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对“义利之辩”的点滴浅思

 山佳国学谭 2017-05-03

关于对义利之辩的点滴浅思

——《学儒笔记》

    义利之辩是孟子学说中最重要的要点之一。应此《梁惠王》为《孟子》首篇。也已经成为几千年来中华文化中的最重要之辨。

    义利之辩首先要弄清楚,何为;何为。其中比较难理解。在下感悟到:义就是为他人、为亲朋、为民族、为社会、为国家、为人类。简而言之就是为众人。利就容易理解了,就是经济利益,一般多指为私利。那么,为众人有没有私利那?为私利有没有那?就成为了义利之辩的焦点。还是孔夫子的一句话说得明白,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么。但是,说的也很深刻。在下感悟到可以从纵横两方面来理解。纵的方面就是从不同阶层的人群来理解;横的方面也就是从同一阶层的人群来理解。从纵的方面来看,应该是越往上层君子的比率越大,越往下层小人的比率越大。越往上层的领导者,他的职责就是为众人,否则,就不配为领导者。同时,他在为众人中,也就满足了他的权力欲、价值欲、成就欲、名誉欲(争名于朝么)等私利(君子也要有一般人的生活)也在其中了。在这里关键的是:当他的为众人与同时存在的私利发生矛盾的时候的取舍。这就要从横向上来看,如果取为众人为私利,那就是君子喻于义”“在其中也(就是流芳千古也是利也);如果是相反,那这个小人喻于利往往是口喊最高的那个伪君子(历史与现实过客匆匆呀!)。再从纵向往下来看,直到黎民百姓横向上来看。当然也大有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志士仁人。但是,就是争利于市的小人的一己私利,对于自己和家人(也是为他人呀)的生存不是同样很有意义的么?!小人喻于利”“在其中也。当然奸佞无耻小人也是大有人在的。义利之辩不在于要不要,在于是否为众人(他人)之利也。这个来之人本性善。为仁义也。因此,孟子曰:王亦日仁义而已矣,何必日利?

    上述义利之辩又是浅浅的思索。只好点滴到此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