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个馋虫, 一晃又到吃笋的季节。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四月,冷暖空气激烈对峙,一阵电闪雷鸣后,春雨如撒开了网般密布在群山峻岭之间,唤醒了春笋。它们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个从土里冒出来。 春笋裹着浅褐色的外衣,像嫩生生的娃娃。它们迎着春风,在阳光中笑,在春雨里长。一节,一节,又一节。向上,向上,再向上。 笋,竹萌也。《舌尖上的中国》提及春雷过后的第一拨笋子,称作雷笋,更讲究“鲜”。“雷笋10天之内可以食用,10天之后就会长成竹子。保鲜时间极短,一早一晚,滋味便大打折扣,过夜再吃,已有隔世之感。”
为了这口鲜,挖笋人脚步不停歇,山头挖好的笋,山下就得装车,争分夺秒,赶赴一年一度中国人的餐桌。争分夺秒,千山万水走遍,人们对人间至味的追求,依然如此气势磅礴。 春天不吃笋,如同娶了新娘不洞房,糟蹋自然的青春! 春笋历来受到追捧,可爱之处大致有三点:笋之容、笋之味、笋之雅。 笋之容 春雨润泽,春笋从土里冒出尖来 山林间的春笋,采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自是清新脱俗、水灵明媚、洁白无瑕。 人们喜欢用春笋、笋玉、玉笋芽,喻指女人的优柔修长的手指。如:唐·韩偓《咏手》:“腕白肤红玉笋芽,调琴抽线露尖斜。”
笋之味 清代的李渔对笋更是推崇备至:“此蔬食中第一品也。” 所谓“雨后春笋”,雨水之后,才是春笋绝佳赏味期。因为春笋长得快,所以只能作时令菜,一期一会,过期不候。 竹笋不但富含多种营养物质,而且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中医认为,竹笋味甘、微苦,性寒,能化痰下气,清热除烦,通利二便。 《名医别录》言其“主消渴,利水道,益气,可久食”; 《本草纲目拾遗》说它“利九窍,通血脉,化痰涎,消食胀”,尤独善于清化热痰。 从削蔸,去皮,剥壳,雷笋都以分钟计。但无论炒,炖,焖,煨,雷笋脆嫩爽口,皆成美味。
春笋豆腐汤
三杯竹笋
油焖春笋
五彩笋丝
双笋虾仁 ![]() 李渔在《闲情偶寄》记载他吃笋的经验:竹笋“素宜白水,荤用肥猪。” 他说,从来最美好的东西,都适合单独用。 人间有味是清欢。 笋有无数种做法,这里不做赘述。
笋之雅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 ——苏东坡 ![]() 竹子清淡平和、空心挺直、四季长青,几千年来被赋予虚心、正直、高雅脱俗的文雅。 试想,如果你住的地方,幽篁满窗,清气满院,竹影婆娑,清秀潇洒,游走其间,眉宇间、指尖、衣袖旁,必定清气满盈~ 而春笋,竹萌也,是春天竹子从土里长出的嫩芽,和高雅的竹子刚好一脉相承。 责任编辑:静 图文排版:红五星 ▲向上滑动 神农草堂公众号 ![]() gzsnct 神农草堂新浪微博 ![]() 广州神农草堂 中医药博物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