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铭史诗——星河舞千帆的汉画像石(二)

 RK588 2017-05-10
2017-04-11 韩丛耀 图像学人

乐活于此

人之在世,俯仰一生,衣食住行是既是粗线条的生活必须,也是在不断比附、丰富和提升之后的人际情感、生活趣味之所在。为衣食住行的劳作、劳作之余的娱乐以及为更好的衣食住行的劳作与娱乐,最终又以劳作和娱乐的形式体现出来。这便是乐活,是人间世中被动与主动的同一目标和意义。那些乐舞百戏的精彩、庖厨宴饮的讲究、六博蹴鞠的狂热、车马出行的威仪、耕种纺织的智慧,其形式外观与今日已迥乎不同,而其花样百出、热闹繁华的声色与情趣却一如今日的生活百态。既有“一如”,便有“曾经”;能有“一如”,即有 “曾经”,乐活于此,现在是,曾今也是。


乐舞百戏

汉画像石是以社会生活为背景的艺术创作,生活百态是画像石图像的主要内容之一。汉代又是一个讲究礼仪的朝代,礼仪是制度的一部分,也是一个时代精神生活的物质体现,而在表现这些礼仪和制度时,我们既看到了上层贵族的奢侈,也看到了当时社会的生活百态。画像中的乐舞百戏、宴乐会饮、六博蹴鞠、车马出行等等,都是为礼仪服务的。

在汉画像石中,时常可以看见汉代的乐队,汉代音乐与先秦时期的“金石之声”不同,打击乐器已经不是主要地位,出现了不同形制规格的钟鼓、管弦齐鸣的乐队奏乐场面。汉代常见的吹奏乐器竽、笙、笛、箫等,竽即可独奏,又可合奏,为“五声之长”,在乐队的组合中,竽是领奏乐器。还记得那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吗?正是因为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才使他的“滥竽”有了“充数”的可能。画像石中的吹竽者非常多,也说明当时竽在音乐中的重要地位。为图21徐州铜山苗山汉画像石墓中的乐舞图,该画像中有一位吹竽者,他在整个乐队中的位置十分突出,双手捧着竽斗,聚精会神的吹奏着乐曲,从画面中可以看出他是整个乐队的领奏者。汉代的弹奏乐器有琴、瑟、筝、筑等,同时还有西域传来的箜篌、琵琶、觱篥、笳、角、镲等。琴、瑟、筝的外形相近,在画像石的图像中很难区分。琴、瑟、筝的主要区别是弦数不同,尺寸不等。琴、瑟、筝的演奏方式不同,古人以抚琴、鼓瑟、弹筝来形容它们演奏的不同,图22所示。


图21 江苏铜山苗山汉墓“乐舞图”


图22 江苏徐州汉画像石中的“鼓瑟、弹筝、抚琴图”


汉代是中国古代舞蹈的繁荣时期,郊庙、朝飨、宴会,无不有舞蹈相助。汉代音乐家李延年的《北方有佳人》:“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就是当时乐舞中伴唱的诗歌。汉代舞蹈分为雅舞、杂舞两大类,雅舞是宫廷舞蹈,用于朝会、祭祀大典等;杂舞流行于民间,是宴会助乐的主要形式。汉画像石中不乏汉代舞蹈的精美画面,主要刻画了长袖舞、建鼓舞、傩舞、鞞舞、铎舞、武舞等。

长袖舞是汉代最常见的一种舞蹈,也是汉画像石乐舞图表现最多的题材。这是一种源于楚国的舞蹈,据说晚年的刘邦谋废太子,另立戚夫人之子,事未成,乃令夫人作楚舞而自歌《鸿鹄歌》以抒发心绪,戚夫人所舞就是长袖舞。“罗衣从风,长袖交横,绰约闲靡,机迅体轻”①;“振朱屐于盘樽,奋长袖之飒丽,要绍修态,丽服扬靓,明藐流眄,一顾倾城”②这些都是汉代诗赋中对长袖舞的描写,长袖舞的舞者腰如束丝,长袖交横,飞动摇曳的舞姿、婀娜多姿的神态,使人浮想联翩。长袖舞是一个动态的表演,画像只是一连串舞姿的瞬间定格,复原汉代长袖舞,必须将上百幅长袖舞的画面联系起来,才能呈现出舞蹈的不同动作及其绚丽的舞姿,图23所示。


图23 河南南阳画像石中的“长袖舞”


