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旦你学会了怎样死,也就学会了怎样活 | 周末深读党

 依悸 2017-04-13

 

本文转自鲁豫有约(ID:lyyy_scndgs)


莫里教授十分喜欢跳舞,每周三晚都要去哈佛广场的教堂前跳上一阵,不管配什么背景音乐,不管身边有没有舞伴,他都能跳得汗流浃背,活像个老疯子。


而这一切终止于他患上“卢·格里克病”的那天。这是一种运动神经元疾病,也叫葛雷克氏症,学名叫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简称ALS),医学上称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俗称“渐冻人”。它曾让美国传奇棒球明星卢·格里克倒下,另一个因此病终生被禁锢在轮椅上的人是现代伟大的物理学家,史蒂芬·威廉·霍金。


知道自己患上绝症后,老莫里为自己举办了一场生前葬礼,想提前听一听朋友们在他死后要对他说的话。他还与多年未见的学生米奇约定,每个星期二上一堂课,直到他离开这个世界。他们所上的课不用书本,不打分数,也没有成绩,而是会讨论许多题目,从幸福到衰老,从生育到死亡。


一个老人,一个年轻人,和一堂人生课。


这个故事就是美国作家米奇·阿尔博姆创作的自传式长篇纪实小说《相约星期二》,后来还被改编成电影和话剧,老莫里与米奇谈论的那些课题,也是困扰我们一生的课题。


▲电影《相约星期二》


在中国,人们一向忌讳谈论生死。国人自古就被教导“敬鬼神而远之”,对于死亡话题基本都是极力回避。小时候若是不小心说个死字,都要立马朝地上呸呸呸几下,呸走“晦气”。


可事实上,每个人都一定会死


我们知道这个事实,却不愿意相信它真的会发生;我们从小到大都能看到别人的死,却不愿真的相信自己也会面临同样的遭遇,更不打算为它的到来时刻作好准备。以至于死亡真的发生时,无法从容地告别。


老莫里对米奇说,思考死亡这个问题对我们来说会如此困难,这是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生活在梦里。“我们并没有真正地在体验世界,我们处于一种浑浑噩噩的状态,做着自以为该做的事。”



大多数人每天都在拼命工作,拼命赚钱,拼命实现自己的抱负,拼命去追求物质需要,他们忙于活着,却忽视了周围的世界,忽视了人与人之间互相爱护的关系。


他们恐惧婚姻,恐惧家庭,恐惧对别人的人生负起责任。常常感到孤独,却不知道如何缓解这种孤独。他们害怕衰老,中年以后便不愿提起年龄,时常幻想时光倒流,重新体验一回年轻的魅力。


可事实上,时光无法倒流


你一定会越来越老,你的身体机能一定会逐渐下降,你的亲人、朋友也会一个一个离你而去。那些你曾经忽视的、错过的、不曾珍惜的人和事终将从你的生命中烟消云散,彻底消失。你所憧憬的未来,你在脑海中构筑起的幸福人生,最终都只能成为幻想。幸福不会来敲门,因为你实在太忙了,忙得从未正视过它的存在。


▲由小说改编的话剧《最后十四堂星期二的课》


老莫里说,只有当你意识到自己快要死去时,看待问题的眼光才会大不一样。只有真正面对死亡时,你才会看到生活的真谛。“意识到自己会死,并时刻作好准备。这样做会更有帮助。你活着的时候就会更珍惜生活。”“学会了死,就学会了活。”这是老莫里教给米奇的道理。


可是怎样学会面对死呢? 


“像佛教徒那样。每天,放一只小鸟在你的肩膀上问,‘是今天吗?我准备好了吗?能生而无悔,死而无憾了?’”


“今天是我的大限吗?”


▲话剧《最后十四堂星期二的课》


这段谈话让我想起另一个男人。


他在17岁那年曾读到过一句话:“如果你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中最后一天去生活的话,那么有一天你会发现你是正确的。”从那天起,他每天早晨都会对着镜子问自己:“如果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你会不会完成你今天想做的事情呢?”当答案连续多天是“No”的时候,他知道自己需要改变某些事情了。


他开始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因为他知道所有的荣誉、所有的骄傲、所有对难堪和失败的恐惧,这些在死亡面前都会消失。他要看到的,是留下真正重要的东西。


有一年,他被检查出胰腺癌。医生告诉他,你还有三到六个月的时间活在这个世界上。他拿着诊断书过了一整天,当晚作了一个活切片检查,结果发现那颗肿瘤竟然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可以用手术治愈的胰腺癌症细胞。他做了这个手术,体验了一把从死亡线上又活过来的感觉。



