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己不舍得花钱,努力存钱,笼统来说是一种囤积的心理。囤积心理来源于直接或间接的匮乏体验,老一辈人因为经历过物质极度缺乏的时期,所以他们都有直接的匮乏体验,这样造成的节俭心态是很稳定的。 换句话说,就算外部环境变得再崇尚消费,他们可能也还是会安于自己的节俭,内心不会有明显的矛盾和焦虑。 但年轻一辈的匮乏体验相当程度上是间接的,并没有特别深刻的感性体验,因此这种节俭观念就容易被外部环境影响而产生怀疑与动摇。 直接一点说,它的产生是由于父母观念的洗礼,那么当然也可能被再次“洗礼”而改变。 当你觉得自己希望迎接这种洗礼,那么最重要的就是在心里认识到一点:节俭这个观念不是理所当然的真理,而只是父母因某种自身体验而深深认同的一种观念罢了。 你觉得它很有道理、难以撼动,不是因为它在逻辑上是无可辩驳的真理,而只是因为你从小就是被这样教育的。你要努力去思考、体会这一点,渐渐地让这一观念走下神坛,才能为改变做好理论准备。 接下来,我们就需要让自己逐步去体验给自己花钱的感觉。绝对不要矫枉过正,一下子就按外界标准来让自己花钱,这种强烈的反差冲突会让自己的价值观剧烈动荡,内心会本能地抵抗防御。一定要循序渐进,每次突破一点点限制,让自己处于能够享受消费而又不会太过焦虑的状态。这样有意识地练习一段时间,内心就会渐渐产生实质性的改变。 |
|
来自: 郑公书馆298 > 《医卫饮食与环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