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虎形与马形的阴阳练法

 等待MYLOVE 2017-05-01

虎形与马形的阴阳练法

虎者,山中猛兽之王。虎之天性,有离穴抖毛之威,扑食之勇。此勇之威力,起于臀尾之劲(督脉),发动涌泉之穴,起落不见形。此形取之于拳为虎形拳。虎坐卧藏洞中,以拳之应用,外猛而内和,形势顺,则虚伏而丹田气足,能起真精补还于脑。故日“猛虎穴伏双抱头,长啸一声令胆惊,翻掀尾剪随风起,跳涧抖擞施威风”。虎的颈项短,不易回头后顾,善于向前蹿扑,勇往直前,绝无返顾。它显得非常雄壮和坚实,蹿扑起来,前脚伸展,因项短而似抱头一般,所以拳谱叫“虎抱头”。虎的腰部轻松灵活,又称老虎美人腰,身躯转换全凭腰部活动,腰部的轻灵提蓄,加强了蹿扑的气势。模仿这些动作,是锻炼腰的活泼和前肢的壮实,再结合勇往直前的意识来分析,它的主要环节在于提蓄丹田之气和松腰的蓄势,使“蹿扑”壮实。所以,采取这些动作形态是锻炼“蹿扑”之劲。

虎形与马形的阴阳练法

马者,最仁义之灵兽。它善知人心,有垂缰之义,抖毛之威;有责蹄之功,撞山跳涧之勇。故以性言,谓之心源,以拳之言谓之马形拳。马有奔腾之长力,在奔腾起脚时,身向后躜,屈膝而实蹄。为模仿起步出脚时,撤胯向后躜蹬,并把后足跟蹬实,来锻炼步法和脚法。从这些动作的主要环节来看,撤胯向后躜蹬,前虚后实是为了起脚出步,前后对称,使身躯稳定。拳谱论脚法云:“脚起而躜,脚落而翻。”这里说的躜,就是撤胯松腰,使全身重心暂向后引顿。如果重心随着起脚前移,身躯就不能稳定。所谓翻,就是功由后足跟上提,循小腹向上翻,脚的下落是劲向下沉。这样上翻下沉是上下对称的,与前后对称是同一目的,使身躯平衡稳定,就能得机得势。所以,翻躜是相辅相成结合的,没有后下的躜,就没有前上的翻,有了躜一定要翻,采取这种形态,就是练“躜翻”之劲。

虎形与马形的阴阳练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