“总会仙倡”其实就是汉代百戏,又名角抵戏,包括有倒立、扛鼎、钻圈、跳丸剑、缘竿、走索、戏车、吞刀吐火等众多的表演节目,是汉代宫廷最壮观的大型综合性歌舞百戏演出。武帝时期的角抵戏在《汉武故事》中有生动地描述:“未央庭中设角抵戏,享外国,三百里皆观。角抵者,六国所造也;秦并天下,兼而增广之,汉兴虽罢,然犹不都绝。至上复采用之,并四夷之乐,杂以奇幻,有若鬼神。角抵者,使角力相抵触也。其云雨雷电,无异于真,画地为川,聚石成山,倏忽变化,无所不为。”③图24为总会仙倡中的“鱼龙蔓延”,是由人装扮成巨鱼和巨龙进行表演的,是我们今天舞龙、舞狮子的前身。这类由演员伴作兽形、神仙之类的动物戏、人物戏当时又称为“象戏”。对于汉人来说,乐舞百戏不仅是民俗和娱乐,更是祭祖、娱神、求仙活动中的必要礼仪。


图24 山东沂南北寨汉墓“鱼龙蔓延”


庖厨宴饮

民以食为天,饮食庖厨场景自然是画像石中不可或缺的。庖厨图像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象征性,构图比较简单,表示庖厨的概念;另一种是写实性的,构图复杂,场面宏大,表现出完整的庖厨过程。在象征性的庖厨图中,庖厨内容只是整个画面中一部分,在写实性的庖厨图中,整个画面都是庖厨的场景。汉画像石中的写实性的庖厨图表现出当时粮食加工及烹饪工艺的具体过程,其中酿酒、豆腐加工、馒头制作、烤肉串等图像,是今天研究汉代饮食制作工艺的珍贵的图谱。

馒头是中国最有特色的面食,汉代有没有馒头一直是饮食文化史中争论的事情,而汉画像石的图像证明汉代已经发明了馒头。馒头制作首先需要“和面”,汉画像石庖厨图常见有“和面”的情景,山东临沂吴庄画像石墓中有一幅庖厨图,画右方为牵牛、抬猪奉献牺牲,画面左方为炊爨场面,画面中间是两人抬着一屉馒头,馒头的形状与今日馒头的形状无异,图25所示。④


图25 山东临沂吴庄画像石墓“庖厨图”(局部)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吃烧烤,但是肯定没想到这烧烤还是“汉民族传统烹饪方式”。脍炙即烤肉,是古人最喜欢的烹饪方式,两汉时期,炙肉一直是贵族人家嗜食的肴品。炙炉和烤肉串的画面经常出现在汉画像石的庖厨场景中。其中,烤肉串一般认为是汉人的烹调方法,称为“炙肉”,胡人则是将牲口整只烧烤,称为“貊炙”。

画像石中庖厨图上的牛、羊、猪、兔、鸡、鱼、狗等动物都是常见的牺牲。祭祀时按照等级的不同使用不同的动物:牛的等级最高,羊次之,猪最低。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君无故不杀牛,士无故不杀犬豕。”日常生活和普通宴会不会有三牲,只是以鸡、鱼、黍待客。图26为山东诸城前凉台庖厨图,画面中有宰杀牛、羊、猪三牲,可见其表现的不是简单的宴饮准备,而是为祭祀所作的准备。


图26山东诸城前凉台汉墓“庖厨图”


庖厨是宴饮的准备,宴饮是一种仪礼活动,古人宴饮的程序和规范,从迎送宾客、入席仪态、陈设餐具到啖肉饮羹都有详尽的规定。陈放食物也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凡进食之礼,左殽右胾。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脍炙处外,醯酱处内,葱渫处末,酒浆处右。以脯脩置者,左朐右末。客若降等,执食兴言;主人兴辞于客,然后客坐。主人延客祭,祭食,祭所先进。”⑤陈设酒壶时,要使壶嘴朝外向着人,鱼的摆放方法是:“羞濡鱼者,进尾。冬右腴,夏右鳍。”⑥如果饮食中有葱、薤时,就需要帮主宾将不能吃的根须和枯叶掐掉。汉代宴席没有西周时期那样繁琐,但是也有着规范的礼节。图27为铜山洪楼祠堂迎宾宴饮图,在该图中,第一层为迎客,客人刚从马车上下来,侍者迎候,主宾寒暄;第二层宴饮开始,西屋为男席,主人凭几而坐,余者席地而坐,中间放有案、案上有勺等食器,屋外尚有侍者;东屋为女席,宾主对坐,中间放有案、案上有勺等食器。饮宴间以歌传情,以舞相娱,宾主在美食充盈味觉和嗅觉的同时,享受视觉和听觉的盛宴,五官均沉浸在快慰中,达到身心的愉悦。庖厨宴饮图是墓主人生前日常生活的写照或现实生活中上层人物豪华宴飨的真实再现,也有可能时对逝者冥界安乐生活的祝愿。在古人心目中,宴饮的意义是远在吃喝以外的。


