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JT伤寒论慢慢教(第九期)9.7.2

 小精灵故事 2017-05-18

9.7.2-旋覆代赭汤与旋覆花

 

◎本草:赤石脂()

【视频编号:JT-Typhoid96-9-69-3mp3编号:伤寒9.7.2赤石脂啊,其实它的这个用在疮科的地方,也不见得是内服,当然内服也会有些用。不过呢,我们中国人如果什么地方有疮的话,赤石脂是直接是可以敷在那个疮上面的,所以这个敷在疮上面呢,赤石脂是可以这个有解毒的效果,把疮里面的那个毒气吸掉,让你的疮愈合得比较好。不然的话那个毒气还在的话,就算那个疮医好了,之后还会长别的东西哦,有这样子的问题。

那么如果是,说到它这个用药的禁忌的话呢,我说它到底是一个温的药,温而燥的涩药。那么,如果一个人的拉肚子果真是那个病字旁的痢疾的话,那个时候是非常不适合用赤石脂的啊,这个痢疾的时候是不合适用赤石脂的。那这个,因为这种痢疾,它那个湿热是需要排掉的啊。所以如果是,如果你拉的东西是白色的那种像痰的东西,或者是血,这种下利脓血,下利赤白。如果是一个寒证的底,比如说是少阴病这样子,那这个是可以用赤石脂的。但是一个真正的热泻来讲的话啊,就不能够用赤石脂。因为用了的时候会把这个人的那个热邪、湿邪束在里面,那这样子更不容易好。

那这个,我们讲到这个赤石脂的这种固尾闾的效果呢,我想我们中国比较早提出这个医案的呢,是这个寇宗奭的《本草衍义》。《本草衍义》里头讲一个故事啊,说有一个人,他的毛病是大肠寒啊。大肠太冷了,然后呢他的毛病是除了大肠寒当然就是有拉肚子问题啊,然后他说这个人会小便精出,这个男人他在小便的时候就会精液就跟着流出来了。那这样子的病呢其实就是一个尾闾不固的病了啊。那他说吃了很多种的热药,都没有办法把他这个病补起来。

那后来有人教他这样子,他说你呢,就用赤石脂跟干姜各用一两,然后胡椒用半两打成粉呢,用醋糊成药丸子,每顿饭前,或者空腹的时候就吃个5070颗这个药丸。那我想这个一两一两哦,那是宋代的两,就跟我们现在的两算一样好了。他说这样一帖药丸子是二两半嘛,对不对?赤石脂干姜各1,胡椒0.5这样子。他说这人呢,吃了四帖全治。那总共就是吃到10两的药了,那10两的药其实没有很多哦。还好,所以效果算得上是好的。

而这一种的肠胃病,如果不是靠这个赤石脂的这种结构的话,要医起来还是难的哦。那因此呢,我们要说这种类似地这种用方的方式的话呢,像是孙思邈的《千金翼方》啊,也有类似的方子是,比如说好像是这个赤石脂的这个粉吧,《千金翼方》有一个方子叫做赤石脂散。他说这个人的那个病呢是痰饮过剩,就是脾胃里面都是一滩冷水,然后“吐水无时节”,就是不停的有痰,或者说喝什么都要反胃吐出来。那有这种吐水病的中焦过寒的这个寒饮过剩哦,他说这个冷的这个痰饮哦积在那个地方,吃什么东西都到肚子里都变冷,然后就不停的反吐。那方法呢就是唐代的三斤哦,就是用三斤赤石脂打成细粉,那就每天就这个粉就这样随便吃啊,酒吞下去,热水吞下去也可以,就这样子这样子吃着吃着啊,来治疗这种,他说要吃差不多,吃完这三斤就会好了。

那么我们如果是要治疗这种,老人家的五更泻之类的病啊,其实我们中国都有很多变化的法,比如说赤石脂啊,你可以用少量的赤石脂跟多量的面粉就直接做成面条,现在不是流行什么萝卜面吗?看起来红红的,就做赤石脂面,那你每天吃饭的时候就吃这个赤石脂面,或者是你一碗饭上面就撒赤石脂粉。这个东西也不要觉得很可怕,我们养鸟不都是这么喂的吗?就是那个红的那个红土啊,就这样撒在饲料里头,让它吃嘛,是不是?那大概意思是这样子啊。那这一类的这种大肠滑脱的病啊,用赤石脂的这种单味药或者是食疗法的效果是蛮不错的啊。这一路的用药的话,希望这个我们上完之后就能够把它记得。

然后呢,因为它是这个去湿的药,所以身体里头啊,这种脾胃也好,肾脏也好,这种拔不掉的湿病啊,我觉得用赤石脂还有比较有力道的啊。虽然慢,但是效果是比较好的,所以同学可以考虑看看什么样的情况可以用它,就当作是一个去湿药,当作是一个补髓的这个去湿药啊,也可以的。

那至于说,中国人历代在讲说,它这个方子呢,是治疗这个胞胎不下啊。那到底胞胎不下吃赤石脂会不会好,我想,可能啦,我这只是一个推论,因为历代的中医都没有讲出一个让人觉得很口服心服的理论。可能就是说,当一个人的肝脏里头啊,它的这个湿气啊,或者什么东西啊去掉了,他的肝气比较旺了,那这个子宫比较有能力把不好的东西排掉。因为这种子宫这个东西嗬,你要算是哪一条经脉或者哪一脏,我想牵涉到的有督脉,有冲脉,有任脉,有肝,有肾啊,都有,那这个加到一起的话呢,我想子宫的内膜我们中医的分类大概还是属于肝,就是你补到肝气通畅了,那这个子宫的内膜就可以把不要的东西踢掉了。

那你当然也可以反问我,那为什么不用别的补肝的药,那说不定也有啊,只是我们现在是在讲赤石脂这个专题,所以就只提到它这件事情。

那如果你说它的这个对于肠道的直接作用的话。你想啊,它既然你涂在疮上面是能够吸附毒素的,把疮里面的毒拔掉的。它算是一个拔毒药,因为它到底是土嘛,是不是?中国人总觉得土这个东西就是解毒的,那如果你的那个冷的这个下利里面有这种毒的东西,就像桃花汤的话,我们有的说,这个有毒的痢疾了,那你这个赤石脂下去,碰到肠道,那等于它还是从你的肠道内侧在帮你的肠道拔毒。又暖肠道又去湿又拔毒,从这样的角度来解释这个冷的下利脓血这个病机。

那么,它呢,红色的药,我们都会入到血分,对不对? 那赤石脂的好是这样子,它同时具有止血的作用,也具有抗血凝结的作用。就是它又是一个止血药,又是一个化瘀的药。当然这种药也有其他药,比如说三七,那也是又止血又化瘀的药物。那这样的一个角度来看它的话,说不定这种止而能通的效果呢,也跟我们刚刚讲的这个下胞胎会有一点关系啊,它又能够让这个人的内部的这个东西愈合起来,那你愈合的时候说不定你那个就能跟你的这个子宫里面的那个胞胎分得开了,然后这样子的话就可以把它滑下来了,这样的一个角度。

那么这个止而能通的效果呢,变成说赤石脂其实是一味很好用的止血药。为什么要说好用,因为女人的这个下血的病啊,有的时候你要辨证她的虚实寒热啊,没有那么好搞。就比如说前一阵子有一个同学她跟我讲,她妈妈啊月经完了之后,那个经血淋漓不止,有这样的病。那我当然先问问,你的妈妈体质是寒底还是热底啊?她说我妈是寒底,那我说既然是寒底的话,那我们就用比较暖的止血药吧。就她用了之后,就后来写了一封e-mail跟我讲,她说用了暖的之后血呀下的更多了。然后呢,这个还出了一个大血块。她就觉得不太对路,于是她自己看这个《傅青主女科》啊,把几个方子的结构,她自己想一想,就自己创了一个方子,就是里头有这个什么三七根啊,桑叶啊,生地啊,牡丹皮啊这样一个方子,才把她妈妈的这个血止掉,她也蛮高兴,因为她自己想通的,她说一碗药还没喝完,那个血就已经止住了,这样子。

