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苓散老年病临床举隅

 柴桂苓 2017-05-06
五苓散一方出自汉代张仲景的《 伤寒论》 , 原为治 疗太阳蓄水证的一首方剂。《 伤寒论》 第 71 条论日:“ 太阳病 , 发汗后 , 胃中干, 烦 躁不 得眠, 欲得饮水者 ,少少与饮之 , 令 胃气和则 愈。若脉浮 , 小便不利 , 微热 消渴者 , 五苓 散主之。 ” 第 72 条论 日: “ 发汗 已, 脉 浮 数 , 烦渴者 , 五苓散 主之 。 ” 第 74 条论 日: “ 中风发热 ,六七 日不解而烦 , 有表里证 , 渴欲饮水 , 水人则吐者 , 名 日水逆 , 五苓散 主之。 ” 在临床 中, 五苓散 在治疗多种老年病 中有卓著疗效 , 不应仅仅局限于治 疗太 阳蓄水证 。



验案举隅
1)慢性膀胱炎 患者廖某某 , 女, 61岁 , 以“ 反复尿道不适感 10余 年” 就诊 。就诊 时症见 : 解小便时尿道不适感 , 有时微 感灼热 , 尿频 , 尿有余沥 , 无 明显尿急、 尿痛 。口干 、 唇 干 , 而不欲饮 , 体温正常。查血常规正常。尿常规 : 白 细胞 + , 上皮细胞 4 + , 脓 细胞 、 红细胞均为 阴性 。尿 培养 : 大肠埃希菌。舌质淡 , 苔 白腻 , 脉缓。西 医诊断 为慢性尿路感 染 , 予左 氧氟沙星液 每次 0. 2g, 每天 2 次 , 静滴 , 金钱草冲剂 口服。用药 1 周 , 患者尿道灼热 略有减轻 , 仍感尿道不适 , 尿频 , 尿有余沥。复查尿常 规 , 白细胞 ± , 上皮细胞 3 + , 尿 培养仍查见大肠埃希 菌。停药 3 天后 , 患者又感症状如初 , 查尿常规 : 白细 胞 + , 上皮 细 胞 4 + 。 中医辨证 : 该患者 系老年女性 , 下体不洁 , 湿热之 邪上犯 , 侵入膀胱 , 治不及时, 久留不去, 则解小便时尿 道不适感 , 微感灼热。湿热 日久 , 耗伤正气 , 正虚邪恋 , 加之年老久病则肾虚 , 气不化水 , 膀胱气化不利 , 则小 便不利而尿频, 尿有余沥。水津不得输布, 则口干、 唇 干 , 水饮停聚则不欲饮 。湿热不甚 则无 明显 尿急、 尿 痛。该患者病程 日久 , 正气亏虚, 而邪气不甚 , 舌质淡 、 脉缓系阳气亏虚之象 , 苔 白腻系兼有湿浊之证。方 以 五苓散温阳化气 而利水 , 考虑 患者尿道灼热 , 舌苔 白 腻, 为下焦余热未尽, 中焦兼有湿浊。故加滑石以清利 膀胱湿热 , 加 薏苡仁以化脾 胃湿浊。处方 : 茯苓 30g , 猪苓 30g, 泽泻 30g, 桂枝 15g, 炒 白术 15g , 滑石 30g, 薏 苡仁 30g。3 剂 , 每 日1剂 , 水煎, 400ml , 分 3 次服。 患者服药后尿道不适感及尿频 、 尿有余沥均有所 好转 , 仍感 口干, 小便 时微 感灼热。考 虑久病湿热 伤 阴 , 故于上方 中加 生地黄 30g, 同时加大茯苓、 猪苓剂 量均为 60g, 继服 4 剂 , 症 状 明显缓解 。原 方继 服 5 剂 , 症状基本消失 , 复查尿常规 : 白细胞 3 ~4 个/ 高倍 视野 , 上皮细胞 2 + 。嘱患者 注意下身清 洁, 内裤 消 毒 , 行房后排尿 , 并预防性 口服左氧氟沙 星胶囊 0. 2g。 随访 1 月, 未复发 。




