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的常见肿块 1卵巢囊肿(图1) (1) 包括单纯性囊肿及功能性囊肿,以滤泡囊肿和黄体囊肿最常见,可暂行观察或口服避孕药,2个月内自行消失。 (2) 多单侧,壁薄,边界清晰,体积小,直径<5 cm,无强化或轻微强化;黄体囊肿可破裂、出血。 图1卵巢囊肿。 2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图2) (1) 痛经、腹痛,下腹部包块。 (2) 囊内液体密度多变,可见出血及分层。 图2巧克力囊肿。 3卵巢输卵管脓肿(图3) (1)多见于育龄期,下腹持续胀痛或隐痛,也可出现急性腹痛。 (2) 不规则或长椭圆形囊性或囊实性肿块,常有分隔,边缘模糊。 (3) 壁厚,内壁光整,增强扫描呈分层强化。 (4) 邻近可见积液的输卵管管状结构影。 图3卵巢输卵管脓肿。 4 成熟畸胎瘤(图4) (1) 约10%为双侧性,多见于育龄期。 (2) 绝大部分为囊性或囊实性,可见脂肪、钙化和骨骼样密度影。 图4成熟畸胎瘤。 5 浆液性囊腺瘤(图5) (1)常见,约占卵巢良性肿瘤的25%,多见于中青年。 (2)分单纯性及乳头状两型,前者多为单房,囊壁光滑;后者常多房,内可见乳头。 (3)多单侧,大小3~30cm不等,平均10 cm;囊壁和分隔厚度均匀,小于3 mm,约10%可见钙化。 图5浆液性囊腺瘤。 6黏液性囊腺瘤(图6) (1)常见,占卵巢良性肿瘤的20%,多见于中青年。 (2)多单侧,壁薄但不均匀,大小1~50 cm不等,平均15 cm。 (3)常多房,囊内很少有乳头。 (4)可自行穿破,形成腹膜黏液瘤(形如腹水,但密度略高,可呈多囊状,在肝、脾边缘产生波浪状压迹)。 图6黏液性囊腺瘤。 7浆液性囊腺癌(图7) (1) 最常见的卵巢恶性肿瘤,多数由囊腺瘤恶变而来。 (2) 多发生于围绝经期和绝经后,CA125和癌胚抗原(CEA)明显升高。 (3) 约2/3为双侧性,体积较大,囊实性;囊壁和分隔不均匀增厚并有乳头状突起,明显强化,可见钙化。壁结节的多寡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 (4) 与周围结构粘连,受累腹膜呈结节状或饼状,可伴大量腹水。 图7浆液性囊腺癌。 8黏液性囊腺癌(图8) (1)多发生于围绝经期和绝经后,CA125和CEA明显升高。 (2)多单侧,瘤体较大,囊实性,边界不清,分隔粗 细不均,实性部分和分隔明显强化。 (3)腹膜种植转移,可形成多发小结节或腹膜假性黏液瘤。 图8黏液性囊腺癌。 9转移瘤 (1)多来源于胃肠道,约80%双侧受累。 (2)多为囊实性,实性成分呈枝杈状或丝网状。 |
|
来自: 真情永在8s34c1 > 《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