图27 江苏铜山洪楼祠堂“迎宾宴饮图”


六博蹴鞠

画像石中的民俗游艺娱乐项目有六博、投壶、斗鸡、蹴鞠等。六博的历史久远,春秋战国时代已经非常流行,到了汉代六博游戏成为最受欢迎的休闲娱乐。四川、陕北画像中的六博图大多表现神仙境界,榜题“仙人博”三字,连仙人也是爱玩六博游戏的。新津县宝子山崖墓的仙人六博图最为生动,画面中为男仙与女仙的对博,女仙裸体,双乳外露,投箸后兴奋地几乎跃起,身后有灵芝仙草,博局上有酒樽,博局下有两盂。图28所示。


图28 四川新津宝子山崖墓“仙人六博”


博戏的盛行与汉代饮酒之风昌炽有密切关联,六博当是宴席上常见的酒令游戏,而且六博还与占卜结合,是占卜的一种工具。西汉中期的草叶纹铜镜中有“置酒高堂,投博至明”的铭文⑦,韦曜《博弈论》批评时弊时说:“今世之人多不务经术,好玩博弈,废事弃业,忘寝与食,穷日尽明,继以脂烛”,可见当时博戏时是夜以继日,燃膏继晷,深受社会个阶层人士的喜爱。

与六博一样,投壶也是汉代颇为流行的宴饮助兴游戏之一。当时的宴乐活动,“对酒设乐,必雅歌投壶”⑧,按照规则,箭矢的一端投入壶中才算投进,一轮过后,胜者要斟一杯酒罚输者,输者还要为胜者放上一个得胜的筹码。这种游戏源于西周时期的“投壶礼”,图29为南阳沙岗店出土的“投壶”画像石,画面上刻有一壶,壶边放一酒樽,樽上置一勺,壶左右各一人,怀中各抱三矢,一手执矢,正全神贯注地向壶内投掷,壶内已投进了两矢。其右有一人正在观看,应为司射;左边刻画一被搀扶之人,其身体前倾,头低垂,似乎是因为投壶失败而罚酒致醉⑨。


图29 河南南阳沙岗店“投壶”画像石


蹴鞠是汉代民俗中的一种娱乐竞技活动。汉高祖刘邦的父亲喜欢蹴鞠,刘邦的宫苑内有“鞠城”,汉武帝、汉成帝都十分爱好蹴鞠。帝王喜爱,王公大臣竞相效仿,武帝的宠臣董贤家中还专门蓄养了会踢球的“鞠客”。蹴鞠在民间也是一种普遍的娱乐游戏,在小街小巷举行的蹴鞠不像宫廷有专门的场地,而是因陋就简,少了些对抗性,多了些游戏性。

有一种作为娱乐表演的蹴鞠,画像石中的蹴鞠图大多是这种。竞赛性的蹴鞠是多人一球的游戏,表演性的蹴鞠是一人一球的游戏。汉画像石上最为典型的蹴鞠图是嵩山三阙中的启母阙蹴鞠图,图30所示。图中刻四人,一女子高髻长袖,束腰,双臂前后平伸,躬身起足劲踢,鞠已离开地面,其余三人跪坐观看。


图30 “启母阙蹴鞠图”


车马出行

车马出行是汉画像石中最常见的画像题材,刻画生动,气魄恢弘,是汉代画像中最典型、最精彩的部分。画像包含着车辆样式、舆服制度、墓主人身份等重要信息,同时还包含着深层的图像学意义。

画像石中的车辆样式主要有轺车、軿车、輂车、斧车、轈车、輀车、象车等。轺车是汉画像石中最常见的车辆,是一种小而轻便的车,驾一马或二马。轺车四面没有遮掩,一车二人,乘者居左,御者居右,图30所示。如果轺车的车盖至舆间饰有四条飘带,称为四帷轺车,二百石以上官吏才能乘坐。軿车是一种等级较高的车,设有帷幔,专供妇女乘坐。輂车是用于装载货物的辎重之车。斧车象征着有生杀之权,千石以上的官员才能“导以斧车”。轈车又称“巢车”、“楼车”,是一种攻城战车,车上有辘轳可以升降登高观察城内敌情。輀车是载运棺柩的车,形似鳖甲。象车是用大象拉的车,是天子出行时的仪仗车。皇帝、皇后的出行是千乘万骑。不过,汉画像石中的车马出行图既有墓主人身份的真实写照,也有与墓主人身份不对等的夸张。山东孝堂山祠堂有两幅独立意义的车马出行图,一幅是“大王出行图”,全部出行队伍由各种不同身份的人物117人,马74匹,各类马车8辆,骆驼和大象各一匹。这幅车马出行图是诸侯王法定的车队仪仗,也是汉画像石中场面最大的出行场面。

