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今人生活中流行打脸,譬如两袖清风、餐风饮露的官员,譬如冰清玉洁、纯如白莲的明星,譬如倡导自由、追求公义的公知…… 但历史也很打脸! 下面这段本不该出现的历史将会打很多人的脸! 当然打得最重的还是儒家的脸!啪啪啪,响亮! 儒家向来是厚古薄今,每论及圣皇之治、王道乐土必遥拜三皇五帝,尧舜禹汤!数千年来,咱们普通老百姓跟着夫子们也这么学着! 可一本《竹书纪年》的横空出世,“诛心之语”直击儒家仁礼根基! 虽然儒家的脸也常被老庄徒子徒孙们打,可这一次,打得可有些“伤筋动骨、危及生命”了! 因为,它“大逆不道”,爆了一个可谓毁儒道统、颠覆世人世界观、人生观的大料! 什么大料?——千古美谈、儒家憧憬推崇的禅让制度全然不是双方在友好的气氛中交换意见,达成共识,最终和和睦睦的把宝座给拱手相让!而其过程竟然满是血腥、黑暗! 这本颠覆正统的奇书是如何被发现的呢?说起来,也是颇为传奇! 《竹书纪年》是出土文献,和现在的出土文献不同的是,它是西晋的时候一个名叫不准的盗墓者盗发战国时期魏襄王的墓葬时候发现的。一开始这个盗墓贼不知道这是啥,就拿来点燃当火把。好在发现及时,也幸亏古人用的是竹简,事情传到晋武帝,晋武帝马上派了最好的人来整理这些竹简,这才保住了这一珍贵无比的古籍! 《竹书纪年》内容包罗万象,其中某些记载更是大异于传统儒家经典及史籍!不仅对当时的思想文化界造成巨大的轰动,也对后世的历史研究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竹书纪年》最震惊世人的一段记载应该是: 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 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 舜放尧于平阳。 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这一段话可谓字字带锋,石破天惊!直击儒家称颂已久、可谓千古美谈的“禅让”制度! 这是怎么一回事? 千古明君舜竟然趁着尧年老囚禁了尧,谋夺了他的帝位,还软禁太子丹朱,使他不能和父亲尧相见……这太毁三观了! 他竟然不是通过禅让的方式,双方在友好和谐的氛围中承接帝位,完成权利权利交接。而是通过这种带着血腥、黑暗与阴谋的方式不正当夺取的! 而我们的儒家经典和史书中却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啊! 史记 比如司马迁的《史记》等,则把尧舜之间的传位过程夸了又夸,说两人是“禅让”,说尧觉得自己的儿子丹朱“不肖”,据说这个丹朱在自己老子眼中,也就是人渣的水平,于是毅然把首领之位也就是“帝”位传给了舜,而舜呢谦虚得不得了,非要推让不可,在尧死后硬是推让丹朱为帝,但是天下人觉得丹朱没有才能,都不去拜他,非要去拜舜,而丹朱也自知无德,哭着喊着硬要把帝位传给舜。于是舜只好应众人所请,登上了帝位。 我们的圣人真的能干得出这种事情吗?很多人会怀疑,继而会怀疑这本《竹书纪年》会不会恶意中伤?或是后人伪作?这也不是没可能!《竹书纪年》纪录的史事直至战国晚期,弄不好是战国时期颇受儒家打压的其他家诋毁儒家道统和礼教;也有学着考据是司马家人为炮制出的一场“闹剧”,为的是给禅让制度倒盆污水,为自己逼迫曹魏禅让洗白!(既然圣人都这么无耻了,我无耻一回也正常!) 总之各有各的说法! 不过关于禅让,也并非古人都是小白,只能沦为各种异见的震惊党! 且看《韩非子·说疑》:“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 韩非子 所以古人并尧舜之事,也并非全然相信! 不过从禅让这件事,我们回到儒家思想上,对着儒家经典所论述的古人如何如何文明,古人如何如何禅让,古人如何如何贤明,其实都会这样一个疑问:何以儒家所崇尚的圣贤之治、礼仪典范竟然是本该茹毛饮血、黑暗野蛮的远古时期呢! 何以从三皇五帝,继而到商、西周,之后是一代不如一代,世道日下呢? 人类文明的发展在儒家看来是倒退的吗? 再从全球史学视角看来,人类分明是越来越文明,越开化,越来越脱离野蛮与落后! 其实在小编看来,不管我们以何种心态、理念、用意去解读、猜想真实或是虚渺的远古,但没必要老是以古为师,否则我们只会停滞不前。我们毕竟还是要面向未来的!否则,我们当复前两百年的悲剧! 禅让虽赞,仁礼虽好,可不要贪杯! 毕竟,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