜,补温气而暖血海。



《长沙药解.卷一.生姜》原文:

味辛,性温,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足厥阴肝、手太阴肺经。降逆止呕,泻满开郁,入肺胃而驱浊,走肝脾而行滞,荡胸中之瘀满,排胃里之壅遏,善通鼻塞,最止腹痛,调和脏腑,宣达营卫,行经之要品,发表之良药。



要点(10) 发表的概念理解。

《素问悬解.卷十二 运气.至真要大论八十》原文:厥阴之客,以辛补之,以酸泻之,以甘缓之,少阴之客,以咸补之,以甘泻之,以酸收之,太阴之客,以甘补之,以苦泻之,以甘缓之,少阳之客,以咸补之,以甘泻之,以咸软之,阳明之客,以酸补之,以辛泻之,以苦泄之,太阳之客,以苦补之,以咸泻之,以苦坚之,以辛润之,开发腠理,致津液通气也。

《素问悬解.卷十二 运气.至真要大论八十》黄师解读:以苦泻之,即以苦下之也。六气病人,皆外感皮毛,郁其里气而成,悉宜发表出汗,以通里气之郁,开发腠理谓发表,致津液谓出汗也。

还记得人生病的总纲:内伤者,病于人气之偏,外感者,因天地之气偏,而人气感之。六气病人,皆外感皮毛,郁其里气而成。里气郁是因为腠理闭合,里气不能外济,表气不能内交。故发表的含义就是:宣通腠理,以至汗出,汗出则腠理开,里气之郁自解也。



要点(11) 生姜和中,发表。

调和脏腑,宣达营卫,行经之要品,发表之良药。干姜的第一个关键词是和中,其性辛温,入脾胃肝肺,推动中气运行而和中。干姜的第二个关键词是发表,推动脏腑之气向经络中运行,让经络中的气走得快一点,这就是所谓的“行经之药品”,宣通腠理,以至汗出,这就是所谓的“发表之良药”。



要点(12) 生姜温中亦有良效。

生姜和中可以,温中寒的能力也有“良效”,但是比不上干姜。水寒土湿之人,平时多吃点生姜蒸鸡中的生姜,对身体非常有好处。



《长沙药解.卷一.生姜》原文:

人身之气,清阳左升于肝脾,浊阴右降于肺胃。胃土冲和,气化右转,则辛金清降,息息归根。壬水顺行,滴滴归源,雾露洒陈,津液流布,下趣溪壑,川渎注泻,是以下不虚空而上不壅满。肺胃不降,则气水俱逆,下之膀胱癃闭,溲尿不行,上之胸膈堙塞,津液不布,于是痰饮喘嗽、恶心呕哕之病生焉。生姜疏利通达,下行肺胃而降浊阴,善止呕哕而扫瘀腐,清宫除道之力,最为迅捷。缘肺胃主收,收令不旺,则逆行而病堙塞,生姜开荡堙塞,复其收令之常,故反逆而为顺也。本为泻肺之品,泻其实而不至于损其虚,循良之性,尤可贵焉。



要点(13) 生姜泻肺而不损其虚。

泻卫气之郁力量最大的是麻黄,但是麻黄力太大,中虚之人不可用。我的理解上生姜这时候可以替代麻黄。想起来以前我们小时候淋雨受寒,喝一碗热腾腾的生姜黄糖水就没事了。从这个角度,生姜是可以代替麻黄的,我理解这也是为什么《四圣心源.卷二 六气解.六气治法》中没有麻黄的原因。为什么生姜泻肺而不损呢?我理解是其温补中气、和中的能力很强,所以泻而无损。



《长沙药解.卷一.生姜》原文:

气盛于肺胃,而实本于肝脾,血中之温气,肺气之根也。阳气初生于乙木之中,未及茂长,是以肝脾之气易病抑郁。生姜辛散之性,善达肝脾之郁,大枣气质醇浓,最补肝脾,而壅满不运,得生姜以调之,则精液游溢,补而不滞。桂枝汤,方在桂枝。用之于甘枣桂芍之中,既以和中,又以发表。凡经络凝涩,沉迟结代,宜于补益营卫之品加生姜以播宣之,则流利无阻。炙甘草、新加汤、当归四逆汤皆用之,以温行经络之瘀涩也。



要点(14) 补益营卫之时,最宜加生姜。

以桂枝汤为例:桂枝汤用大枣来补血,以防止汗出亡阳;但是大枣壅满不运,故加生姜以调之,则精液游溢,补而不滞。其它只要是经络凝涩、沉迟结代的情况,均宜于补益营卫之品加生姜以播宣之,则流利无阻。炙甘草、新加汤、当归四逆汤皆用之,以温行经络之瘀涩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