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权谋之道: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廿氏春秋 2017-04-18
  三种政治

  政治有三个品级:王道的政治感化人民,霸道的政治威服人民,强横的政治以武力胁迫人民。这三种都各有实行的方法,而重要的在于感化人民。如果感化人民无效,而后就威服他;威服他无效,而后就以武力胁迫他;胁迫他仍无效,而后就给予刑罚。至于刑罚,不是一般帝王所乐意做的。所以圣明的帝王都是先施行德教才讲求刑罚,定下一个荣辱的标准,明示哪些是不能做的;注重礼义的标准,用来昭告他们,不要太看重名利,以改变人民的素质;整饬内政后宫之礼,对后妃之间的等级、礼仪要划清;那么就没有人不喜欢礼义,而厌恶贪乱了。所以会有这种结果,正是以德教化人民的原因。

  君子之德风

  季孙问孔子说:“如果杀掉无道的坏人,来成全有道的好人,你看怎样?”孔子说:“你是一个主政的人,何必要用杀戮的办法呢?你自己向善,老百姓也就自然跟着你的方向走。在位者的德性好比风,老百姓的德性好比草,风吹在草上,草必定会随风仆倒的。”这不过是说明主政要德化罢了。

  刑与德

  治理国家有两个关键,就是刑罚和德化;做国君的人先重德化然后才施行刑罚;霸天下的人,刑和德都集中一起用。要国家强盛,要重刑罚,然后才重德化。至于刑和德,是教化的由来。德是培养好人而加以任用;刑是惩罚坏人,而禁绝后来;所以德化的关键在于奖赏,而刑罚的标志就在于处死。至于处死和奖赏,是用来分别贤和不贤,有功劳与无功劳的。所以奖赏和处死不能有错误,奖赏和处死一发生错误,那么善恶就分不清了。有功劳的而不给予奖赏,好人也就得不到劝勉;有过失的人而不处死,坏人也就无所畏惧;好人得不到劝勉,坏人无所畏惧,如此来拿善行感化天下,我从没听说有这种事。

  《诗经》上说:“要完全合乎赏罚的标准。”就是这个意思。

  无声之声更远

  水太混浊,鱼类就难生存;政令太苛扰,人民就难免要叛乱;城墙太陡峭,一定容易倒下来;河岸太耸立,也一定容易崩塌下来。所以治理国家,就好像张琴一样,大弦太急,小弦就容易断。所以说急于驾驭马的人,并不是一个走千里的好骑士。听得到的声音,不过一百里,听不到的声音,可以扩展到四海;所以待遇超过功劳是有害的,名声超过实际也是有害的。名实相符合,老百姓才会信仰你,祸福也就不会平白地来了。

  《诗经》上说:“为什么能那样安居,一定要有所帮助;为什么能得到长久的安乐,一定也有所凭借。”就是这个意思。

  在上者不能太严

  公叔文子做楚国令尹做了三年,人民没有一个敢到衙门里去。公叔文子看到就说:“太严了。”文子说:“朝廷严厉一点,怎能就说是妨碍治理国家呢?”公叔文子说:“太严厉了,下情不能上达。下面人默而不言,在上位的人就变成聋子,聋子和哑子是不能互相通话的,还谈什么把国家治好呢?顺着针缕织下去,就可织成帐幕,一升一斗的累积,就可把仓库塞满,汇合小的河流就能变成江海;英明的人主接受意见,不一定就能做到,但却从来就没有不接受意见的。”

  爱人者人爱之

  卫灵公告诉孔子说:“有人告诉我,治理国家只要在朝廷里谨言慎行,就能把国家治好,这样可能吗?”孔子回答说:“可以的。你爱护别人,别人也会爱护你;你厌恶别人,别人也会厌恶你;你晓得怎样待自己,也应该晓得怎样去待人;所谓不离开自己小小的住所,而能知道天下大事,就是知道反省自己的结果。”

  7. 为政须畏惧

  子贡问孔子有关治理人民的方法。孔子说:“好像用腐朽的绳子驾驭奔跑的马那样地小心谨慎。”子贡说:“那是多么地令人感到畏惧!”孔子说:“像那些四通八达的国家,到处都是人,拿正确的道理来领导他们,他们都等于为我所有;如果不拿正确的道理来领导他们,他们都成了我的仇人,又怎能不令人畏惧?”

  治民之法

  齐桓公对管仲说:“我想在国内如日月一般正大光明地办事,无论愚夫愚妇都说好,你看可以不可以?”管仲回答说:“可以。但不是圣人的意思。”桓公说:“为什么?”答道:“水桶上的绳子短,所以不能到深井里取水;知识浅薄的人,不能够和圣人谈话。聪慧的人可以同他辨别具体事物,明智的人可以和他辨别一切事物,圣人可以和他辨别神明。而圣人的所做所为,又不是一般老百姓所能赶上的。如果人民的知识超过你十倍,他就同你争论,说你不如他们;人民知识超过你一百倍,就会批评你的过失;人民知识超过你千倍,就谁也不信了。所以人民不可以捧在手上,可以合并起来管理;不可以残暴地杀他,但可以指使他,召唤他;老百姓不可以一个个劝说,但可以集中起来告示。”

  教化为上

  卫灵公问史:“就国家大事来说,哪样最重要?”答道:“司法应是最重要的了。如果判决不正确,处死的人不能再复生,残废的人也不能恢复原状了,所以说:司法最重要。”过了一会,子路去见卫灵公,灵公把史的话告诉子路,子路说:“主管国防的司马最重要,当两国有战乱的时候,两军交战,司马击鼓来发布命令,如一战败北,牺牲几万士兵,这样因指挥不当而杀人是不对的,但像这样误杀的人也太多了,所以说:主管国防的司马最重要。”过了一会,子贡又来晋见,灵公把史和子路的话告诉他,子贡说:“多么没有见识!以前夏禹和有扈氏作战,打了三场仗还不归顺,夏禹于是修养教化一年,而有扈氏就来归顺了。所以说:消除了人民之间的纷争,还有什么官司要判决呢?兵车武器统统都不用,还要鸣鼓做什么?所以说:教化最重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