在车骑礼制中,驾马的数量也是等级制度的标志之一。《逸礼·王度记》曰:“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⑩汉画像石中,从一马驾车到六马驾车几种形制都有。六马驾车是最高的等级,徐州汉画像石中有六马驾车的图像,画像为墓室横梁,六马并辔飞驰过桥。除了形制,人们也很关心画像石中的车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车马出行图通常表现出三个方面的意义,这就是:显示墓主人身份等级、表现送葬和吊丧队列;祈求死后升仙。


图31 山东沂南北寨画像石“轺车”


图32 山东沂南北寨画像石“軿车”


图33 山东沂南北寨画像石“斧车”


嘉祥武氏祠前石室中的车马出行图对印证祠主人的身份有重要意义。东壁的出行图自左向右展开,左端1名执板官吏正屈身迎接自右而来的车马行列。出行行列由2名伍佰、4名骑吏和3辆轺车组成,最前方为2名导骑,接着1辆刻有“门下功曹”题记的轺车,其后为2名伍佰,紧接其后的四维轺车刻有“此丞卿车”题记,再后为2名骑吏和1辆轺车,最后为1名执板屈身送行的小吏。因画面的前后两端分别有欢迎者和送行者,这幅出行图应为一幅独立完整的画像。

后壁第二层的车马出行图也是一幅独立完整的画像。画面的前后两端分别为欢迎者和送行者,出行行列由8名骑吏、2名伍佰和5辆轺车组成。自前而后各辆轺车的题记分别为“门下贼曹”、“门下游徼”、“门下功曹”、“令车”和“主簿车”,其中“令车”为四维轺车。如图34-1所示。

西壁第三层的车马出行图同样也是一幅独立的图像。整个图像由刻有“调间二人”的2名伍佰,有“此骑吏”题记的2名骑吏,有“此君车马”题记的“四维轺车”,1名骑吏,有“主簿车”和“主记车”题记的两辆轺车和最后刻有“此亭长”题记的送行小吏组成。

三角形隔梁石东侧第三层和祠堂西室檐枋内面的车马出行图中刻有题记。其中主车的题记分别为“君为市掾时”、“为督邮时”、“君为郎中时”,其余的题记有“行亭”、“二卒”、“五官掾史”、“主簿”等。如图34所示。

前石室的祠堂后壁西段开始,经龛室的西侧壁和后壁,一直延续到完室东侧壁,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在车马行列的前方,是捧盾躬身迎接的亭长,车马行列以2名骑吏为先导,其后为“贼曹车”、“门下游徼”车、“门下功曹”车、2名骑吏和2名持便面的伍佰,再后就是刻有“君车”题记的四维轺车,接着是骑吏3名、“行亭车”l辆、大车和“主簿车”各1辆,最后为执板躬身的送行者。这幅出行图的上一层,也配置着一幅内容连贯的车马出行图。出行图从完室西侧壁下数第二层画面的左端开始,最前方为2名导骑,其后是“导吏车”,再后为妇女专用的軿车,最后为1名骑吏和1辆大车。

武氏祠前石室的主人考证为武荣,根据武荣碑的记载,武荣生前曾先后担任过州书佐、郡曹史、主簿、武官掾、功曹、守从事、督邮、郎中、执金吾承等官职,其中的主簿、督邮、武官掾和郎中等官职均见于上述车马出行图中主车的题记,因此将武氏祠前石室定为武荣祠堂是恰当的。黄易在《前石室石室跋》中说:“榜题君车,此君车马,为督邮时,君为都□时,为市掾时,皆指葬者而言。令丞、簿、尉、功曹、贼曹、主记、游檄、亭长、掾吏,皆葬者历官所部之职。”


