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确诊丨经典病例90】肝细胞腺瘤1例,附诊断分析思路及专家点评!#医学影像#

 panyunbo 2017-05-08


一、患者信息及影像


患者:女性,28岁。


主诉 : 间断性上腹部胀痛伴发热3天,加重10小时。


现病史: 患者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胀痛,以左上腹为著,呈持续性,进行性加重,可向腰部放射,伴发热,曾在当地医院就诊,予抗炎、对症治疗后症状逐渐好转、病情反复发作、加重。


既往史: 无高血压、糖尿病、结核、药物过敏、无肝炎、无长期口服避孕药。


体格检查:体温38?C,血压:90/55mmHg。


实验室检查: WBC14.5*10?/L,C反应蛋白62.92mg/L,RCB3.2*1012/L,血红蛋白95/L。


超声: 无特殊。


CT/MRI扫描: 腹部MR平扫及增强检查:MR检查,患者仰卧位,扫描范围自胸骨剑突上2cm至脐水平,层厚6mm,层间距30%,扫描方案:横轴位T1WI,out phase,T1WI-FS;T2WI-FS;冠状位Trufi.增强扫描:经肘静脉4-4.5s内高压注射器团注对比剂15ml,浓度469.01mg/ml,流率3.6ml/s,注射后30s、60s、120s分别行三期增强扫描。


二、病例问答挑战



答案分割线


问题一解读

答案:B


肝左叶外侧段正常形态消失,见一13.8*11.2*12.2cm大小肿块,肿块向肝外膨隆,有完整包膜,边缘光滑,相邻血管受压,病灶与周围脏器关系密切,但仍可以观察到清晰的脂肪间隙,邻近胃受压变形、胃腔变窄,脾脏受压移位。


问题2:根据MR表现,肝左叶外侧段病灶可能含有以下哪些成分?(多选)


A 畸形血管团

B 变性的脂肪组织

C 成熟的脂肪组织

D 钙化

E 凝血块


答案分割线


问题二解读

答案:B.C.E


T1脂肪抑制序列信号减低,提示含成熟脂肪组织;反相位信号减低,提示含变性的脂肪组织;T1WI等低信号、T2WI 低信号、CT稍高密度提示出血;无钙化、无强化血管。


问题3:根据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表现,此病例诊断为?(单选)


A 肝癌

B 肝脏畸胎瘤

C FNH

D 肝腺瘤

E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F 肝血管瘤


答案分割线


问题三解读

答案:D 


诊断为肝细胞腺瘤


诊断依据:

手术所见:肝左外叶可触及巨大肿瘤,大小约15*10*10cm。

病理所见:肿物表面大部分光滑,灰红色,切面大部分实性,灰黄色,可见多个不规则囊腔,腔内为凝血。HE染色肝细胞排列紊乱,可见出血,变性组织。


免疫组化:ER(+),PR(-),AFP(-),Heppar-1(+),CK7(-),CK8(+),CK19(瘤体周边肝脏内胆小管+),Glypican-3(-),CEA(-),CD10(+),Ki-67(散在+,阳性率<>


特殊染色结果:网状纤维染色(网状纤维支架完整)


三、诊断分析思路

1
本病例影像学表现提示的诊断线索

病变形态:肝左叶外侧段病灶,大小13.8*11.2*12.2cm,有完整包膜,边缘光滑,周围无肿大淋巴结。MR(信号混杂):病灶内偏左侧:T1WI等信号,T1WI-fs—略减低,反相位—明显减低,T2WI-fs—等信号,TRUFI—明显低信号。(CT:低密度,CT值-27–20HU)。


病灶内偏右侧:T1WI—稍低信号,并散在高信号,T1WI-fs及反相位未见变化,T2WI-fs—明显低信号。(CT:稍高密度,CT值50–73HU)


增强:病灶内偏左侧—持续轻度强化,病灶内偏右侧未见强化。


2
本病例读片思路

(1)定位诊断:对于本病例,左上腹病灶位于肝左叶,其来源可能为肝细胞上皮、肝内胆管、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脂肪等。


(2)定性诊断(成分分析):MR:T1WI、T2WI以低信号为主,内部及周围散在高信号为出血(不同时期) T1WI等信号,反相位信号明显减低,脂肪抑制序列信号轻微减低为水与脂肪混合物(多)、成熟脂肪组织(少)。CT:稍高密度为陈旧性出血;无钙化;低密度为坏死、液化、脂类。根据以上影像学表现考虑:肝细胞腺瘤?含脂肝癌?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肝畸胎瘤?最终诊断为肝细胞腺瘤。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1
诊断要点

本病例特点为年轻女性,间断性上腹部胀痛伴发热,轻度贫血。影像学表现为,肝左叶外侧段占位性病变,病灶体积较大,有完整光滑的包膜。MR病灶成分分析为大量变性的脂肪组织、不同时期的出血,CT提示不含钙化。病灶周围未见肿大的淋巴结。脂肪变及包膜持续轻度强化。影像学诊断为肝内病变,年轻女性,有完整包膜,易发生脂肪变性、出血,考虑肝腺瘤。


2
鉴别诊断

(1)含脂肝癌:反相位信号明显减低;动脉期明显强化,静脉期强化快速减低,呈“快进快出”的表现,平衡期见假包膜强化,HA与含脂肝癌较难鉴别,但HA强化减低程度不如肝癌明显。

(2)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AML):少见良性肿瘤,好发成年女性;来源于间叶组织,由畸形厚壁血管、平滑肌、脂肪组织混合而成;混合型HAML于T1WI、T2WI均呈高信号,脂肪抑制序列信号明显减低,反相位信号不变或略减低,脂肪组织不强化,软组织部分于动脉期明显强化,强化持续,部分病灶内见明显强化的“中心血管影”。


病例供稿:北华大学附属医院  王晗



专家点评

该病例最终诊断肝细胞腺瘤;该病例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病灶呈混杂信号;病灶左侧T1WI呈等信号,反相位信号明显减低,病灶右侧:T1WI呈稍低信号,并散在高信号,T1WI-fs及反相位未见变化,增强:病灶左侧持续轻度强化,病灶内偏右侧未见强化。这些表现考虑肝细胞腺瘤、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含脂肝癌等。


肝细胞腺瘤(Hepatocellular adenoma, HCA)亦称肝腺瘤(Hepatic adenoma, HA),少见良性肿瘤,好发于育龄期女性,研究表明与长期口服避孕药关系密切,HA多呈单个结节,一般直径>10cm,易出现脂肪变性、坏死、出血,有完整包膜,周围富血管性。影像学缺乏特异性,术前易误诊。MR表现: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以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静脉期、平衡期强化减低,趋于周围肝实质信号,呈“快进慢出”的表现。CT表现:低密度、等密度、混杂高密度,增强方式与MR相似。



点评专家:北华大学附属医院  张铎


参考文献:


[1]章李、刘志俊.15例含脂肝癌的MRI影像特点[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25(5):837-840.


[2]王恩峰、陈文军、赵新宇、程明.16层螺旋CT对肝腺瘤的诊断价值[J].哈尔滨医药,2013,33(2):123.


[3]Foste J H, Berman M M. The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of liver cell adenoma[J]. Arch Surg, 1994, 129:712-717.

[4]舒德军、彭慈军、朱洪江、梅永、李雄雄、李伟男[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J].2014,22(36):5750-5753.


[5]Katabathina VS, MeniasCO, ShanbhogueAK, et al. Genetics and imaging of hepatoecellular adenomas:2011 update [J]. Radiographics,2011,31(6):1529-1543.


快扫码关注医侃(yikantime),就差你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