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投资银行股的信心

 高处不胜寒676 2017-04-24

最近一个多月时间,银行股把今年以来的涨幅尽数还回,还倒跌。

中证银行一年来指数是这样的:

作为一个2007年开始接触银行股的“银粉”,我的信心并没有丝毫动摇。

我在2016年10月就写过《银行股“大烂臭”这十年实际表现》,坚持投资银行股下来,实际的收益情况是可以满意的——考虑到还是在如今估值仍这么低的情况下,就更感到欣慰了。

那么银行股这波“大跌”,基本面发生了什么变化吗?

导火索无非是最近民生银行假理财捅的娄子。关于这件事情,我并没什么要多说的。

不过我知道,一个正常经营的企业遇到“黑天鹅”,往往也是买入的良机。对于同行业受牵连下跌的其他公司,可能就更是如此了。

一个好的投资者,要在市场恐慌时贪婪,在市场贪婪时恐慌。当然前提你要做好仓位管理,不能轻易把子弹打光。

简单说说我仍坚定看好银行股的几个理由吧。

1、投资银行股就是投资经济未来。

银行业作为百业之母,永远享受着经济成长的红利,总是能分一杯羹,顶多,无非分多分少之别。要银行日子真正不好过,几乎只有一种可能,就是经济彻底不行了。

结合银行股目前低于净资产的估值水平,我看只要不是天朝经济崩盘,都能稳赚。而假如天朝经济崩盘,你买A股无论什么股都没差,参照美国“大萧条”。

2、经济似乎有在回暖?

我个人接触身边的经济环境似乎是已经触底,很多有实力的企业在恢复盈利和增长(尽管还不多)。如果没有回暖,可能就是在即将回暖的路上。总之,最糟糕的时候应该已经过去。当然这毕竟只是主观感觉,不一定准,不能作数。

然而我们可以找找数据。银监会4月21日在其官网发布了一季度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的通稿,我且摘录一下——

商业银行经营基本稳定。初步统计,一季度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4933亿元,同比增长4.6%。不良贷款增速放缓,3月末,不良贷款余额1.58万亿元,比年初增加673亿元,同比少增504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74%,比去年同期下降0.01个百分点。商业银行损失抵补能力比较充足,3月末,贷款损失准备金余额2.8万亿元,拨备覆盖率178.8%。

看见没?很正面嘛。不要这时候反而不又不相信ZF。

3、银行风险并不见得很大。

有人说银行杠杆高所以风险很大,但银行本身就是专门经营风险的企业啊,几千年历史的发展了,又不是混饭吃的。还是那句话,只要别的行业有钱赚,银行就能分一杯羹。除非大部分行业都不赚钱了。

中巴最近发的一篇文章,标题很直白,也是我想说的,《宁买茅台不买招行?银行赚的钱是“假钱”?》。

没错民生银行是出事了,但这是基本面的持续影响还是一次性损失?我倾向于后者。

至于房地产泡沫的风险,难道不是买房产、投地产股风险更大吗?当然这块风险我认为还是真有的,但我也不确定有多大。

大家都看得到的风险,就未必是真正的风险。因为企业有意识和应对,而市场上的投资者也早有防备。银行股的风险折价,早就反映在这些年来的估值上了。

所以接下来的问题很关键,就是看估值。

4、银行估值实在很便宜。

首先我得承认过去的一个失误,就是看着ROE和PE来投银行股,这是不行的,因为银行是个天然高杠杆的行业,别看现在ROE很高,稍不留神就能蚀本,;而且净利润也非常具有隐蔽性,常常通过拨备覆盖来调节。

还得多看看ROA,看整体资产效率如何,更关键要看风险管理。然而银行股看PB还是相对靠谱的,毕竟它最主要的资产就是钱本身啊。

那市场现在给的是什么样的估值呢?反正像兴业银行这样破净的我是不能忍。

历史上银行股的估值如何呢?看下上市最久的民生银行:

论PB的话,近10年是1.6倍,近16年的话是2.4倍。其实2倍左右也是我对优秀股份制银行的中间估值水平,对应现价预期至少是要翻倍的涨幅才行。

5、就算市场继续低估银行也不怕。

价值投资之所以叫价值投资,就是因为它投资是有价值的。这种价值不是只能通过别人花更高价购买来兑现。

首先,我们有分红。银行股的股息率目前仍是显著高于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的,正所谓“存银行不如买银行”

其次,我们有净资产增长。虽然前面说了银行股不能简单看ROE,但不是说就完全不看。ROE毕竟也不是假的,最终体现在净资产的持续增长——银行本质上就是不断钱生钱的行业。

道理很简单:如果估值不涨,也就是市场给的PB不变,可至少我们净资产会涨啊,股价还是会涨。甚至,因为你是低于1倍PB买入的,你的预期收益率至少会比ROE还高,差不多是ROE/PB这样(实际因为有分红的因素所以会偏差一点点)。

参考阅读:《买入一只股票后,合理的预期收益率是多少?》。

6、你得能源源不绝地补仓。

我当前的投资组合中,有10.0%的$兴业银行(SH601166)$ 、6.0%的$民生银行(01988)$ 、5.9%的$招商银行(SH600036)$ 、4.0%的招商银行(HK:03968)、2.0%的中信银行(HK:00998)、2.0%的浦发银行(SH:600000),然后还有3.0%的银行B(SZ:150228),甚至5.0%的50AH(SH:501050)和3.0%的红利ETF(SH:510880)中也有大比例银行股。

所以我仓位差不多1/3是银行。

如果继续跌怎么办?差不多就是维持这个比例,轮动呗,再平衡呗,不管跌到多少都可以在低位买入。

甚至,我最近已经悄悄重新用起杠杆了,券商的融资业务,暂时杠杆倍数没超过1.1倍,还是很保守的。并不推荐大家用杠杆,投资上杠杆一不小心就会变成投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