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肝肾阴虚崩漏

 清茶清清 2017-04-27



张某,女,37岁,南和县农民,1965年5月15日初诊。 患者自15岁月经初潮以来,经期经常提前。今年2月份流产后月经3个月未来,小腹时常胀满,昨天突然大量出血,血色红赤而有热感,夹有血块。曾用凝血剂、仙鹤草素等止血药不效。现仍出血不止,血色淡,心悸,汗出,五心烦热,口渴舌红,脉细数。 证系肝肾阴虚,相火偏亢,热郁于内,损伤冲任,迫血妄行,故致血崩。拟治以益气清热止血之剂。 方药:人参(先煎)6g,阿胶12g,生地24g,棕榈炭12g,黄芩炭15g,白芍15g,当归9g,大蓟炭6g,小蓟炭6g,侧柏炭12g,三七(研末冲服)4.5g,甘草3g。2剂。


二诊:(5月17日):出血减少,已无血块,仍有五心烦热,头晕心悸,脉细数。上方加黄芪15g,旱莲草15g。3剂,水煎服,日1剂。 三诊:(五月二十日):出血量大减,血色淡红,仍五心烦热,心悸,腰酸腰疼,头晕耳鸣,口干渴,舌红少苔,脉细数。由于大量出血,阴血亏耗,呈血虚内热之象,拟以养阴清热,凉血安神之剂治之。 方药:当归9g,炒白芍12g,生地24g,炙龟板15g,阿胶12g,黄芩炭15g,棕榈炭12g,地骨皮9g,酸枣仁15g,焦栀子6g,甘草3g。5剂,水煎服,日1剂。 四诊:(5月25日):出血停止,虚热大减,仍体倦无力,心悸汗出,头晕失眠,饮食不思,面色淡白,舌淡白少苔,脉细无力。此乃由于出血之后气血不足,致心脾两虚之症。拟以归脾汤加减调理。 方药:炙黄芪24g,党参15g,白术9g,炒枣仁15g,桂圆肉12g,朱茯神9g,当归12g,远志6g,熟地9g,炒神曲9g,甘草3g。水煎服,日1剂。 服药5剂,症状大减,更用十全大补丸,连服10天,病告痊愈。 按:患者平素肝肾阴虚,相火偏亢,阳气浮动,迫血妄行,使经水失其常度,暴崩直注,大下不止,故首用益气清热止血之法,选用大量炭剂以及阿胶、三七等塞流止血,以救燃眉。三诊出血大减,但仍五心烦热,头晕耳鸣,心烦失眠,说明大失血后,阴血亏耗,余热未清,改清热凉血养阴之法,以澄其源。血止之后,气血两虚,又用归脾汤、十全大补丸以复其阳。标本缓急,辨之明,处之当,故效果好。 (《河北中医验案选》编写组.河北中医验案选.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