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我怎解红楼:一僧一道揭秘

 pengxq书斋 2017-05-12

看我怎解红楼:一僧一道揭秘




一僧一道揭秘

 

文本及点评:

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说起根由虽近荒唐,【甲戌侧批:自站地步,自首荒唐,妙!】细谙则深有趣味。待在下将此来历注明,方使阅者了然不惑。读是书,“细谙”二字是你必备的法宝,否则的话一如猪八戒吃人参果——食而不知其味。二百年之红学始终走不出困顿之境,原因即在于没有充分利用作者在开篇即已交给我们的法宝,包括文学泰斗、政治领袖,都概莫能外。
  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练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的剩了一块未用,便在此山青埂峰下。此石在仙界是“将军中的矬子”,但是到了凡界,则一定是“矬子中的将军”,即便他不通灵性,也是天下之唯一。“唯一”即好,他符合“缺者为贵”的俗人法则。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本为珍贵,现又通了灵性,却“独自己不堪入选”,怎能不自怨自艾。请读者注意,“不堪入选”四字已经饱含着对石头的怜悯,包括上文一个“弃”字,已经将“石头”的身世、处境交代的一目了然。作者开篇即提出“遗弃”的命题,实乃作者的大智慧大手笔,它与下文的“真士隐”、后文的“亲可轻”是不可分割的。
  一日,正当嗟悼之际,俄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别,二仙“骨格不凡,风神迥别”的形象是石头眼中的形象,与后文中甄士隐梦中的形象是一致的,却与凡夫俗子所见到的“瘌头跣脚,跛足蓬头”不可相提并论。这意味着什么?说说笑笑来至峰下,坐于石边高谈快论。先是说些云山雾海神仙玄幻之事,后便说到红尘中荣华富贵。此石听了,不觉打动凡心,也想要到人间去享一享这荣华富贵,但自恨粗蠢,不得已,便口吐人言,向那僧道说道:大师,弟子蠢物,不能见礼了。适闻二位谈那人世间荣耀繁华,心切慕之。弟子质虽粗蠢,性却稍通,况见二师仙形道体,定非凡品,必有补天济世之材,利物济人之德。石头极尽溢美之辞,乃是为与后文僧道二仙的作为作对比,作者反讽之语。蒙发一点慈心没有慈悲之心哪得仙界?石头何用再求二仙“蒙发一点慈心”呢?可见二仙也是人呐。携带弟子得入红尘,在那富贵场中、温柔乡里受享几年“受享几年”亦是谶语,一如“盛席华筵终散场”是也。自当永佩洪恩,万劫不忘也。

解惑释疑:

石头经过女娲的锻炼,亦且灵性已通,本该也是神仙一流“人品”了,却想不到被女娲丢弃人间,落入这肮脏的世界。他能不“自怨自叹,日夜悲号”吗?或许石头再也无缘见到娲皇,或许石头太过急于改变自己的“境况”,因而才病急乱投医,求助于“一僧一道”。那么“一僧一道”乃何许人也?

《红楼梦》书中的人物,如果按出场顺序开列“《红楼梦》人物表”的话,“一僧一道”无疑是第一位的。由于笔者过去一直忽视“一僧一道”的重要性,因为反感于他们玩弄、戏弄我曾经喜欢的贾宝玉,因此从未仔细品读他们所说的话,自然也就体会不出其中的多重信息。大约是在2007年的某一天,对《红楼梦》的认识猛然间得到了升华,那些曾经被我忽视的人物,反而越来越清晰的走入我的视野。从那一刻我认识到《红楼梦》既不存在可以忽视忽略的人物,也不存在可以忽视忽略的文字。包括龙头蛇尾的板儿、阴魂不散的贾璜、以及昙花一现的贾敕等人物;包括焦大的“醉骂”、李奶姆等人的“混唚”、贾代儒口中不入人眼的“道理”;可能都是我们解读《红楼梦》的切入点。包括“癞头和尚”、“跛足道人”二位仙师。

在石头眼中,一僧一道“骨格非凡,风神迥别”、“仙形道体”,因此石头尊称“大师”;甄士隐在梦游太虚幻境之时,看到的一僧一道当与石头眼中的形象并无二致,因此士隐称为“二仙师”;当士隐大梦初醒,以凡人眼目再看一僧一道,“癞头跣脚”、“跛足蓬头”,已是路人。如不出意外,英莲眼中的一僧一道与士隐眼中的一僧一道不会有什么两样。那么为什么一僧一道在不同的境界中会以不同的形象示人呢?

笔者认为,当石头要求一僧一道“携带携带”的时候,他们是神仙;当甄士隐要求一僧一道“破疑解惑”的时候,他们是仙师;或者说,当人们有求于他们的时候,他们就不是凡人,他们法术无边能量无限,他们或许就是这个世界、起码是这个国家的主宰。但是当一僧一道要给后文中诸如甄士隐、甄英莲、贾宝玉制造麻烦的时候,他们就是“魔鬼”(癞头跣脚跛足蓬头)的代理人。我们不禁要问,这个世界上,谁有既可以把人送入天堂、又能够把人打入地狱的权力呢?你的第一反应,你能够想到的人就是皇帝。中国历史上果有这样两个皇帝吗?