图34  1、前石室后壁横额; 2、前石室前壁承檐枋西段;2、前石室前壁承檐枋东段


出行图中车马旁常镌刻墓主人升迁经历的题榜,如 “郎中时车”、“供北陵令时车”、“长水校尉时车”、“巴郡太守时车”、“济阴太守时车”、“齐相时车”等。不过,汉画像石中车马出行图中的规制也有与墓主身份不对等的,并非是墓主身份地位的真实反映,这种僭越行为可能表达了对逝者的蓄意拔高以表遵从或祈愿其在仙界荣升。


图35 四川成都扬子山一号墓中室车马出行图


有的车马出行图刻画的是送丧、会丧、吊丧等墓主人葬礼的场景。汉代诸侯王、高级官吏家有丧事,邻近州郡的官员都会前来吊唁、会丧,“车驾素服临之,望哭哀恸”。汉代民间也有吊丧习俗,一般百姓、宗族好友等要来吊丧。山东沂南北寨汉画像石墓中刻画的吊唁图上,前室南壁横额车马图上刻有轺车、輂车及送来的祭品;东壁、西壁横额刻画吊唁时的情景,前室西壁横额的右端一位司仪手捧竹简正在宣读送来的册书。在中室横梁的三壁刻规模庞大的车马出行图。图36的车马出行可以分为两个队列,北壁东端的车骑出行由两名前导步卒、6名骑吏、1辆轺车、1辆軿车和1辆輂车组成,行至一对双阙前停止,阙前有两位门吏迎接。第二组车马从北壁的西半部分开始,经过西壁横梁,直到南壁横梁西段,出行的队列由两名持幢吹管的先导、1辆斧车、9辆轺车、6名骑吏和4名伍伯组成。车马出行的目的地是一座庭院式建筑。阙前是一组伏拜叩首、站立稽首的人物,这组画像表现的是吊丧祭奠的场面。


图36  1、山东沂南北寨汉墓中室西壁车马出行图;2、沂南北寨汉墓中室北壁车马出行图


图37中,车马前列一人俯身执盾迎接。车马队伍依次为骑吏、无帷轺车、骑吏、轩车、骑吏,最后还显露一马头,意为队列不止画面所现。车骑队伍上方刻七夔龙,间以云纹。夔龙或交颈嬉戏,或欢腾跳跃,活泼生动。


图37 江苏睢宁县博物馆藏车马出行


耕种纺织

汉画像石中表现的生产劳动的画面为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生产力、生产方式提供了真实可信的图像资料。“牛耕图”和“纺织图”颇具代表性。图38为睢宁双沟的“牛耕图”,该图刻画了在田间劳作的四人,一人扶犁耕田,一人在后面随墒播种,一人除草,一人在田间送饭。画面中的耕种方法为二牛抬扛式的“耦犁”,同时这幅“牛耕图”还表明,汉代的犁由犁辕、犁箭、犁床、犁捎和犁铧五个部分构成的。


图38 江苏睢宁双沟镇出土的“牛耕图”


画像石的“纺织图”,一般表现三种主题:一是描写现实生活中的纺织场景,汉代几乎家家户户妇女都从事纺织,纺织和耕种一样,是社会的主要生产活动。二是历史故事,如孟母断杼和曾母投杼的故事,如山东武氏祠的“纺织图”下方有题记:“谗言三至,慈母投杼”。三是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山东长清县孝堂山祠堂的纺织画像,织女坐在织机上,上有三星相连,为织女星座。“纺织图”补充了史书对纺织具体操作的记载不足,展示出两千年前世界最先进织布机的样式。以徐州洪楼祠堂画像石纺织图为例,可看到汉代的纺织的工序。图39所示。


图39 安徽萧县民间藏“纺织图”(局部)


东汉思想家王充说:“如无所见,则无所状”,画像石中的乐舞百戏、车马出行、庖厨宴饮、六博蹴鞠、男耕女织等等,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生活情景。汉画像石中对于生活场景的刻画,弥补了史书中记载不周的缺陷,成为典籍文献的重要补充。


注释:

①(汉)傅毅:《舞赋》,费振刚等校注:《全汉赋校注》,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

②(汉)张衡:《西京赋》,费振刚等校注:《全汉赋校注》,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

③《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年版,第 175 页。

④临沂市博物馆编:《临沂汉画像石》图11,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2年。

⑤(清)孙希旦著:《礼记集解》(上),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51页。

⑥(清)孙希旦著:《礼记集解》(中),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944页。

⑦王纲怀:《止水集——王纲怀铜镜研究论集》12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⑧(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铫期王霸祭遵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742页。

⑨王建中,闪修山著:《南阳两汉画像石》图版34.,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

⑩《逸礼·王度记》,转引自《事物纪原》卷二。


长按指纹

一键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