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科学丨骨盆新术
原创
2017-04-26
央视科教
央视科教
科教授一直都认为自己有个重大的缺陷,就是个子不够高,后来我家亲姑父,注意是亲!姑!父!跟我说不要紧的吖,我帮你做个手术就能长高了~教授一听来劲了,赶紧跟屁虫一样问什么手术,亲姑父云淡风轻地说“就是把双腿截断了中间垫一截进去呗。” 这件事一直是我童年的阴影,就像听到了什么鬼故事一样恐怖… 我们都知道骨折之后的恢复很困难,但是骨盆的骨折,应该算是难中之难,很有可能就让人再也站不起来了。 骨盆包裹着众多脏器,而且血管神经众多,位置也比较特殊。因此,由于多种种原因造成的骨盆骨折就给骨科医生出了一道难题。骨盆骨折的手术一直是在骨科医生当中被认为是最棘手的手术之一,一直以来,骨科都是采用保守治疗,静卧康复,但得不到很好的复位,患者往往终身卧床不能下地行走,甚至失去生命。 当然,也有经验丰富的骨科医生直接采用大切口,刀口往往10到30厘米不等,暴露骨折断裂部位进行复位,这样的患者就可以获得很好的生活质量。但是,在腹部开三四十厘米的口子,往往伴随着大量的出血,因此,要做这样的手术必须要患者等待身体条件允许才能够开刀,可这往往错过了最佳手术时机。同时,骨盆里有重要的动脉血管,一但碰破,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面对种种问题,北京301医院的唐佩福和陈华主任就在思索,如何能在不开刀或是开小口的情况下做到精准的闭合复位。 这个医院大家都知道的哈教授就不介绍了,但凡是他们想要做到的,估计也没啥做不到的。于是两位专家就组织研发团队设计了骨盆复位系统,集合一系列的新型微创手术器具,可以很好地完成复杂的骨盆复位手术。 骨科业内其实早就看到了开放手术问题重重,随着术中透视影像技术的发展,医生可以在手术中找到碎裂位置,这也使微创治疗逐渐变为现实。但是很多骨盆骨折的患者伤情都比较严重,等从地方医院转到上级医院的时候,可能过了三四天甚至是一个星期以上,复位就比较困难。这时候,骨折在什么位置,基本就在原位用螺钉固定,并没有做到精准复位,最后,病人的疼痛是解决了,带来的问题就是骨盆倾斜,患侧肢体短缩。 ![]() 为此,陈华设计了一套外接复位架,并改进成了能够透光的碳纤维材质。手术时只要把外接复位架固定在手术床两侧,用特殊的工具一端打进骨盆,另一端固定在复位架上,起到把持住骨盆的作用,同时,一根拉杆牵拉住远端移位的骨头,旋转固定在复位架上拉杆,缓慢牵拉,用这样的方式就可以做到精准复位,位置对准之后,最后在断裂处穿一枚螺钉进行固定。 ![]() ![]() 手术室普通的手术床,不能够满足术中随时透视的需要,如果要向全国推广这套骨盆微创系统,仅仅有复位架和工具还是不够的,还必须设计一张全透视床。经过特殊设计并选材的全透视床,不仅能实现升降,还能够左右,前后倾斜。同时,配套在一起的,还有特别设计的术中牵引架,这张能透光的碳纤维手术床不仅能够满足骨盆和髖臼手术,对于骨科中的其它手术也完全都能胜任。这可真真儿是国内首创。 ![]() 尽管这项技术这么牛,但是科教授在最后还要提醒一句,所有的新技术都有它还不能解决的局限性,就是对陈旧性骨盆骨折的治疗无能为力。因此,当骨盆骨折后,应该尽快去医院接受手术,如果从急性损伤拖延到慢性,损伤部位周围形成软组织韧带的挛缩,瘢痕粘连,再想复位就非常困难了。 走近科学 《骨盆新术》 播出时间:4月26日 17:15 “预约回看”你喜欢的节目 猛戳 阅读原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