说到皇帝,咱们就无需拐弯抹角了。皇帝,就是主宰他人命运的人。他既是立法者,又是执法者,还是终审者。在中国历史上,皇帝大多是魔鬼撒旦的化身,他们在绝大多数时间里要愚昧、奴役、捉弄大多数中国人。因为如果他们要做天使的话,那么他们就做不成皇帝。天下乌鸦一般黑,最初所指,就是皇帝。所谓明君、昏君、暴君,差别仅在毫厘之间。既然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已经认定,《红楼梦》成书时间在清朝上半叶,那么我们即抛开曹雪芹生活的时代不说,就从顺康雍乾四朝之中看一看有没有我们要找的两个皇帝。

话说到这个份上,稍有历史常识的人就该笑了,因为这个问题已经十分简单了。顺治皇帝享年二十四岁(虚龄),主宰他人的命运没有几年,几无作为;顺治皇帝没有足疾,虽然生过天花,但是却因此当夜病亡,世人并没见到他的“癞头”形象,因此不在一僧一道之内。乾隆皇帝享年八十九岁,是中国202个“大皇帝”之中的“杰瑞”,并且是无疾而终,自然与“癞头跛足”无干。如此一来,剩下来的康熙、雍正就是当然的人选了。笔者因此推理,康熙就是那个“癞头和尚”,雍正就是那个“跛足道人”。因为一僧一道主宰了书中“石头”、“假宝玉”、“临代玉”为代表的多数人物的命运;因为康熙皇帝、雍正皇帝主宰了历史上胤褆、胤礽、胤祉、胤祺、胤禩、胤禟、胤祥、胤禵、隆科多、年羹尧等许许多多人的命运。你同意我的推理吗?

如果朋友们仍然不能同意笔者的推理,那么本人只好爆一点猛料了,但是笔者不免有一点罪恶感,因为有人可能要因此指责我损毁曹雪芹的光辉和康熙皇帝的尊严。曹雪芹之所以为康熙皇帝的影子称为“瘌头和尚”,那是因为爱新觉罗·玄烨幼时生过天花,脸上留有麻坑。康熙皇帝之后将近二百年历史,大清的统治者们对此大多讳莫如深。从法国来的传教士白晋,在他的《康熙帝传》中明确写道:“康熙今年44岁,执政已经36年。他一身丝毫也没有与他占据王位不称之处。他威武雄壮,身材匀称而比普通人略高,五官端正,两眼比他本民族的一般人大而有神。鼻尖稍圆,略带鹰钩状,虽然脸上有天花留下的痕迹,但并不影响他英俊的外表。”据此我们可以确信,康熙皇帝的脸皮的确是不太光滑的,与常人有异。曹雪芹不仅借此调侃了康熙皇帝一把,而且不露丝毫痕迹的将康熙皇帝写入书中,可以说无可厚非,因为其不在情理之外。

关于雍正,因为笔者的学习环境所限,的确还没有找到雍正有足疾的证据,但是笔者真的怀疑雍正患过“帝王病”,曾受痛风之类病痛的折磨。即便雍正没有足疾,但就他足不出户的生活习性,曹雪芹将其形容为“跛足道人”亦并不为过。清史学家在恭维雍正的时候,替雍正算了一笔账,说雍正十三年皇帝生涯,平均每天批阅奏章上百件,每天平均书写八千多字。要知道,现代作家,用键盘敲字,如果没有助手,一天创作八千字,也是超高产作家啊。雍正看完奏章,然后有针对性的“发号施令”,用毛笔书写八千字,可以想见,基本是不用动脚的。笔者并非调侃雍正皇帝,究竟他是久坐成疾,还是因疾久坐,我们已不得而知。但是朝鲜有一本叫《承政院日记》的书,书里记载雍正皇帝当时除了生活糜烂、沉淫女色外,已经病入膏肓。“自腰以下,不能运动者久矣”,表明雍正皇帝在晚年,行动受限已经很长时间了。至于“道人”之说,更好解释:雍正为皇子时,本来是崇尚喇嘛教的。但是做了皇帝以后,却转而推崇道教,尤其迷信金丹派南宗祖师张伯端,把他封为“大慈圆通禅仙紫阳真人”,并敕命在张伯端的故里建造道观以做崇祀。据《紫阳道观碑文》记载,雍正特别赞赏“真人”张伯端“发明金丹之要”。因此,曹雪芹以“跛足道人”喻雍正,可谓恰如其分。

笔者关于“癞头和尚”、“跛足道人”影射康熙皇帝、雍正皇帝的观点一经公开,起码会引发两种效应:第一,人们将会重新审视《红楼梦》,重新审视现有之红学。既然一僧一道主宰的书中人物,就是康熙、雍正主宰的历史人物,那么人们必定好奇书中人物与康雍两朝的历史人物是怎样的对应关系。第二,会让许许多多的红学家不自在。因为这意味着《红楼梦》作者之“胤礽说”、“洪昇说”、“吴梅村说”将被彻底颠覆。分别于康熙十一年、康熙四十三年、雍正二年病逝的吴梅村、洪昇、胤礽是不可能知道身后有一个“跛足皇帝”的。因此他们也就无缘《红楼梦》。请红学家们三思。

最后,小民孤陋寡闻,根基浮浅,恳请大家不要打棍子、扣帽子,据理力争,和平商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