所以止血的时候,的确有时候,即使是寒底的人也可能是因为热的证而流血不止,那当然我跟那个同学只是口头上这样讲两句话啊,我没有办法直接看到那个病人。但是我也觉得,有的时候,这种阴阳的这个病证的辨别哦,到底是比较考功力的。那这一关来讲,就这件事我就觉得我没有过关。那当我们医术还没有到这个可以过关的境界的时候,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保守一点把这件事情顾好呢?那我觉得在保守的范围里面,赤石脂就是一个很好用的药物。

比如说这个在那个宋朝的《和剂局方》里头,有一个药就是专门治疗妇女的这个冲任脉很虚,所以她的这个经血很容易大量,或者是不停这样子。那有这种血崩的病啊,经血淋漓的问题的时候呢,他就说这个药呢,你就用赤石脂啊跟海螵蛸,海螵蛸就是那个乌贼鱼骨头,还有这个侧柏叶,侧柏叶是很有名的止血药,不会太寒的啊,那三味药等分打成粉,那这个每餐饭的时候啊就和两钱药粉在热饭上面,然后就吃饭,这样子。

那我觉得当我们的医术还不能够很清楚的辨别出这是人的血证是一个寒证还是热证的时候,那用赤石脂从中间治哦,效果是不错的。因为它是止血并且能够修补这个血管的破裂的一味药。所以大概是这样子在用它。就比如说,我们如果要以赤石脂当作一个收摄尾闾的主轴的话呢,其实很多药就很好搭配了。就像我们刚刚讲到这个寇宗奭这个《本草衍义》讲的,他是搭配这个干姜跟胡椒嘛,是不是?那我们比如说有,如果妇女她的每次的这个月经啊,来得都太多的话,那她就可以把赤石脂跟一味补肾阳的药叫做破故纸,这个补骨脂啊是一个补肾阳又比较收摄性的药,那补骨脂跟赤石脂加到一起做药丸,那就可以治月经的量过多哦。

那如果是中医的一般偏方,治疗这个要涩住什么东西的话,像如果是小孩子拉肚子拉到脱肛了,那就是赤石脂跟这个灶心黄土,我们现在中药店叫做伏龙肝,加到一起呢敷脱肛,那也可以的。那这个如果是小便遗尿,当然经方小便遗尿第一个是看你肺寒不寒,对不对,甘草干姜汤主之。那如果你不说这个小便遗尿,不说这个肺的这个水质上面的这个肺的寒热的话,你赤石脂跟牡蛎壳一起用盐巴糊成药丸,那也是可以用的一个成方。所以这类的东西还蛮多的,同学大概知道它的一个基本原理的话啊,你随便上网去google,我想你能够找到的方子是很多的。就知道它的药性的主轴,那其它的变化就可以,大家就可以自己发挥。

那像是《傅青主女科》里头还有一个方啊,叫做救母丹,讲说这个妇人生孩子已经生了三天四天都生不下来啊,恐怕是这个婴儿已经死在里面了,那如果这个肚子里面有死胎下不来的话,那它这个药方呢也是有用赤石脂的。当然,要让妇人生下孩子最重要的还是补气血的药为主了。所以他一出手就是人参一两,当归二两,川藭一两,益母草一两,然后里面加一钱的赤石脂跟三钱的炒黑的荆芥穗,这是治疗这个胎死腹中,要把这个胎儿送下来的。那在这种情况下呢,虽然它的赤石脂的量用得不是那么多,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得出来,他用的是我们的这个中医传统里面,认为说赤石脂可以下胞胎的这样的一个思路。

◎再谈赤石脂禹余粮汤

那么,那我们如果再回到这个赤石脂禹余粮汤的话呢。那我们说这个赤石脂啊,它是一个能够粘和涣散的一个药啊,一个人的气血涣散了,赤石脂把它收回来啊。那这个禹余粮我们有讲到它治这个小便与阴痛,我们也说小便与阴痛就是这个人的气化还没有做完,这个人就忍不住的把这个水放出去了,所以身体想要把这个水抓回来,所以一小便尿道就抽,小腹就抽。那样子的一种症状的话,禹余粮是什么东西啊,之前有教,是河里面的石头里面剖开来里面的黄粉,那这个石头在河里面被冲了那么久,就像一个中流砥柱一样,对不对,所以呢禹余粮的药性,我们如果要用一句话来说它的话,就是水中生土啦,就是在水里面产生出来的一种黄色的泥土粉末。

那这个水中生土的禹余粮呢就能够化水为土,那我们,你说这个人在拉肚子尾闾不禁的人,他的这个水啊,噼里啪啦往下面掉,对不对。那我们五行里头土气是什么呀?土气就是和缓之气,是不是?所以用了禹余粮之后呢,它的这个要下坠的这个水气呢,遇到这个中流砥柱的禹余粮,它就变成一个土气,它整个状态就和缓下来了啊。那再加上一个固涩气血的赤石脂呢,这样子加到一起啊,那禹余粮也是水中得到土气之后,水气就可以上转,赤石脂刚好也是补髓而上脑的药,所以这个水气就有希望从尾闾那边转上来。

所以,说不定啊,我觉得我们这个赤石脂禹余粮汤当然很单纯了,就是一个医病的药。可是,如果在练功夫的人身上说不定这个药性对于某些修练还是有用的啊。就是矿物药来讲的话啊,就是调补尾闾的这个矿物药,那大概我们这个汤呢认识到这样也就可以了啊,那用的量都是蛮大的。  

这个赤石脂跟禹余粮啊,这个煮到水里头,它这个汉朝的这个剂量都是一斤一斤的下啦,因为到底不是什么溶于水的东西嘛,所以就煮了之后就喝那个汤,那我们在煮赤石脂禹余粮汤的话,你随便煮就好了,也不用包煎,因为禹余粮跟赤石脂都是吃到肚子里无害的东西。你看都可以拌饭吃了嘛,对不对,那没有关系。

但是呢,如果我们以后,呆会讲到那个旋覆花代赭石汤的时候啊,那就要包煎。因为旋覆花啊那个毛毛的,对人的那个喉咙还是有刺激性。而代赭石呢,你最好不要吃它的石头渣渣。代赭石它的副作用比较有,所以到旋覆代赭汤的时候呢,旋覆代赭你最好都是把它包起来煎这样子,但是这个地方就还好哦,不需太考虑这个问题,就煮一煮就喝了,颜色也蛮漂亮的。

◎汗下逆变证(二)

8.39】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经脉动        

        惕者,久而成痿。

那这个接下来呢,我们看下一条啊,下一条其实是有一些理论上面的意义啦,不过我想教书就是会有这种还没教就已经心中先怅然若失的那种感觉啊,就是还没有教就觉得同学回家一定会忘光,我回家也有可能忘光,这样子一种感觉。

他讲说啊,伤寒吐下后发汗,用了吐法,用了下法,再发汗,这三种搞法都做过一遍了,那我想,你可以想像呢这个病人是很虚很虚的。那这个很虚很虚的人呢,他最后如果烦的话那就是虚烦了,是不是?当然我们如果把它整条的条文读完的话,就会说,哦,这个人烦是因为他身体里面已经没有津液了,所以人在发干,没有津液来调这个温度,所以他会因为干燥而烦,那么不是一个实热,而是身体太干。

他说脉甚微,这个人的脉已经很没有力气了,然后呢,又拖了八九天呢,这个人出现一个症状是“心下痞,胁下痛”。那么当你听到“心下痞”的时候,其实我们会想说,是不是泻心汤证出来了?那当听到“胁下痛”的时候,哦,又心下,痞又胁下痛,那是什么?是小柴还是大柴,还是柴胡桂枝,对不对?你会开始往那个方向去想了,甚至在这个时候你也可能会想到十枣汤,这个扯到一起的时候啊,就有可能挂到十枣汤证。那么这些东西都有可能啊,那要怎么怎么去分辨这个病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那张仲景后面就给了我们两个点:“气上冲咽喉”跟“眩冒”,这个人啊,他是有气往上冲的症状,那气往上冲的症状同学会联想到什么,奔豚,对不对?那么我们说奔豚是一个什么样的病呢?奔豚是身体里面的阳气不足,不足以镇固身体里面的水气,所以这些没有阳气统御的这个邪水、这个阴水、这个冷水就倒冲上来攻击你,对不对?本来好的水是要从背后来的嘛,是走尾闾上来的,但是现在呢,这个水根本没有元气统御它,就从正面这样倒逆上来了。那这样子的一种病呢,同学你想想看,奔豚的时候我们说用这个奔豚汤,或者是苓桂枣甘,桂枝加桂,对不对?基本上是有一个用药的调性的。

