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疫苗 化疗”组合拳:脑癌治疗效果翻一番,展现新希望!

 龙在天涯ok 2017-05-09

干货 | 靠谱 | 实用  

《转》译


《转》译是转化医学网原创编译类品牌栏目, 重点关注基因检测、细胞治疗、体外诊断、精准医疗等转化医学领域,旨在传递国外新技术、新动态,同时围绕这些领域的知名企业、专家观点、商业模式等也是《转》译关注的重点。


同时应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在医学领域尤为如此。然而,找到一条正确有效的组合疗法来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并非易事。近日,美国杜克大学癌症研究所科学家实现了胶质细胞瘤(GBM)的多疗法综合管控。这项涉及11例GBM患者研究的对应文章发表在最新的“Clinical Cancer Research”杂志上。

 

研究人员应用抗原pp65疫苗对GBM患者进行了针对巨细胞病毒(CMV)的一系列治疗,结合高剂量化疗(替莫唑胺)的辅助使用,研究人员对治疗毒性和不良事件的发生进行了连续的监控。

 

该研究对应文章的主要作者Kristen Batich博士表示:“虽然该研究涵盖病例人数较少,但是我们已经完成了一系列重要的临床试验,为基于靶向胶质母细胞瘤的蛋白质免疫疗法奠定了一定基础。虽然我们尚且不能拿出行之有效的GBM新疗法,但将疫苗与更强烈的化疗方案相结合更可能为GBM患者带来更长的预期寿命。”

 

虽然病例人数有限,但11例研究患者中的4人在用联合疫苗和替莫唑胺(GBM的一线化疗药物)治疗后存活超过5年。该结果对于GBM的疗效来说是非常罕见的,当前治疗标准的平均存活率还不到15个月。

 

在这项研究中,杜克大学的科学家利用剂量增强的替莫唑胺选择性地对CMV蛋白进行了靶向干预。CMV蛋白大量存在于GBM肿瘤细胞中而在周围的脑细胞中却几乎不存在。研究人员使用树突状细胞疫苗对T细胞的肿瘤攻击行为进行了诱导,当患者得到了免疫系统加强剂治疗时,这些树突状细胞疫苗的功能也得到了一定增强。此外,独立的临床试验表明,高于标准剂量替莫唑胺与免疫刺激因子的结合,也可以在引发免疫系统增强的同时加强不同疫苗靶标的治疗反应。

 

“我们的治疗策略基于对替莫唑胺方案引起的免疫缺陷进行利用,”Batich博士指出。“虽然这种套路似乎违反直觉,但患者淋巴细胞耗尽之时实际上正是引入疫苗治疗的最佳时机此时引入的疫苗基本上能够给予了免疫系统绝对的行军命令,更好地对肿瘤细胞进行攻击。

 

杜克大学的科学家发现,这种基于技术综合的创新方法显着减缓了GBM患者肿瘤的发展。通常,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在得到标准治疗后疾病复发的中位数为8个月,但研究参与者的病情复发却发生在中位数为25个月的这段时间中。

 

杜克大学神经外科系主任John Sampson博士总结说:“这些令人惊奇的临床结果是令人振奋的。” “即便如此,我们仍然需要对这项研究中较小的病例数目与对照组来源加以强调。虽然研究存在一些问题,但是研究的总体结果仍然可以提现免疫增强剂与癌症疫苗联合治疗的巨大效应。”

 

参考资料:

Long-term Survival in Glioblastoma with Cytomegalovirus pp65-Targeted Vaccination

DOI: 10.1158/1078-043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