2)前列腺增生 患者李某某 , 男 , 84 岁, 以“ 尿不畅 5 年余 , 尿闭 1 天” 就诊 。患者反复尿流艰 涩不畅, 尿意频 , 尿不尽 , 夜尿 5 ~ 6 次/ 夜。5 年前 B 超显示 : 重度前列腺增生。 泌尿外科建议手术治疗 , 鉴于患者 同时患有 “ 高血压 病、 高血压性心脏病 、 慢性左心功能不全 、 冠状动脉粥 样硬化性心脏病 、 陈旧性心肌梗死、 2 型糖尿病 、 糖 尿 病 肾病 、 慢性肾功能不全 、 脑梗塞” , 不具备手术指征 , 故未行手术治疗 。1 天前患者尿闭 , 点滴不 出, 小腹胀 满拘急 , 难 以忍受 , 故前来就诊。紧急行导尿术 , 但因 前列腺肥大严重 , 两次导尿均未成功 , 遂行膀 胱穿刺 术 , 抽 出淡 黄 色尿液 约 800ml , 患者小 腹拘 急胀满 缓 解。患者系老年男性 , 年老肾虚 , 膀胱气化失司 , 开合 失常, 则发为“ 癃闭” , 尿流艰涩不 畅, 尿意频 , 夜尿多。 水液潴 留体内, 则小腹胀满拘急 。观患者舌体胖大 , 有 齿痕 , 舌质偏红 , 苔黄腻 , 脉弦, 后 予五苓散加味 , 考虑 患者舌质略红 , 苔黄腻 , 为兼有湿热之象 , 加茵陈 、 滑石 以清利湿热 , 加车前草 以清热利尿 。处方 : 茯苓 30g, 猪苓 30g, 泽泻 30g, 桂枝 15g , 炒 白术 15g, 茵陈 30g, 滑 石 30g, 车前草 25g。3 剂 , 每 日 1剂 , 水煎 , 400ml, 分 3 次服。 患者服 3 剂后感尿意频 、 尿不畅有所好转 , 于前方 中加大茯苓剂量为 60g, 继 服 3 剂后感尿不尽有所减 轻 。前方中加熟地黄 25g 以补肾, 加大猪苓 、 泽泻剂量 各为 50g, 继服 7 剂 , 夜尿有所减轻 , 2 — 3 次/ 夜 。继服 原方 7 剂 , 随访 3 月未发生尿潴 留。





3)尿道窘迫综合征 患者王某某 , 女 , 75 岁, 因“ 尿频 、 尿急 1 年余” 就 诊 。就诊时症见: 尿频 , 尿急, 无尿痛 , 无滴沥滞 涩感 , 精神紧张时尤甚 , 咳嗽 、 喷嚏及强度稍大运动时小便 自 出, 不能 自制 , 常浸透 内裤甚至外裤 。舌质淡红 , 苔薄 白, 脉弦。患者 曾多次 到西 医院就诊 , 反复查尿常规 :白细胞 1 ~ 8 个/ 高倍视野浮动, 尿培养未查见致病菌 生长 , 血常规未查见 明显异常。西 医予“ 左氧氟沙星” 口服 , 无明显效果 , 又先后予 “ 左氧氟沙星 、 头孢他啶” 静滴 , 效果亦不佳 , 输液期间略有减轻 , 停药 又出现加 重 , 终无 明显好转 。就诊时查尿常规 : 白细胞 2 ~3 个/ 高倍视野。 中医辨证 : 患者系老年女性 , 年老肾虚 , 气化失司, 加之生活经历坎坷 , 长期紧张 、 焦虑 , 肝失疏泄 , 气机不 畅, 经络受阻, 水液不得运行输布 , 气机下迫故见尿频 、 尿急。精神 紧张时气机受阻加重 , 水道不得畅通 , 故见 加重。肺主通调水道 , 下输膀胱 , 咳嗽 、 喷嚏时肺气闭 郁 , 肺失宣肃 , 水道不得通调 , 剧烈运动则耗气 , 气耗则 膀胱气化愈受影 响, 故可见尿失禁 。患者舌质淡红 , 苔 薄白为阴阳虚损不甚 , 脉弦系肝气郁结的表现。处方 予五苓散加味, 考虑到患者兼有肝气郁滞不舒及肾气 不固, 加柴胡 、 升麻 以疏肝解郁 , 升 阳举陷。处方 : 茯苓 30g, 猪 苓 30g, 泽 泻 30g, 桂 枝 15g, 炒 白术 15g, 柴胡 20g, 升 麻 20g。3 剂 , 每 日 1 剂 , 水 煎 , 400ml, 分 3 次服。 患者服 3 剂后感尿频 、 尿急有所好转 , 继用原方加 郁金 15g 以行气活血, 配 5 剂 , 服后上述症状有 明显减 轻 , 尿失禁明显好转 , 咳嗽 、 喷嚏时仅有点滴小便 自出。 复查尿常规 : 白细胞 0 ~ 2 个/ 高倍视野。随访 2 周未 出现反复。