而在这里呢,他再加上一个眩冒,这人会头昏,眼睛好像发黑一样,那这样子加到一起的时候,这个水邪,这个上逆的水邪,到底用什么样的药物会比较适合呢?我想张仲景是没有给方啦,但是历代的医家看到这边的时候会觉得说啊,这一条不妨跟从前教过的那个苓桂术甘汤的条文参看。就是苓桂术甘汤的条文也是在讲类似的症状的啊。这个好像是前面卷七的这个第几条啊?看看,第38条,卷七第38条啊,我们复习一下。那卷七第38条他说伤寒啊,你或许吐过,或许下后,但是他之后就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他说这样,这个脉沉紧的这个人他是有痰饮在里头的,如果你乱发汗的话就会扯到人的这个身体里面的津液,于是身体就会开始抖动,或者怎么样,所以这一条我要找它最类似的东西其实是苓桂术甘这一条。

那如果我们用苓桂术甘的角度去理解它的话,那水邪上攻这件事情本来也算是苓桂剂的范围了啊。那么,那这个如果它的这个水邪产生的时候呢,他其实这个身体振振摇的问题呢,我们一般的医家啊,我们一般在读这条的时候,他会有一个想法就是,张仲景要告诉我们的事情呢,可能是在说,一个人如果身体里面有水啊,不通畅,比如说塞到胁下,塞到这个胃啊,我们说水痞啊,这样的状况的时候呢,你当然是可以理解成他有痰饮,对不对?身体有死水堆积在某个地方。

但是呢,你也要想,当一个人有死水堆积在某个地方形成这种气上冲啦,昏眩啦,塞呀这些症状的时候呢,也就意味着你的身体不太有能力把这个水拿去该用的地方用。因此他的身体也同时会有某些地方津液不足的状态。而这个津液不足的状态可能就会引起所谓筋脉动惕啊,就是肉啊,会抽动啊,皮下跳动,这样的问题,这其实都是没有津液去润养你的组织了。

那么,你如果只是想说这是一个水邪,你放着不管的话,张仲景就说“久而成痿”。就是你这个人的状态,如果你这样子不管它,它某些地方水塞住,某些水不够的地方就会越来越枯竭,越来越枯竭,到最后就会让你变成痿证。当然这个痿证,我们如果用中医《黄帝内经》的思考的话,说痿是什么,是肺叶肺部焦掉才会痿,对不对?所以可能在你这些地方,这里这里水都卡住,还有水多到可以上攻的时候,其实你就没有水转上来,去让你的肺得到滋润了,可能就没有水去润养你的四肢的这些经络了,那当你这些地方都得不到滋养的话,这个人还是会处于一个越来越萎缩的状态。

所以当我们看到这一整套病的时候,以辨证点来说的话,就是当你看到这个人有痰饮或者是水邪的奔豚等等证的时候,他如果有痞证的话,你还是要去想,我是要怎样把这个东西消掉,可能这个时候痞证就不当主症来看了。那么可以用的药呢,有可能是苓桂术甘,有可能是苓桂枣甘,也有可能是真武汤啊,这个看那一个症状多一点,当然也就说不上一个绝对的方子了。

那么也有一些比较用西医的角度来解释这条的注家呢,会说这个“经脉动惕,久而成痿”啊,其实是西医说的脊髓炎。但如果是脊髓炎的话,那用的就是《金匮要略》里面的风引汤了啊,那就是另外一路的治法,以后教到再说了。所以如果我们以我们现阶段的学习来说的话呢,就是要让你知道说一个人啊,气虚啊,水运化不良啊,你也不要太掉以轻心哦,真的久了还是会对这个人的体质上面有很不好的影响的啊。这些东西我们就知道一下。

 

 

◎旋覆代赭汤

8.40】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

旋覆代赭汤方

旋覆花三两,人参二两,生姜五两,代赭石一两,甘草三两(炙),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劈)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那么接下来呢,我们要讲这个旋覆花代赭石汤了啦。他说,“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他说这个人伤寒之后呢,被对待的方式啊是或者是发汗,或者是吐法,或者是下法,而用了这些方法之后呢,他的病是解掉了。那这告诉我们什么?其实这个人受的损伤啊并没有很大,对不对?因为又发汗又吐又下乱整一通,这个人会比较虚。可是呢他是这个地方他在讲的是无论你用的是汗法,还是吐法,还是下法,都把这个人医好了,因此这不叫做误治。

旋覆花代赭石汤啊,它基本上面的一个用途也可以说是,这个病人你其他的问题都已经解决了,只剩下一个地方那个气还转不通,所以就只要帮你破那一关就好了。因此它是一个治标的药,不是一个治病的药,就只是治这一件事而已。

那我强调这一点是因为说,我们临床上面啊,用旋覆花代赭石汤的时候呢,通常还需要再开别的治本的药。这个人呢,可能体质上面,他的这个症状来讲就是嗳气了,以嗳气为主。但是他的体质说不定是泻心汤证,说不定是理中汤证,不一定的,有类旋覆花代赭石汤他的病根是八味丸证。所以,我们最常跟旋覆花代赭石汤搭配用的其实通常是四逆汤跟理中汤,也就是他的这个脾胃之虚寒啊,另外要治,你只是治了这个东西之后呢,他还是有个地方转不动,才用旋覆花代赭石汤啊,这个地方要知道。

那另外一点就是,我们在临床上面使用这个方的时候呢,这个方不是给你慢慢吃,不是给你吃很久来断病根的。我们一开始就要认为,这个方子是不久服的啊。病根你另外用别的方子医,只有这个证用这个方子医。为什么要讲这件事啊?因为代赭石这个药是蛮容易被滥用的药,效果是蛮好也蛮强的,可是呢,代赭石里头的成分啊是有含砷的,因此,代赭石如果真的长期服用的话还是会有积蓄中毒的问题。虽然我们中医本草说这东西是没有毒的,因为太微量了,所以也不能说有毒。但是,长期来讲的话,这不是一个可用的药物,因此,大家就记得说是这个方子就是某一个时候用一下这样子就好了。

那么,他说这个解后,其实也在暗示,这个病你是靠别的药治好的。现在你治这个嗳气的时候啊,就只是在面对一个嗳气的问题而已。而他的症状是“心下痞硬,嗳气不除”,那又是一个心下痞了。那这个心下痞你说旋覆花代赭石汤有没有治心下痞的结构啊?其实可以算有。因为他的这个方剂在归类上还是被归类于泻心汤。因为你看,它就是这个三泻心汤的那个基本结构啊,这个干姜换成生姜,然后呢,黄芩黄连拿掉,换成旋覆花跟代赭石这样的一个用法。而它的生姜基本上就已经有五两了。有五两的生姜你就可以说啊,他的这个嗳气在病机上面就已经是认为说,它跟生姜泻心汤是具有相同的病机的。只是你在处理生姜泻心汤问题的时候呢,好像还有什么东西生姜泻心汤还不够力,因此要再换两味药上来是这样子。所以五两的生姜,基本上生姜泻心汤在做的事里面都有了,就是这样的一个思路。

而他说“心下痞硬,嗳气不除”,这个“不除”的语感到底是什么啊?我们因为今天没有办法完全复制张仲景时代的那个河南人的语气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所以呢,医家在看到这个不除的时候呢,是从三个角度来认识这个不除。

他说,一、这个不除的意思呢可能是你先吃过泻心汤,以为说证也合,对不对?就是心下痞又嗳气这不就是生姜泻心汤证吗。那吃了之后却没好。为什么生姜泻心汤证吃生姜泻心汤没好,那可能还差一个什么,所以,吃了正确的药却没好,所以病还不除。这是一点。

