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创介入,一把“小伞”成功封堵六旬患者房缺

 李涣 2017-05-07

近日,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教研院长李爱先、心脏内科副主任郑诗璁、及远东介入团队携手成功为一例61岁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继发孔缺损患者实施介入封堵术,术后患者胸闷气短症状消失,康复出院。

家住五常市的蔡大娘,今年61岁。虽已是花甲之年,但一直都是广场舞上那个精神矍铄的领舞者。直到一年前,蔡大娘跳舞回来后总觉得自己胸闷气短,开始以为是跳舞运动量过大造成的,于是蔡大娘在儿女的劝阻下不在去跳舞,并到医院做了心脏彩超的检查,彩超结果显示,蔡大娘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因蔡大娘年岁以高,在全家人的商议下打算进行保守治疗。可就是在最近两周,蔡大娘的病情开始持续加重,连平卧喘气都变的非常困难。

眼看死亡就要威胁到自己的母亲,蔡大娘一家当机立断,放弃保守治疗。立即将蔡大娘转到了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住院后,李爱先院长为蔡大娘进行了包括800排ct、胸前彩超、食道彩超、导管造影等系统的检查,最终确诊蔡大娘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心功能不全、心功能III级,并伴有肺动脉高压,若不及时手术矫正将会引起心力衰竭等严重后果。

面对“年龄高”、“血压高”、“风险高”这样复杂的病历。黑龙江心脑血管医院教研院长李爱先带领远东心内外科专家团队最终制定除了一套最适合的手术方案。在跟患者沟通及家属沟通后,决定为蔡大娘实施微创介入封堵术。

在李爱先院长的带领下,远东介入治疗团队为蔡大娘实施了微创介入封堵术。李院长在蔡大娘的右前臂的血管中放置一根细小的导管,将此导管沿着血管送至心脏,当导管到达心脏缺损处,再通过这根导管送入一个小的封堵器闭合房缺孔。最后将导管撤出,穿刺的右前臂部位局部加压包扎,手术成功结束。手术后蔡大娘恢复的很快,没有了胸闷气短的情况,已经能够自主行走活动了。

眼看死亡就要威胁到自己的母亲,蔡大娘一家当机立断,放弃保守治疗。立即将蔡大娘转到了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住院后,李爱先院长为蔡大娘进行了包括800排ct、胸前彩超、食道彩超、导管造影等系统的检查,最终确诊蔡大娘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心功能不全、心功能III级,并伴有肺动脉高压,若不及时手术矫正将会引起心力衰竭等严重后果。

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教研院长李爱先提醒大家:房缺是常见的心脏疾病,一般从出生就存在,可以为单纯房缺,也可以合并其他的心脏病。房缺能够产生心脏杂音。如果一个中等或大型房缺没有被发现和治疗,患者可能会在40岁左右出现肺动脉高压及心脏衰竭。这些症状包括:心跳不规律——可能会感觉心跳过快或卡顿;活动量下降房缺患者可能在进行日常活动时也会容易感到疲劳,呼吸困难,皮肤发青等,应及时就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