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搏脉痹躄,寒热之交”,90后中医都这么厉害?!观脉象,问年龄,审伴随症状,痹证,她这么看!

 李静曦 2017-04-17

今天我们谈论痹证,不讨论那些由外伤或软组织损伤引起的痹证,我们就单纯由于外感内伤引起的痹证,对于痹证,你了解多少?

 

 我想大家一提到痹证,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疼痛,然后问痹证形成的原因,最先想到的肯定是内经中的这么一句话“风寒湿三邪合而为痹然而,这就是对痹证的全部认识了吗?

 

  显然不是,在临床中我们经常会见到有些患者虽然有遇风遇寒疼痛加重的现象,但是用单纯祛风散寒除湿的方法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其实在《素问》中,对于痹证的描述,还有一句话,叫做脉痹,寒热之交,意思是临床上有一类痹证虽然也有疼痛,但是并非邪气虚实所生,也就是并非由于风寒湿邪所致,而是由于寒热之气交合引起。

 

先给大家分享一个案例


      崔某,女,24岁主诉:膝关节疼痛伴下肢后侧部疼痛三年,遇风寒加重。患者自自己因膝关节疼痛,已经两年夏天没有穿过短裤,自觉膝部发寒,习惯性便秘多年,大便三四日一行,痛经,月经有血块,查其脉缓而搏指,关脉尤甚,舌洪少苔,舌体胖大,舌下络脉粗大青紫。辨证:寒热交结,疏方白虎汤合四逆汤加减。

 

 七付药后再诊,患者自吃药期间大便通畅,膝关节遇风寒后疼痛感明显减弱。效不更方,继续服药两周,症状基本消失。

 

  其实,这就是很典型的另类痹证的病例。这个时候如果因为看到膝关节疼痛,遇风寒加重,就大量的使用独活、羌活、秦艽、桑寄生、杜仲等祛风湿、强筋骨的药物,结果反而可能收效甚微。那么这类痹证,和我们通常认为的由风寒湿引起的痹证在辨证上有什么区别呢?


1.脉象不同

由寒热之交引起的痹证,其伴随症状中多伴有脉象搏指的现象,尤其是在关脉上,而由风寒湿所引起的痹证,其脉则多表现为沉或滑。

 

2.发病年龄不同

寒热之交引起的痹证,患者多呈现年轻化,而风寒湿引起的痹证,多为四十岁以后的中年人或者老人。

 

3.伴随症状不同

寒热之交引起的痹证,多伴随有典型的热结和寒结症状,而风寒湿引起的痹证,多伴有肢凉畏寒等典型的阳虚症状。

 

诊治思路

  在临床上如果患者有典型的痹证表现给予祛风散寒除湿方法,如没有效果这个时候不妨换个角度,从寒热之交这个角度来进行治疗,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