那另外呢第二个说法是,有些这个嗳气的病啊,是气嗝出来之后啊,就会觉得松一点。可是旋覆代赭汤证呢,就是气嗝出来之后那个人不会有比较松的感觉。因此呢,嗝了气还不松,那就落到这个汤证了,所以不除是,他就说,嗳气不除,你气嗳出来了,病还是不除,那个闷胀还有那里,所以这是第二个解释。

那第三个解释是啊,这个人呢觉得身体好像好了,就感冒已经好得差不多了,可以去上班了。可是呢上班了,就一直嗝一口气,嗝一口气,然后呢嗝了三四天还在嗝,他说怎么还不好啊,说这个嗳气怎么就跟着我这样子都不走了,所以嗳气都不会走掉的也叫不除。

那这三个可能性呢,这三种解释在临床上看,觉得都对。所以我们就123加起来都当做辨证的一个思路哦来看待这个方子。

那么这样子的一个嗳气不除,用这个方啊,他的基本思路,因为你看也是用和解法,对不对?他像三泻心汤,像柴胡汤是一样的。10碗水煮6碗水,然后捞掉渣,再煮成3碗水,基本上它就是和解剂的路数。所不同的就是换掉的药味,因此呢,我们大概就是在本草上面下一些功夫的话呢,就能够理解到这个方子在做什么事情了。

那么,旋覆代赭石汤【视频编号:JT-Typhoid96-9-69-4治疗这个嗳气哦,我们如果用《伤寒论》里面的内容来说的话,像治疗嗝气这个病啊,其实《伤寒杂病论》里头还有别的方可以是用的哟。当然我们三泻心汤里面的生姜泻心汤是已经介绍过了哦,我们就已经晓得了嘛,靠着生姜来恢护肠胃道的消化机能,是不是?那么,我们如果是要用其他的经方来相对比的话啊,像是皮枳实生姜汤也是治嗳气的。那么皮枳实生姜汤你看啊,这个枳实是下气的,对不对,陈皮皮都是通气的,对不对,所以是一个气塞住的嗳气病。那么皮枳实生姜汤跟旋覆代赭石汤的辨证点差在那里啊?皮枳实因为是气不通的嗳气,所以呢,你一口气嗝出来之后人会松很多好一阵子。那么旋覆代赭石汤证呢,是你嗝不嗝出来都一直,嗝出来没有比较松,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呢,你就要分得出来,所以你那个嗳气不除,如果嗳了之后会松的,那是气不通,皮枳实生姜,就偏到那边去了。

那另外呢,其实生姜泻心汤因为我们中医的辨证学常把它说成是水痞嘛,是不是?所以生姜泻心汤是常常会加茯苓的。那这个生姜泻心汤加茯苓,我们说茯苓所治的嗳气哦,其实也是打了嗝会舒服一点的,也会舒服一点点。不过呢生姜泻心汤或者是生姜泻心汤加茯苓,跟旋覆代赭石汤的那个以《伤寒论》本文内的那个辨证点来说的话啊,是这样子,就是旋覆花跟代赭石啊,吃下去之后都会比较有通大便的效果,不能说是一定是泻药,但是基本上,旋覆代赭这个结构是那个人的病呢通常是有便秘倾向的时候会好用的。不是真正那种承气汤证的那个阳明病的便秘哦,是那种好像是那个卡通片里面那个什么“蜡笔小新”说什么我妈妈今天,他叫妈妈还是叫全名,不是叫妈妈的,是不是,叫美什么?美丽美亚。他说我们家美亚哦,因为五天没有便便,所以心情很坏,就是那一种。旋覆代赭汤是那一种的便秘的时候的嗳气。

那么生姜泻心汤常常是嗳气还拉呢,对不对?所以大便稀,拉肚子的嗳气通常会在《伤寒论》来讲会偏到生姜泻心汤。然后呢,嗳气甚至是呕吐,因为旋覆代赭可以用的角度很多。呕吐啦,胃酸上逆啦,噎嗝病啦都算,那这些东西呢,如果牵涉到这个人大便比较不通的,那就比较可以用旋覆代赭汤。

相反的如果这个人已经是在拉的,你旋覆代赭要小心一点,因为怕会让那个人拉得更严重。从这个角度,那是我们,那当然旋覆代赭汤那个嗳气,我们到今天临床的应用已经扩展到什么食道长肿瘤啦之类的有的没的啊。那至于说噎嗝病的话,通常也会牵涉到这种瘤啊瘀血类的东西哦。不过,我想噎嗝病其实是一个蛮大的主题啊,我当然没有办法在旋覆代赭汤这个汤剂之下把噎嗝病的主题做完。因为噎嗝病你真的要讲又会讲到所谓的关格,那关格到底是心肾不交,上阳跟下阴脱掉了,还是这个肝胆之郁哦,就是多多少少都会牵涉到一点,那你说这个病要怎么医?我也不能说什么经方好,经方妙,绝对是靠经方这样医,我也不能这样子讲。

就像这种江湖传闻是很多了,就像有一本好像是食谱类的书就讲过一个故事。他说有一个老人啊,他得噎嗝病,就是噎嗝病的人根本吃东西就塞了都吞不下去了,那已经是等死了,但就教他一个方法,然后他照着做了,半个月一个月噎嗝病就医好了。他说人家教他什么方法,他说啊,你去那个晒虾米的地方,虾米啊,他说要晒好几天才会晒干嘛,那你把那个晒到这个七八成干的那个虾米啊撒在烈日之下,你就坐个板凳在那边等着。那个七八成干的虾米到全干之前啊,它在收到全干的时候,虾米会缩一下,然后那个虾米会跳一下,你看到哪一个虾米跳一下就把它捡起来吃掉。每个上午就做这件事情,就把跳起来的虾米捡起来吃掉,然后就吃了半个月噎嗝就好了。其实这很神耶,因为这东西,噎嗝病有的时候根本就是食道癌什么的。

那当然你说这个方子治疗率多少,不知道,江湖传闻哦。只是我觉得我们中国人的那些医术啊,在经方时方之外还是有很多招的了啊。这种招就是会用一招是一招,就像是现在江湖上面的很多高手,有的时候我就觉得,我们学经方其实是练的是医术。就是我们自己啊去认识那个人疾病跟直觉反应的这个能力这样子。可是在练医术之外啊,呃,比如说某一家,某一个家派啊,他们特别会用马钱子,那我觉得好强哦,就是什么小脑萎缩病,那马钱子一定是要用那家派的那个炼制的方法,那我们一般药局买来就没有用。那这个到底什么时候啊,能够派个什么助教去那里拜师啊,把人家的东西偷回来啊,我不知道,但是就是这种江湖上面各家各派的这种私藏的招术还是多了啊。

不过我想我们在,我的思考就是80/20原则,我要去偷人家私房的招肯定要拜师啊什么,那要过各种可怕的过程,跟在那个人身边三年五年得到他的信任才能得到这个东西。那我《伤寒论》在家里面读,就能够读到最大公约数的正确的医术,那我还是觉得,那个就等它遇到了再说了哦,有的病人介绍到那家去就好了。但是我自己的医术我当然靠《伤寒论》啦,大概是这样子的一种思考,觉得为了那个一两招特别厉害的去拜师啊,我也不知道划不划算。现在觉得医术大家都还在成长期啊,那成长期最有用的书,我认为还是《伤寒杂病论》啦,所以就来处理这个东西。那这个,我刚刚在讲话的时候啊,一直在强调说,以《伤寒杂病论》本文内的辨证点而言,我为什么要这么讲?因为,其实旋覆代赭汤证,你如果光是看《伤寒论》啊,会觉得他的那个嗳气啊跟生姜泻心汤证的感觉是差不多的,可是实际上不一样,而这种不一样呢,有清楚的文字资料的却不是《伤寒杂病论》,而是别的古书。

◎本草:旋覆花

那么我们现在呢,姑且就来看旋覆花这味药啊,那当我们认识旋覆花这味药的时候呢,也有一些相关的古书可以一并跟同学讲一讲。

那这个旋覆花这味药啊,我们从一个最根本的角度来看待它的药性的话呢,我觉得比较好用的资料是从前发给同学的那个敦煌出土的《辅行诀》。你如果看了《辅行诀》就会发现,张仲景用旋覆花的用法跟他的前一代,那个《辅行诀》里面所透露出来的那个《汤液经法》的那个逻辑哦是不一样的。