后来他在一所大学毕业生典礼上分享了这个关于死亡的故事,并对那些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说,“没有人愿意死,即使人们想上天堂,人们也不会为了去那里而死。但是死亡是我们每个人共同的终点。从来没有人能够逃脱它。也应该如此。因为死亡就是生命中最好的一个发明,它将旧的清除以便给新的让路。你们现在是新的,但是从现在开始不久以后,你们将会逐渐变成旧的然后被清除。我很抱歉这很戏剧性,但事实就是如此。”


这个男人一直努力与癌症斗争,但最终还是死于了癌症。可是他留下了自己的作品和精神,所谓“真正重要的东西”,开启了一个伟大的时代。


他就是苹果的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


他说,“记住你即将死去”是自己一生中所遇到的最重要的箴言




记住你即将死去,你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忙于活着。把所有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你所做的工作、你要赚多少钱上面,而是更加在意日常琐碎细微的情感。父母的唠叨,爱人的陪伴,朋友的倾诉,家里小猫小狗的亲昵……这些将会在你的生命中显得特别重要,让你意识到爱是什么。你会更爱你的家庭,你的爱人,你的朋友,你的宠物,你生活里的一切。



你会接受所有的感情。包括对他人的爱恋,对亲人的悲伤,对致命疾病引起的恐惧和痛苦,对茫茫黑夜的孤独和无助。老莫里说,“如果你逃避这些感情,不让自己去感受、经历,你就永远超脱不了;如果你不拒绝恐惧的进入,把它当作一件常穿的衬衫穿上,那么你就能对自己说,‘好吧,这仅仅是恐惧,我不必受它的支配。我能直面它。’‘好吧,这是我的孤独一刻,我不怕感到孤独,现在我要把它弃之一旁,因为世界上还有其它的感情让我去体验。’”



记住你即将死去,你会更仔细地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一草一木的变化,风的大小,山的颜色,雨和阳光的味道,云朵和季节的变幻,时间的流逝。你开始对自然界充满好奇。




你还会坦然接受甚至是乐于接受衰老。正视时间和美好生命,正视成熟的魅力,而不再强调年轻的价值。就像老莫里所说的,“年轻也会是一种苦恼,年轻人还不够明智。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很有限……随着年龄的增加,你的阅历也更加丰富。如果你停留在二十二岁的年龄阶段,你就永远是二十二岁的那般浅薄。要知道,衰老并不就是衰败,它是成熟……你一旦找到了生活的意义,你就不会想回到从前去。你想往前走。你想看得更多,做得更多。你想体验六十五岁的那份经历……所有年轻人都应该懂得这个哲理,如果你一直不愿意变老,那你就永远不会幸福,因为你终究是要变老的。”


他说,接近死亡并不一定是坏事,当你意识到这个事实后,你会因此而活得更好。



莫里在身患绝症以后,并没有因此而沮丧。他问自己,“我是像大多数人那样退出生活舞台呢,还是继续生活下去?”然后他决定活下去,至少尽力去那么做,“像我希望的那样活下去,带着尊严、勇气、幽默和平静。”


他把自己在死亡影响下的思考写在黄泊纸簿、信封、文件夹或废纸上。


“接受你所能接受和你所不能接受的现实。”


“承认过去,不要否认它或抛弃它。”


“学会原谅自己和原谅别人。”


“生活中永远别说太迟了。”


“死是很自然的,我们之所以对死亡大惊小怪,是因为我们没有把自己视作自然的一部分,我们觉得既然是人就得高于自然。我们并不高于自然。有生就有死。但你有回报。这是人类不同于植物和动物的地方。”


“只要我们彼此相爱,并把它珍藏在心里,我们即使死了也不会真正地消亡。你创造的爱依然存在着。所有的记忆依然存在着。你仍然活着——活在每一个你触摸过爱抚过的人的心中。”


“白人和黑人。天主教徒和新教徒。男人和女人。如果我们彼此不觉得有差异,我们就会乐意加入人类的大家庭,就会像照顾自己的小家一样去关心那个大家庭。我们都有同样的开始——诞生——我们也有同样的结局——死亡。因此,我们怎么会有大的区别呢?”


“死亡终结了生命,但没有终结感情的联系。”


                              ……


站在死亡面前,老莫里心里十分清楚生活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他的学生米奇说,“每个感到困惑和迷惘的人都需要这份醒豁。”


▲话剧《最后十四堂星期二的课》


只有学会平静地面对死亡,才能懂得怎样与生活讲和。


只有知道怎么面对死亡,才更知道怎么珍惜人生。


想起几年前采访蔡康永时他说过的一句话:“我们都一定会死,这没什么好挣扎的。比较值得挣扎的,是我们活着的时候,到底有没有品尝到活着的滋味。


所以,你品尝到了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