4)慢性肾功能不全 患者赵某某 , 男 , 60 岁 , 以“反 复双下肢水肿 3 年 , 加重 1月” 人院治疗。患者平时工作繁忙, 精神压力 大 , 生活不规律 , 嗜烟酒 , 反复双下肢水 肿未予重 视。 退休后水肿加重 , 伴尿量急剧减少 , 方才前来就 医。入 院时症见 : 双下肢重度凹陷型水肿 , 尿少 , 大便稀 , 每 日 每 24h 尿量在 200ml 左右 , 面部及 眼睑浮肿 , 面色萎 黄 , 精神萎靡不振 , 贫血貌。舌质淡 , 有瘀斑 , 舌下络脉 迂曲, 苔 白, 脉沉迟。血压 200/ 120mmHg。肾功能 : 肌酐 453panol/ L , 尿 素氮 36. 5mmol/ L , 尿 酸 812. 3m mol/ L 。 西药用降压 、 利尿 、 保肾等治疗 , 同时加用 中药 。 中医辨证 : 患者系老年男性 , 平素劳累过度 , 劳则 耗气伤阳 , 房劳过度则伤 肾精。肾主水 , 司二便 , 肾阳 亏虚则不得化气行水 , 水液潴 留体 内则发为“ 水肿 ” , 膀胱开合失司则尿少 。舌质淡 , 苔 白, 脉沉迟系阳虚的 表现。久病人络 , 水肿 日久 , 脉络壅滞 , 气血巡行不畅, 则血络瘀阻 , 故见 舌上瘀斑 , 舌下络 脉迂 曲。瘀 血不 去, 新血不生 , 故见面色萎黄 , 精神萎靡。处方予五苓 散加味, 温 阳化气利水 , 考虑到患者兼有血瘀 阻络 , 加 丹参 、 益母草以活血化瘀 , 利水 , 考虑患者兼有气虚 , 加 黄芪、 汉防己以益气利水。处方 : 茯苓 60g, 猪苓 60g, 泽泻 60g, 桂枝 25g, 炒 白术 30g, 丹参 30g, 益母草 25g, 黄芪 60g, 汉防己30g。5 剂 , 每 日1 剂 , 水煎 , 400ml , 分 3 次服。 患者服药后尿量有所增加 , 每 24h 尿量 800ml 左 右 , 血压降至 150/ 90mmHg , 双下肢水肿有所消退 。继 服原方 6 剂 , 尿量增至每 24h 1500ml 左右 , 原方加 车 前子 30g, 冬 瓜 皮 30g, 继 服 7 剂 , 每 24h 尿 量 达 1800m1, 双下肢水肿明显减轻 , 于原方 中加大茯苓 、 猪 苓 、 泽泻、 黄芪剂量均为 80g, 增大桂枝剂量为 35g, 继 服 7 剂 , 每 24h 尿量 2000ml , 面部及双下肢水肿进 一 步消退 , 血压稳定在 145/ 90mmHg 左右。复查肾功能 :肌 酐250. 3I xmol/ L ,尿 素 氮20. 5mmol/ L ,尿 酸 6 12. 3mmot/ L 。