当然我们一般,如果你要用一个很普通的角度来说旋覆花的话,那它就是一个把这个地方堆积的痰,胸胁堆积的痰呢往下拔掉的药。可是呢你这样子一说你就会说,这跟治结胸的栝楼实有什么不一样?栝楼实在处理的痰跟旋覆花在处理的痰有什么差别?唉,还真的有差别。那你说旋覆花处理这个胁肋的痰为主,那你又要问,那这个跟柴胡汤有什么差别,小柴加牡蛎汤不是也处理胁肋的痰吗?所以,旋覆花把这个地方的痰拿下来,这个说法其实虽然书上都这么写,可是我觉得你学经方的时候,不觉得这样子学很笼统吗?它到底是动到什么地方的痰,跟其他的几个方子或者药物在处理的痰是哪里不一样?那我想从这个角度我们慢慢去推进,去找寻它的这个药性。

《神农本草经·旋覆华下品》:一名金沸草。一名盛椹。味咸温。生川谷。治结气。胁下满。惊悸。除水。去五脏间寒热。补中下气。(●旋华上品:一名筋根华。一名金沸。味甘温。生平泽。益气。去面皯黑色媚好;根:味辛。治腹中寒热邪气。利小便。久服不饥轻身。

那么,旋覆花在《神农本草经》里头就讲说,味咸温。这两个字还蛮要紧的哦,怎么说?民国初年的张锡纯用旋覆花很挑,他说如果你到药局去买旋覆花的话啊,你一定要抓一小撮起来嚼一嚼,旋覆花这个药啊是毛渣渣的,好像是棉絮一样的东西啊,绒毛一样的东西,那这个毛渣渣的这个旋覆花,他说你嚼一嚼,如果这个旋覆花吃起来啊是苦味的,那基本上你要求的药效都不太会有,如果吃起来都没有苦味的,那药效还算有一点,如果你吃起来是有咸咸的味道的那就会蛮有效的。(怎么样?大小余你们在叔叔那里有没有试吃过吗?是苦的啊?那吃了有没有病就好了?没有啊。)所以好像旋覆花你要在药局要挑,要稍微嚼一下,不带苦味的才会开始有效啊。

那这个他说“治结气,胁下满,惊悸,除水”,然后,最后面讲说补中下气,那当然它能够把这个气拉下来什么,这个效果我们都会知道有,只是它治的结气跟胁下满,加上惊悸。其实惊悸这种证我们会联想到什么?柴胡龙牡对不对,这个到底是治什么东西的?《神农本草经》到底想要把这个药指向哪一边?而且是为什么这个病要用这个药物,为什么不能用别的药物呢,这样子。残留下来一个很让人觉得难以忍受的开放空间。那么,我想我们认识旋覆花呢,我们就先回到《辅行诀》来看待它,那相信这个讲义已经发太久,同学都没有了啊,所以没有关系,我这样讲了就好了。

这个《辅行诀》里头啊,它的这个五脏小补汤里头啊,有两个小补汤都有用到旋覆花。因此呢等到大补汤时候,因为大补汤是小补汤的这个头接尾巴做成的嘛,所以到大补汤的时候就变成有四个大补汤都有旋覆花了。所以我当年在刚开始读《辅行诀》的时候,我们这个课刚开始的时候,我还搞错了,我还以为大补汤的特征就是多一味旋覆花呢,那时候还没有看出这堆方剂的逻辑性。那后来就发现不是,是小补心汤跟小补肺汤里头都有旋覆花。

而它在张仲景的前一代的用药路数里面呢,竟然是治心治肺的,你说治心的这个做法,有没有流传到张仲景的手上?有。就是《金匮要略》说的肝着,桂林本说的胸痹的那个旋覆花汤。那个旋覆花他就是认为说有一种痰饮证啊,是从肝里头出来的痰饮,所以你要用《金匮要略》的说法是这个“着于肝”的痰饮也对。那但这个痰饮呢沿着这个肝胆的区块上来啊,到最后还是会塞到你的心脏的,那这个痰饮呢,你要说它是什么区,我说这个东西是所谓的厥阴区的痰。为什么我要说厥阴区?因为呢少阳不通畅的人也是会心脏病的不是?但是少阳那个是胆经生心包经的那个木生火,也就是少阳药啊,如果你要说位置的话,是在肋骨外面的脾下是少阳区。那如果你要说厥阴区的话,是肋骨里面的空间是厥阴,所以同样是说胁下哦,旋覆花走的是肋骨里面的胁下,不是肋骨外面的胁下,这个是从《金匮要略》跟桂林本的这个所谓的肝着、胸痹的角度去推论它的话,它那东西是厥阴区块的膏肓那个地方的。

然后呢,这个胸痹它的特征,旋覆花汤主治的这个胸痹啊,它的特征是什么呢,是这个人喜欢有人在他胸口上踩。我看到的旋覆花汤证的人果真是这样子,他们家有个两三岁的孩子,这个爸爸呢,有事没事就躺在沙发上把他家的孩子啊放在自己胸口,叫他踩一踩。其实这个东西是一个肝气郁结的人会有的一个调调。我们说肝,如果是肝火郁结的人手会怎么样啊,喜欢捏东西,坐在这边啊,就是手很贱,什么东西都要抓起来玩一玩。然后这个椅子角、椅子边啦,衣服角啦,这个捏了又捏,那我们说这是肝火啊不得通畅的人的特征。

因为肝脏这个脏性就是有这个跟东西接触的调调。所以呢,如果你肝气郁结是往里面到胸口的话,这个人的心脏病的调子就是喜欢人家踩。这样的一种调性,所以从这个调性你也可能会想说,哦,果然这个胸痹是从肝出来的。那这个是,如果你要说治心脏的病的话,在仲景的思路是这样子一回事。那么,但是呢,如果你要说旋覆花治肺的话,那仲景已经完全不鸟他了。怎么讲,你看仲景咳嗽篇里头,什么方有旋覆花呀?都没有,对不对。我们可以从这个角度晓得它。

那这个敦煌的这个小补心汤,小补肺汤啊,我觉得对我们学习来讲啊,还是蛮有帮助的。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不是敦煌的这个方剂有这样子说的话,我们很难去理解那个时代的旋覆花用与不用的这个分际到底在哪里。因为这个小补心汤、小补肺汤啊,他都有加减法附在后头的,这个加减法很帅啊,像小补心汤呢它是啊旋覆花、代赭石、竹叶跟豆豉。那它治什么呢?治疗气血虚少,心中动悸,然后这个人呢会常常呢想要哭泣,然后心情是烦燥的。然后,啊容易流汗,哦心虚热的人都会比较容易流虚汗吧?然后会嗳气,就是容易嗝气,而且怎么样,脉结,这个人的心跳你如果把脉的话,心跳是不规律的。这一整串的东西加到一起,是古时候用这四味药。然后他说的这个加减法啊,他说如果一个人呢是心慌不安特别严重,代赭石加量,那你就知道代赭石是重镇安神的,对不对。

然后呢,他说如果一个人是发热出汗的,那就竹叶加量,然后不要用豆豉。因为豆豉也是发汗剂,对不对?在古时候豆豉是从肾把汗发出来的,所以豆豉不用,相反用竹叶来镇固上焦,让上焦不要那么热。他说,如果心中窒痛的,窒息的窒,他说豆豉加量,那我们也能理解,对不对?栀子豆豉汤的那个结构,对不对,塞在这里的时候,用豆豉的。他说如果气不够的那就加甘草,这个也明白嘛。

