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七在中成药中的应用规律

 梅香斋21 2017-05-21


五味学苑 公众号内回复“课程”领取内经、伤寒课程教材

五味学苑 公众号内回复“伤寒”领取伤寒论讲座全集(视频)

五味学苑 公众号内回复“内经”领取内经讲座全集(视频)

五味学苑 公众号内回复“唯象即可得到唯象中医学讲座全集(视频)

大麦和小麦

来自五味学苑

00:00 02:13



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主产于云南、广西等地。味甘、微苦,性温。入肝、胃经。功效散瘀止血、消肿定痛。

统计分析


1.1  中医疾病

在《中药成方制剂手册》中有202个含有三七的成方制剂,通过“频次统计”,包含主治疾病80种,其中使用频率较高(频率≥5)的有26种疾病,见表1。


表1 含三七方剂中常用的主治疾病



其主治疾病主要涉及心系疾病、妇科疾病、肢体经络、骨伤科等疾病,恰与《本草纲目》“止血散血定痛,金刃伤,跌仆杖疮、血出不止者,嚼烂涂,或为末掺之,其血即止,亦主吐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经水不止,产后恶血不下,血运血痛,赤目痈肿,虎咬蛇伤”相吻合。


1.2  常用药物频次分析

在202方剂中,共涉及592味中药,使用较多(频率≥30)的19味药物,见表26.


表2 含三七方剂常用药物使用频次


上表显示,三七常与补益气血、行气、活血、补肝肾之品联用。


1.3  含三七方剂证候分析

202个方剂中,涉及57种证候,常用证候(频次≥5)如下所示。


表3 含三七方剂常用药物使用频次


由上述证型来看,三七最主要用于各种血瘀证疾病,如伤损筋骨、瘀阻胞宫、瘀阻脑络、证,病位广泛,从心、脑、胞宫到筋骨均有涉及。


基于关联规则组方规律分析



2.1  含三七方剂的用药高频核心组合分析

用关联规则挖掘方法,将支持度设置为15%,(表示该数据出现的频次至少占总处方数的15%),得到常用核心药物组合共22个,其中2味药的药对有18个,3味药药物组合4个,见表4,表5。药物之间关联的“网络化展示”,见图1.


表4  含三七方剂的用药高频核心组合分析1(支持度≥15%,置信度≥0.9)


上表为常与三七搭配使用药对或组合,请参考。


图1 含有三七常用药物组合网络


上图可较全面地展示三七的用药搭配,与理气、活血、益气养血、补肝肾之品联用(支持度13%,15%),而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同类活血化瘀之品(支持度20%),如当归、川芎、红花等。


2.2  含三七方剂核心药物组合深度分析网络图


(1)三七-当归


图2  含“三七-当归”方剂常用药物组合网络


(2)三七-红花

图3  含“三七-红花”方剂常用药物组合网络


(3)三七-冰片

图4  含“三七-冰片”方剂常用药物组合网络


小结



三七,作为临床常用活血化瘀药,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等作用,现代药理研究也明确了其镇痛、保护心肌、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抗休克和抗应激、滋补、强壮、抗衰老作用等作用。故近年来本药多被运用于血瘀类疾病的治疗。

三七的临床应用较为广泛,涵盖了80种中医疾病,其组成的方剂涉及529味中药,常与活血化瘀之品联用,理气、活血、益气血、补肝肾之品联用,而使用频率最高的仍为活血化瘀之品。由此可见,三七所涉及的中成药以活血化瘀为主。


基础分析之后,含三七的核心药物组合,选取使用频次较高且有代表性的“三七-当归、红花、冰片”3对组合进行深入分析,纵横比较分析药物组合的用药规律。三七分别同当归、红花、冰片联用,结果3个组合虽类别不同,但在3种支持度下,3组合的核心药物类似,其中组合,药物核心更加类似,二者既可以这表明三七常与此3者常相须为用,以奏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