5)神经性耳鸣 患者郭某某 , 女 , 73 岁 , 因“ 耳鸣 3 年 ”就诊。就诊 时症见 : 耳鸣如蝉 , 影响听力 , 有时声音较大 , 以手按之 无明显变化 。头昏, 口干 , 腰痛 , 双下肢乏力 , 大便稀 , 白天尿少 , 夜尿频 , 3 ~4 次/ 夜。舌 质淡红 , 苔 白, 脉 弱。患者 曾到五官科检查 , 未查见异常。 中医辨证 : 肾开窍于耳 , 患者系老年女性 , 年老则 肾虚精 亏, 肾阳不足 , 精不化气 , 膀胱气化失司, 水液分 布异常 , 水蒙耳窍则致耳鸣 , 水液上犯清 阳则头昏。津 液不得润泽 口腔 , 则 口干 , 肾阳亏虚 , 膀胱开合失司, 则 白天尿少 , 夜尿频。舌质淡红 , 苔 白, 脉弱为阳虚 的表 现。治以针刺百会 、 四神聪 、 头维 、 耳门、 听会 、 侠溪、 中 渚 , 艾条局部温针灸 , 留针 30min, 每天 1 次 , 同时予 中 药五苓散, 考虑患者年老肾虚, 加淫羊藿、 菟丝子以温 补肾阳。处 方 : 茯 苓 60g, 猪 苓 60g, 泽 泻 60g, 桂 枝 25g, 炒 白术 30g, 淫羊藿 30g, 菟丝子 30g。4 剂 , 每 日1 剂 , 水煎 , 400ml, 分 3 次服 。 治疗 4 天后 , 患者感头 昏有明显好转 , 夜尿有所减 少 , 于原方加丹参 30g继服 7 剂 , 患者感耳鸣程度有明 显减轻 , 口干有明显改善。




五苓散一方, 出自张仲景所著《 伤寒论》 , 在传统 《 方剂学》 教材中被归为祛湿剂 中利水渗湿 的方剂 , 有 利水渗湿 , 温阳化气 , 外散表邪的功效 。此证病因源于 太阳外有表邪, 内传太 阳之府。方中泽泻甘淡化湿 , 直 达肾与膀胱 , 茯苓 、 猪苓利水渗湿 , 白术健脾而运化水 湿 , 桂枝温通 阳气 , 内助膀胱温阳化气 , 布津行水 , 外散 太阳未尽之表邪 , 全方共奏利水渗湿 , 温 阳化气 之功, 主治太阳伤寒蓄水证及水湿 内停之水肿 。对于五苓散 的认识 , 多年来伤寒学界及方剂学界一直都受膀胱蓄 水说的限制 , 导致西医甚至部分中医都认为五苓散即 是中药利尿剂 , 更有甚者 , 部分西医甚至将其与呋塞米 等 同起来 , 造成 了临床 医生乃至 学术界对 五苓散 的 误解 。 事实上 , 五苓散在 临床 中应用甚广 , 只要辨证 准 确 , 既不必论其有无表证, 又不必拘泥于膀胱蓄水之一 端 , 但属气化不利 , 皆可用之。五苓散证 的病机实质当 是三焦气化不利。《 素问 · 灵兰秘典论》 云 : 三焦者 , 决渎之官, 水道出焉 , 说 明三焦是水液运行的道路。人 体水液的正常生成 、 输布、 排泄 , 是 胃、 肺 、 脾 、 肾、 三焦 、 膀胱各司其职、 协 同作用 的结果 , 而 “ 通调水道 , 下输 膀胱”虽为肺所主 , 但 亦是三焦的重要功能。三焦水 道通利 , 则水液运行畅通 , 代谢正常 , 若三焦气化不利 , 气不化湿 , 水液内停 , 不得下输膀胱 , 小便不利 , 不能 布津上乘于 口则 口干 , 但体 内并无实热耗津 , 故 口虽干 但并不多饮或喜热饮 , 而饮入之水 , 下无 出路 , 体 内失 布 , 反致上逆 , 故水入即吐。水饮 内盛 , 流动不居 , 动于 下焦则脐下动悸 , 阻于中焦则心下痞满 , 逆于 胃中则吐 涎沫 , 上凌肺气则短气而咳喘 , 甚至喘鸣 , 凌心则心悸、 胸闷 , 不能平卧 上犯清阳则头 昏、 眩晕 , 水蒙清窍则耳 鸣、 耳聋 , 流注大肠则泄泻 , 外溢肌肤则水肿。如兼见 表证未解 , 还 可见 头痛 、 恶寒 、 发热 、 脉 浮等症状 。因 此 , 五苓散证 的病机核心是三焦不能化气布津 , 病位在 三焦 , 而非仅执于膀胱一端 , 其病性有水饮停聚局部和 水津不布全身两种。 五苓散功善 化气布津 , 分消 三焦水气 , 使气化得 行 , 水道得通 , 津液得布 , 停聚得除 , 乃是恢复三焦气化 的一剂 良药 , 在 老年病 的应用 中十分广泛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