他说,如果是咽中介介塞者,旋覆花加量。其实这句话,就是张仲景的书里头没有讲到的旋覆代赭汤的辨证点,这个旋覆代赭证啊,他的喉咙是会有掐紧的塞的感觉的。那个就是跟生姜泻心汤最不一样的分野,怎么讲呢,同样是嗳气,对不对?同样是什么胃酸食道什么逆流、上逆之类的病啊。如果是生姜泻心汤的话,这个人的喉咙啊,松紧度跟平常是一样的。如果你是旋覆代赭证的话,你吃一口什么东西啊,你就会觉得那一口饭,那一口面,那一口青菜下去的时候好像在吞鸡蛋。就是一坨东西这样子从这里塞到这里,塞到这里,塞到这里,塞到这里,这样下去,一路噎下去的是旋覆代赭证,这是我说经方没讲的。

那么,你喝一口水觉得那口水就这样子夹在你的食道里面这样咕咕咕咕慢慢下去,那一坨食物、一坨液体那种下去的感觉会让你觉得,啊真是噎着下去的。所以那个《辅行诀》里面这个“咽中介介塞”这个说法是很生动的,哦,把这个读进去。

那么,当然你说喉咙好像塞塞的,我们还有个经方叫做什么?半夏厚朴汤,对不对。那半夏厚朴汤也是咽中如有灸脔,好像烧肉卡在喉咙一样。可是半夏厚朴汤的那个样子跟这个都不一样,因为,旋覆代赭的那个噎的感觉是你吃东西的时候很明显,再加上有嗝气嘛。半夏厚朴汤没有嗝气,那半夏厚朴汤吃东西的时候没有特别的感觉,他的那个喉中如有灸脔的是平常的时候会这样子——咳咳咳…,那样子的。那不一样的路数,所以这样子就分得出来了。

那么,所以我们从敦煌的小补心汤的加减法里头呢,我们找到了这个旋覆花的一个面向的古方的用药的思路。那敦煌的这个小补肺汤呢我觉得很帅,它是麦冬、五味子、旋覆花跟细辛这四味药,这个方子是帅在什么地方?我们一般肺中有寒饮用细辛,肺不润、肺虚用麦冬,在张仲景的方子里头,麦冬跟细辛很不容易相遇的。可是,敦煌《辅行诀》就这样子大喇喇的麦冬、五味子这个生脉散的这个结构啊,细辛就放进去,就是我又润肺又把肺里面的寒气抽掉,所以这个方子还是有一些值得学习的地方。

它小补肺汤治的是汗出,口渴,少气不足以息,胸中痛,脉虚,就一个人肺很虚,每天就这么喘着喘着,那这样子的症状是用小补肺汤。那么我们当然会先推想说,哎,难不成啊,旋覆花是用来去掉肺里面的痰吗?会让你有这样的疑惑,对不对?因为这个咳嗽啊,不过小补肺汤其实没有什么咳症,只是一个肺虚症,加上了生脉散,就好像有中暑的感觉。可是呢他的加减里头啊,他说,如果是胸中烦热,那你看这个人胸中已经烦热,那你还能用细辛吗,当然不可以,对不对,所以《辅行诀》里头呢就去掉细辛,加什么?才教过的药,海蛤。加了海蛤就可以把胸中的热清泻掉了,热痰就这样滑下来了。所以这个上一代的经方还是有上一代经方伟大的地方哦。

那他说,如果胸中闷痛,有塞住的感觉他还是用细辛,因为里有寒。那旋覆花是什么时候,那他说,加旋覆花呢,哦当然我先讲别的。他说,如果你是肺虚的时候,是头昏会眩冒的,他就说那去细辛加泽泻,那这是泽泻汤用泽泻的原理了啊,就是气虚的人脑子里面水太多哦。那这个然后咳嗽带血的,那这个肺阴虚得很严重了,去掉细辛,麦门冬加量之类之类的,所以回去看《辅行诀》还是可以学到这个上古时代的一些药物的知识。那他什么时候加旋覆花呢?他说,咳不利,脉结者。就是心跳不规律,所以说旋覆花真的是治肺吗?好像还是关系到压到心脏的那个痰,那能够压到心脏的痰那是厥阴区的痰,所以还是走到厥阴区。

那这个咳不利,就咳来咳去都觉得不能舒爽,那是怎么一回事。如果你用现代药理研究来说这个旋覆花的话,有一个比较简单的说法,就是当我们现代的中医啊,拿旋覆花用在咳嗽的时候,会发现它镇咳的效果还可以,袪痰的效果几乎没有。也就是它祛的痰不是肺里面的痰,所以你咳嗽是肺里头、气管里头有痰的时候,旋覆花就没有用。它只有镇咳的效果,没有袪痰的效果。所以这个咳不利而脉结,暗示着痰在另外一个地方,那旋覆花能够去掉另外一个地方的痰而发挥镇咳的效果。那这样子的话,我们从《辅行诀》的角度呢,可以这样子来认识这一味药哦。那就是补充了仲景书里面所欠缺的一点点的这个逻辑推论。啊对不起,助教要换带子了啦。

    我们从这个角度呢,大概可以认识到旋覆花它在上古时候的那个药性我们是怎么认识它的。那么,如果我们要说后代中医喜欢讲的本草的童话故事,象征符号。如果要讲到这个的话呢,这个旋覆花呢我们说它是什么东西啊?

旋覆花在中医本草学家当中的认识是滴露而生。他说呀,这个植物,比如说,我也不知道这个植物长得什么样子啊,姑且假设是一种花好了啊,他说这个花呢,它是花上面的露水啊滴到土里头啊在这个地方会长出一棵新的。那当然以我们现在的植物学来思考,可能是因为啊这个花它的种子太细小了,如果被风吹着飘着走啊,可能没有办法找到适当的落地生根的点,但是顺着露水滴下来的时候呢,它可以借着那个露水,让它有机会粘在什么地方来发芽。那因为历代就觉得旋覆花是滴水滴下来就会长一个新的草,那还有些本草学家啊还真的去刨根呢,他就把这个根刨开,他说会不会是像附子乌头一样里面的主根长一个分枝长出来的,那他刨出来说,哦,果然是分开来的。所以他就说,你看哦,所以,一个植物吧,吸收地上的水长出来一个植物,就好像肾气化为肝气,对不对?肝气上来,然后又下降了,HO,滴下来了,就长成另外一个植物,所以用这样子的一种画面啊,去认为说,你看,旋覆花果然是能够舒肝而降气,是这样子的角度来认识它。

也就是说,在讨论旋覆花的时候啊,就会觉得它上来的气好像会经过一下肝脏,因为旋覆代赭汤证你知道中医的那个五脏六腑辨证还是说这个人是肝气上逆,所以才会有这个东西噎着下不去的,因为咽喉跟肝胆还是有关系的哦,从前在教少阳区的时候有提到过。

那这个旋覆花的这样的一个说法哦,我们也现在只能说是说法啦,那在我们的临床来讲的话,我说我教起来会觉得有一点忐忑不安,就是说,你看我刚刚讲赤石脂也就是舒肝,对不对,旋覆花也就是舒肝,那么,等到之后代赭石会讲到降肝,那你听到后来就乱七八糟了,所以这是一个,到时候可能下一堂课讲代赭石的时候要帮同学掰开,不然听到后来都杂到一起,所以都是在那个地方上去而下来,就这样子。

那这个我们说旋覆花它是一个能够向上舒展肝气,又向下把这个厥阴区块的这些痰啊摘下来的这样一个药。那讲到这种上而又下的话,同学有没有想到会牵扯到什么东西?我们中国人说是气机升降,左升右降的那个问题。那讲到左升右降的时候就会杠到什么?就是病是左边痛还是右边痛的这种问题。

所以旋覆花在我们中国人的这个比较,有人叫做偏方吧,有一个蛮有名的偏方就是,旋覆花是治疗单边腹痛,就是如果你,不是腹痛是腹胀。如果你的肚子的胀是中间胀,那有很多东西可以医,经方就够用了,可是如果你肚子胀是胀单边的。那这样子的话就关系到哪里的气升不上去,降不下来的问题了。那单边腹胀痛的方子呢是找一条不要太大只的鲤鱼,然后把旋覆花塞到鲤鱼肚子里面,然后炖鱼汤喝这个汤,就这样子,喝了之后是吃单边腹胀的。所以这是从这个角度可能有些东西会让我们感觉到,哦,这个东西是有关系到气机的升降哦,这一个路子。

