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历史上一次匪夷所思的科举考试

 闲之寻味 2017-04-21

分类:
 清秋散语
中国历史上一次匪夷所思的科举考试

       科举考试是中国封建王朝分科考选文武官吏及后备干部的制度,从隋唐到清代历经一千三百多年。
       隋朝以前采用的“九品中正制”,对老百姓非常不公平,“九品访人,唯问中正”,“九品中正制”创立之初的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但由于魏晋时充当中正者一般是二品,二品有参预中正推举之权,而获得二品者几乎全部是“门阀世族”,也就是官僚士大夫组成的政治集团,他们完全掌控了官员的选拔权。自然而然的,人才的道德和能力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久而久之,形成“公门有公,卿门有卿”和“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局面,中小资产阶级也只能做些小官吏,平民百姓更无法进入仕途。
       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九品中正制”,改为科举制,采取“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为平民百姓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在同等条件下,不看门第出身,人人都有机会,“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于是,学而优则仕,有能力者就可以登上历史的政治舞台,成为统治阶级的栋梁之才。
      明王朝建立后,科举制进入鼎盛时期,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期间,发生了一重大考试事件,撼动朝野,牵连到众多官员,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朝洪武三十年二月,明王朝迎来了其三年一度的科举会试,经反复斟酌,朱元璋任命78岁高龄的翰林学士刘三吾为主考官。刘三吾出身翰林世家,是元朝旧臣,元末时就曾担任过广西提学(教育厅厅长),明王朝的科举制度条例就是由他制订的,明初刑法《大诰》也是由他作序,他还主编过《寰宇通志》等。《明史·刘三吾列传》说他"为人慷慨,不设城府,……至临大节,迄乎不可夺"。刘三吾可谓人品才学俱佳的士林领袖。平时,朱元璋常向他请教治国安民之道、选贤任能之策,可见对他非常欣赏和信任。
       考试结果出来,开始发榜公告,叫春榜。令人费解的是中榜的51名贡生都来自南方各个省份,竟然没有一个北方人,这可是历朝历代都未出现过的情况。面对这一奇怪的局面,老百姓当然都持怀疑态度,落榜生更是难以接受,联合起来到礼部告状,上访。南京城顿时沸沸扬扬,街头巷尾,传言漫天,有的说主考官收受贿赂,徇私舞弊,有的说主考官是南方人,在搞“地方主义”,甚至搞“地域歧视”。消息传来,明王朝上下震撼,各级官员按耐不住了,纷纷上书,要求皇帝彻查此事,给人民一个交代。朱元璋也龙颜大怒,下诏成立了12人的中央“调查小组”,由侍读张信、侍讲戴彝、右赞善王俊华、司直郎张谦、司经局校书严叔载、正字董贯、王府长史黄章、纪善周衡和萧揖等人组成,在这次成员的选择上,绝对是公平公正的。调查小组经过重新阅卷,慎重复核,得出了调查结果:刘三吾等考官的阅卷无错属实,录取的51人皆是凭才学录取,不存在舞弊现象。结论一出,更是引起轩然大波。不但落榜的北方学子,就连朝中北方籍的官员们也不乐意了,立即提出抗议,要求严查所有涉案官员。
       这次朱元璋真是火冒三丈,下诏将张信与白信蹈等二十余人凌迟处死,命刘三吾戍边。刘谔、宋琮等人也遭遣戍,仅戴彝、尹昌隆免罪。之后,明太祖亲自主持殿试,重新取录任伯安等61名考生 ,为夏榜,让人奇怪的是,这次所录的 61人清一色为北方人,故又称北榜。后人所称此事为"南北榜"或"春夏榜"。
       科举大案背后的谜团,让人确实疑惑,中央调查小组经过了复审,中榜的依然都是南方人,究竟是舞弊,还是巧合?亦或许,真的就是一个偶然的“低概率事件”。自古以来,科举考试,改变了个人命运,更关系到江山社稷,作为一个胸怀天下,深谋远虑的政治家,稳定统治,安抚民心才是朱元璋的选择,南北榜的出台,无疑是最好的折中办法,表面上是一桩糊涂案,其实体现了帝王聪明智慧的决策。刘三吾,张信等人如果懂得政治之道,就不会成为无辜的牺牲品。
       该事件促成了明王朝科举制度又一次重大变革,从此以后,明朝考试,不再是“全国统一划线”,而是分“南北榜”,也就是南北方的考生,按照其所处的地域进行排名,分别录取出贡生后,再统一参加殿式,此制度一直沿用于明清两朝,甚至波及今日。











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