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下午,仁济南院神经内科沈沸医师来到浦锦街道志愿者服务中心,为五社区的居民们开展了一堂关于“脑卒中(中风)预防”的讲课。 课上,沈沸医师从认识、自我评估、如何预防、正确应对等方面,详细教大家正确认识了中风。课后,许多现场居民纷纷提出了自己对的疑问,中风到底如何预防,日常生活中身边的人发生中风情况到底应该怎么办呢? 没有在场听课的朋友们,一起听听专家怎么说。 什么是中风? 警惕!中风的“四高” 高发病率:年发病率平均约为180/10万 高死亡率:年死亡率为120/10万人 高致残率:75%的患者都要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重度致残约占40%以上 高复发率:5年内约有20%~47%的复发率,而在1年内复发的最多。 自我评估一下,你是哪个“组”? 正确认识中风,改变以往的错误观点 预防中风,防发病,更要防 怀疑中风,早期识别,尽快就医 发现自己或他人中风了怎么办? 1 ---原地卧床休息,保证呼吸通畅,切忌不要拖转病人。并通知到周围人或家人你出问题,不要惊慌,保持镇静。 2 ---拨打120急救车。尽快选择治疗脑血管病专业医院。最佳治疗时机是发病4.5小时内,不能因等待自我转好,而失去了最佳治疗时间窗。 3 ---不要给病人用一些不能确定作用的药物,可能会出现药物的不良反应。对病人后续的治疗造成很大的麻烦。 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 不可控因素 1.年龄>50岁 2.性别 3.直系亲属中有过卒中或者心脏病史(父母、母亲、兄弟姐妹) 可以干预的危险因素 1 .良好的生活方式 饮食健康,多吃水果蔬菜;少钠(<2.3g/d,6g/d)、多钾(>4.7g/d),DASH饮食(注意水果蔬菜多、低脂奶制品、少饱和脂肪酸和少脂肪摄入),有规律的体力活动 控制体重,BMI<25,腹型肥胖,不要酗酒,男性每天≤2杯,女性每天≤1杯。 2.吸烟 数项大规模临床试验已明确吸烟将增加卒中的危险“二手烟”也会增加卒中的风险,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血栓形成风险,加重动脉粥样硬化,国外研究表明停止吸烟能迅速降低卒中危险。 3.高血压 高血压是卒中最重要危险因素,治疗高血压是防治卒中的最有效方式之一,高血压患者首先进行生活方式干预,联合药物降压时要注意清晨时段血压控制,服用真正长效、降压作用能持续一整天的药物是控制清晨血压的关键,多项高血压治疗试验Meta分析表明:控制血压可以降低卒中的危险32%。 4.血脂异常 总胆固醇水平升高会增加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被称为"恶魔坏胆固醇",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元凶”。缺血性卒中患者积极管理“坏”胆固醇至关重要,切记管住嘴、迈开腿、长期坚持不要随意停药、要选择被证实安全有效的药物。研究分析结果显示: LDL-C每降低1mmol/L,卒中相对风险降低21.1%。 5.糖尿病 病例对照研究和回顾性流调研究均证实:糖尿病作为独立危险因素,使得卒中风险增加1.8-6倍,糖尿病患者接受积极的治疗后,心血管病风险(含卒中)60%的下降。 控制血糖的标准: 空腹<7mmol/l,不增加卒中风险,糖化血红蛋白<7.0%。 长按识别上方二维码 关注仁济南院官方微信公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