那另外一个去理解它的这种特殊的药性的这个地方呢是什么,但是那个什么啊,讲起来就难过了。因为我们历代的经方医家啊,讲到旋覆花的时候,讲到后来都会说它有一个效果,而那个效果我到今天不知道要如何活用,我说我实验做到这里就当掉了。说是旋覆花的疗效啊,因为听起来很玄很玄,我也希望能够掌握。他说旋覆花的疗效是“贯通五脏真元”。听起来眩毙了,不是吗?简直是,就是中国人练功所梦寐以求的啊,三花聚顶不要谈了,五气朝元就是这个东西,唐代有人说是元真。这个药如何能够用到这么强的地方,其实我是不胜向往啊,可是用药功力还没有到。

那这个“贯通五脏真元”这件事情要从哪里讲啊?《金匮要略》里头啊用旋覆花汤的地方有两处,一处是我们刚讲的肝着胸痹,那另外一处呢是这个妇人半产漏下,这个妇人呢,习惯性流产这件事情。那么妇人半产漏下啊,《金匮》的写法跟我们桂林本的写法是不一样的。《金匮》的写法是特别强调这个妇人是有革脉的。那革脉你也可以说它是失血的脉,那把了革脉的感觉就是这个,这个呃,应该是这边,左手这边,她那个肝脉好像结了一层厚厚的板皮在那里的。那你说这个人啊,流产啊什么的,容易流产的体质,她气血虚啊,因为失血会出现革脉这是没有错。但是,如果一个人的体质上就是革脉的话那是另外一件事哦,体质上就是革脉的话那是肝硬化,而她是肝硬化里面哪一种类型,我们上次讲到大黄蟅虫丸的时候讲到肝硬化的瘀血型,对不对?那么革脉的肝硬化其实是比较属于旋覆花所治的那个痰证。也就是肝这个东西啊,里面被痰塞得硬化了,所以他说,当你的肝硬化的病是把脉把到革脉的时候,你的肝里面大概硬的就是好像那个肝好像结成一块硬硬邦邦的什么东西哦,就是痰证的肝硬化。

而旋覆花这味药啊,就是专门针对这个肝里头的痰证的一个东西。而,当然我现在不是在讲旋覆代赭汤了啦,是在讲旋覆花汤,旋覆花汤在临床上面就常常用来治疗肝硬化啊什么的,就是推扩的用法。旋覆花汤是什么药物呢?旋覆花跟葱14根,再加上刚染好的红布,这个刚染好的红布是什么?红布大概是古时候大概是绢布类的吧,那这个染料嘛大概是茜草类的吧,所以你现在要放刚染好的红布,你就茜草跟蚕茧往里头丢就好了啊,就是药效大概可以取代一下。那么这些药物,这个方子呢就是古时候会说这个是贯通这个五脏真元的一个方子,而这个方子哦,为什么会讲到这里呢?像我们桂林本在讲到这个半产漏下的体质的时候呢,是有分虚证实证的。就是如果这个人真的很虚的话,那就是黄芪当归汤,就是当归补血汤啊,摄住这个人的气血为最要紧。但是如果这个人不虚,可是又很容易流产的话,那到底她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情?那这个时候呢就有人会说,这个人是因为她的元气不通,所以呢,到最后要滋养胎儿那一关她过不去,所以要用旋覆花汤来打通元气。

那如果你用旋覆花汤也可以主治痰证的肝硬化的角度来说的话,你也可以说子宫的内膜就是肝在管的,如果肝里头都是痰的话,子宫的内膜大概也是滑的,你胎儿就绕这个滑梯下来了嘛,就是大概是那样子的状态。所以这种种可能性我们姑且不知道,但是我们中国人在一个病机学啊,总觉得说旋覆花你看又可以治心绞痛,又可以清厥阴区块,然后呢又可以贯通一个什么东西,因为那个流产这件事情在那个汤证里头,大家可以观察到的就是,不是虚而是什么东西不通,要把这东西打通。

那旋覆花汤到底能够打通什么东西?子宫的内膜是跟肝相关的嘛,那通肝是通到肝的什么东西?那我们之前发的讲义底下,好像是讲义第几页下面啊,有一个续筋方,当然啦如果我们要讲到续筋方的话哦,又会陷入下一个难题。怎么说呢,其实啊,古方的世界里头啊,本来的续筋药是旋花,不是旋覆花。最早的时候说有续筋的功能的花是旋花。即使是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啊,他都还说这个,有的时候见到这个,李时珍如果从京师回家的时候,看到车夫北上常常带着这个旋花,说要回去煎汤喝啊,可以修补损伤啊,续筋的功能很好。可是,旋花渐渐渐渐在我们中药这个市场上面退出,后来就变成旋覆花去代替这个旋花变成这个续筋的药。你如果用旋覆花的根捣碎啊,然后,把它用糖煮成浓糖水糊在伤口,伤上面也可以。不然的话,要没有根了,你就找到这个不苦的旋覆花啊,浓煮它的这个花,加点黄砂糖把它煮煮得浓浓的,然后,敷也是可以。就是各种不同的伤科的方剂书都有这个方啊,效果是还蛮值得期待的。

那我讲义上面是取这个张锡纯的,他是说看到人家农家这个医牛医马的这个方,说是医人也有效,所有就跟人家要过来。那这个续筋这件事情啊,说来也是蛮神奇的,不是吗?因为断筋这件事情呢?用我们今天的讲法不是就是韧带断掉了吗?那人的韧带断掉你有听说西医能够把它接回来的吗?不是都整个挖掉算了,是不是?为什么韧带断掉不能接?因为,它一断就两头缩起来了,是不是?那这一头在这里,这一头在这里,你扯不过来,对不对,你没有办法处理。可是呢,他说如果你用旋覆花敷在这个上面,就是把它包扎在上面,渐渐这一头的断口跟那一头的断口会各长一个小肉球,然后慢慢敷慢慢敷慢慢敷慢慢敷两个小肉球会越来越靠近,等到小肉球变成一个肉球的时候,筋就接回来了,那很强耶。

但是,你要记得张锡纯里头用的日子是使用旬日作单位啊。就是敷10天才会开始有点小肉球,再敷10天又怎么样,就你要续一条筋也是要个把月的啦,不是那么快的。可是你想想看我们中国人的论点,什么主筋啊?肝主筋。对不对。一个药它要通肝到什么程度才能够让筋这样子钻过来。所以你说中国人会怀疑它有这个贯通五脏之元真的那个想法,我觉得也不能怪我们,对不对?因为连断掉的筋都可以接,这在武侠小说的,那是什么,被跟人家挑断什么什么,废了武功的人,不是,那这样都还能恢复,你不能不说它有贯通五脏真元的力量的啊。当然,那你说这个汤能不能喝了当保养?旋覆花单味药说,贯通五脏真元,我来贯通看看,如果你单味药一直喝,那会狂泄嘛,旋覆花到最好还是会有泄下的效果啊,所以我们目前为止也不能说这个汤药如何当补养药。

我呢是当时啊,当年做了一个愚蠢的实验,因为说贯通五脏真元,五脏真元要运转啊,我直接想到的方子,因为张仲景的方里头有一个转气汤,哦,桂枝去芍加麻附辛,哦,这些叫转气汤,那也是癌症的话,用的方子之一。那有一段时间,我就想过我要喝喝看转气汤,喝了之后觉得也不知道有没有转到,于是呢,就想说再加一味旋覆花来看看,那个时候我是《辅行诀》读错了,以为说汤药大补都要有旋覆花,所以就在里边加了一味旋覆花煮进去喝。结果一喝啊,整个胸口像被人家踩在上面一样,气都透不过来了。

所以为什么一个转气汤加一个旋覆花又完全当机呢,那我也搞不清楚哦,就是喘了一个晚上,不能动。所以到今天旋覆花要如何用才能运转到五脏元真啊,我还不会啊,或许叔叔我不是那块料。如果你们有人是已经练功练到快要可以运转了,那你去试验看看告诉我啦,好不好。不过我还是要说啊,有意识的导引气这件事情多半都不太健康的啊。你气够了,它自己走到哪里让它自己走,你用想的去导引它其实多半都是会出问题的啊。这个基本的原则大概是这样子。

所以呢,我们在今天在临床上头啊,你说治疗胁胀,胁肋区块的痰饮有没有人用?有用,有人用。那通乳汁什么乳癌、乳痈,有没有人用?有用,有人用。就是大家一般我觉得我们学中医,我们不要学到那么龟毛,其实学了也是都糊掉了嘛,对不对?所以觉得啊胸口有痰饮啊什么,塞住的话就用。如果你要说到这个《内经》的讲法呢,其实嗳气啊,在《内经》说五气所病啊,嗳气是心脏出来的。所以还是觉得旋覆花恐怕是治心脏的药,这样子的观点。那因为旋覆花这个药是比较下利的药,因此呢气虚大肠冷,都不要用旋覆花啊。

而且它去痰力量那么强的话,有人说,如果说你是阴虚燥咳也不要用,不过这个阴虚燥咳我们现在就不管了,因为,其实旋覆花不会动到肺里面的痰,所以这个阴虚燥咳可能是本草学家想当然的推论哦,这个倒是不用管它。但是,前面的那个赤石脂禹余粮的那个病啊,你就不要用旋覆花呢,用了就不可收拾了。那这个旋覆花呢,呃,如果你是要用来治这个旋覆代赭汤证的话,其实,一定要用的就是补气药,所以,这个方子里面人参是不可以少的啊,这要知道一下,因为旋覆花它在转气的时候还是会有耗气的问题的。

然后呢,其它的方子我想,知道不知道就好像不是那么要紧了。那它的这个药在中医里面啊,比较认为它独一无二的地方,就是因为它是一个咸的药。我们一般说咸的药啊,吃进身体里面,作用的地方都比较偏下面,所以咸药吃进去通常都是直接在中下焦以下的位置作用。可是偏偏这个花呢是松松的像一坨棉絮似的。所以它变成是少数能够作用在上焦的咸药啊。这个是它在本草里面比较不能被别人所取代的地方。那当然如果我们要说的话就是煎剂的时候要包啊,因为扎到喉咙还是有人会过敏的哦,那个渣渣。那这个吃了之后,偶尔也会有人遇到旋覆花吃了之后拉肚子的,就是这个人体质上本来就比较虚寒的时候啊,有时候会有这样的问题。

那至于说如何治这个嗳气啊,那要等到我们下个礼拜介绍了代赭石之后啊,把这两个药物合并在一起来看啊,才能够看到这双药合璧的效果。

◎桂枝人参汤证

那么,同学也不要急着回家,我昨天的课呢,因为没有时间介绍代赭石所以就把下一条也教了。所以呢,我们把这个简单的下一条看完了再走啊。

 

8.41】 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       

         主之。

这个,他说,“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这个协热利我们以前讲课的时候有讲到过的嘛。所以我想同学读起来也不会觉得需要紧张,都在教什么了不得的东西。那么,你说这个人呢,他的太阳表证还在,然后用了好几个下法,那这样的一下再下的脾胃一定很虚,对不对。他的脾胃已经被打成理中汤证啦,这个虚寒的脾胃,那需要这个温补中焦才能好,是不是。可是呢,竟然他这个外面的这个表证啊,也没有陷下来,还在外面。所以这个人症状呢,就变成拉肚子,拉的是水泻,然后呢他的这个心下也是痞硬的,可是这个心下痞啊,如果你要把它跟其他心下痞作鉴别的话,其实这个心下痞不是主症,是客症。因为脾胃虚啊,多少这个肠胃都会松驰,胃会扩张就会有心下痞的问题。但是这个跟三泻心汤那个什么阴阳不交就没有关系了。

这个桂枝人参汤证,各位同学,最近你自己或者是你周遭人呢有可能会遇到啊,就是“逆流挽舟法”其之二。最近的这个泻不见得人人都是泻葛根芩连汤那个泻,葛根苓连汤那个比较烫屁股比较臭。但是水泻而外证俱足的,有。所以当你肚子是,如果你最近感冒,是肚子绞痛得很厉害而拉肚子的。如果大便是臭的烫屁股的肚子绞痛,那个会用黄芩汤,如果不怎么痛,可是大便臭、烫屁股就是葛根黄芩汤。如果脉浮有热,然后呢又吐又拉,那个是葛根加半夏汤。那么如果是稀的水泻,肚子痛,又吐,然后这个手脚也酸痛,还有发烧,桂枝人参汤。大概路数你们知道一下啊。因为最近正在流行啊,我们要走在时髦的尖端啊。这个,最近有个节目叫什么?“决战伸展台”是吧?我就觉得,好像要拼流行的话,我们《伤寒论》还是不退流行的哦。

那这个,所以这个脾胃虚了当然也是会有心下痞。但是你在抓这个桂枝人参汤的主症的时候啊。你要抓这个表里不解,就是当这个人肚子痛、吐、拉肚子稀稀的水泻的同时啊,他这个手脚啊酸痛酸痛的,人啊是发烧发烧的,脉是浮的。这样懂吗?外面这个桂枝汤、麻黄汤这个症状俱足,里面呢,理中汤证也俱足,那这个东西张仲景的书呢,叫做协热而利。那为什么这个要用协热而利呢?因为这个利,到底来讲不是热利,对不对,之前也讲过,不是那种很臭,烫屁股的,它还是冷利。只是外面在发热,因此你正在病这个病的时候啊,你就会觉得头痛啊,手酸啊,怕冷啊,脉浮啊,外证俱全,然后拉肚子,呕吐。可是你大概不会去管这个时候有没有心下痞的,因为你这个这里钻那里痛已经够你受的啦,心下痞已经被推到很不足道的地方去了,所以有也好,但是在这样子的状况之下,你也不要傻傻的吃泻心汤嘛。同学,这二人吃得不对是吗?上课的时候,露出了很窝囊的表情,是吧?

那这个桂枝人参汤呢,这个东西呢你说它是不是逆流挽舟法?它是。因为,其实这个汤它是有暗示所谓的太阳区跟太阴区的某种连属,只是这个连属我们光看这里是看不太清楚的。我们如果以后看到太阴病,太阴病啊,这个又吐又拉的人啊,有的时候就是会有这种太阳表证,那是什么?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之类的,还有什么,桂枝去芍加苓术汤,跟太阳篇的那个桂枝去桂加苓术汤刚好是个对。那像这类药物都会让我们渐渐去学会太阴病跟太阳病是有连属关系的。

那我们现在先不讲太多的话啊,这个单一捡理中汤做底子。你看他主要的方法啊,是水九碗煮这个理中汤,煮到剩五碗的时候再加桂枝煮,所以,桂枝是后下的,人参汤就是理中汤,加了桂枝的理中汤叫桂枝人参汤。可是如果你是啊,桂枝丢下去跟其他药一起煮了,对不对,那那个是像桂附理中汤那种东西了,就是理中汤加味肉桂的药剂。那是温补下元的,那个就不一样的路数了。

这个桂枝后下,就是希望这个药效要出得来,因为他有表邪嘛。可是你说这个表邪我是不是要用汗法?这个病已经这么乱了哦,你就认为这个桂枝袪风袪寒的药性飘起来,它怎么祛出去,随便了,但是总是会祛出去的。所以它这个基本上也不用发汗法,也不是什么一碗,然后什么粥盖棉被,都没有,就是一天乖乖的啊,白天喝两碗,晚上喝一碗,这样子的一个流程。就是在治你拉肚子的同时,顺便慢慢地把你那个风邪也驱赶出去。所以道理上来讲还是表里两解的一个方子啊。那所以呢,因为现在是流行嘛,那同学就要认识这个方。 

临床上,我是觉得桂枝人参汤是这样子啊,几年来我不觉得这个汤有什么好用的。最近这个月忽然爆红。所以认识一下也不错了啊,我觉得我的课呢,常常拖着拖着都跟不上大家的疾病,难得有一次啊你们病到哪里啊,我教到哪里啊,哦,真是……,咳,上天可怜我们啊。那剩下来这个旋覆代赭汤我们就下礼拜再把它讲完好了啊。                              

(记录整理:常乐 一校:琉璃 二校:KAKA)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