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组建建筑公司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juluyuan 2017-05-22

清水河镇新场村:组建建筑公司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2015-10-20 13:34| 发布者: 管理员| 查看: 163| 评论: 0

       “新场村建筑公司成立以来,至少为村集体增加了15万元的收入。”近日,兴义市清水河镇新场村村组干部、新场村建筑公司的几名股东凑在一起算了一笔帐。算账时,该公司才成立4个月时间。

  在这4个月时间里,新场村建筑有限公司陆续承揽了清水河省级示范小城镇5公里 道路人行道小板辅设,清水河镇新场村车郎100栋民居亮化建设、220盏路灯安装,清水河镇黔西村响革美丽乡村项目(包括2座桥梁、2个停车场、2个寨 门、2个山塘)建设、雨补鲁30栋民居亮化建设等工程项目。建设这些项目,总投资300多万元,公司累计营利超60万元。

  新场村党支部书记王友权说,成立新场村建筑公司,是为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在2017年前消除空壳村的目标,“经过我们村支两委几次会议讨论,根据清水河现在发展的大趋势和我们自己的特长,决定成立建筑公司。”

  王友权告诉记者,村里成立建筑公司出发点就是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切实解决村级组织有钱办事的问题。

  王友权说,公司成立以后解决了村里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同时也给村民们带来 了新的收入来源。“现在我们公司的工人80%都是新场村的村民。”王友权说,公司的成立同时也给村支两委班子的成员提供一个发挥所长的平台。“又能施展所 长,又能增加村级集体经济积累,还能帮助老百姓增收,公司的成立真是带来了太多的好处”。

  近年来,新场村“两委”招过商、引过资、养过牛、种过桃、建过合作社,但都没有取得明显成效。

  今年4月,新场村“两委”班子抢抓国家和省、州、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契机, 充分发挥村委会主任张化等村干部在承包工程建设方面的特长,由村干部带头出资金,以村集体的名誉成立一个建筑公司,来改变村集体无资金、无资源、无企业的 现状,打破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无路子、无办法、无成效的局面。

  2015年6月17日,是新场村男女老少4000多人最难以忘记的日子。因为 在这一天,由村党支部书记王友权、村民委主任张鉴、村民委副主任杨克龙等6名村、组干部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共同出资800万元,申请 设立的兴义市新场鉴鸿龙江建筑有限公司,获得了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的批准,得以正式成立。经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公司所有出资人 共同商定,村集体无条件参与公司分红,每年分红比例为公司总营利的25%,分红所得作为村级的集体经济。

  目前,新场村通过在该公司分红,其集体经济已超15万元。

  “公司成立后,发挥的作用超出我们的预料,它不但让我们村集体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收入,而且是快速的、较高的收入;不但增加了我们村干部的收入,而且增加了广大群众的收入;同时,还推进了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在谈到公司的效益时,王友权激动不已。

  新场村的村组干部们真正见到了“小公司有大作为”带来的效益。

  在公司成立前,像王友权这样的村常务干部,一个月在政府领取的工资只有1080元。面对生活和工作的双重压力,村干部们有一肚子苦水。

  成立公司后,新场村村常务干部分别担任公司的管理者、监督者、实施者。他们在 认真履行好村干部工作职责,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上,统筹抓好公司承揽的项目建设,每人每天可在公司领取报酬150元,大大提高村干部的收入。自公司成立以 来,新场村常务干部每月在公司领取的工资均在3000元以上。

  清水河镇党委副书记袁煊松介绍,为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基层组织的战 斗堡垒作用,2015年,清水河镇拨款50万元作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培育基金,确定了3个村作为消除空壳村的试点,针对各村实际情况,分别制定了消 除空壳村的计划。新场村就是通过组建建筑公司来消除空壳村,目前,新场村呈现了一个工作积极性高、工作效率高、群众满意度高的一个“三高”状态。

  在清水河镇联丰村雨补鲁实施的“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共有6个标段的工程,其中建设质量最好、造价最低、进度最快的就是新场村建筑公司建设的项目。很多群众都主动要求将自家的房屋交由他们改造。

  今年已满60岁的杨永明是新场村的老木匠,以前主要是零敲碎打地帮助左邻右舍 做点小活路。用杨永明的话说,那时他的这点手艺,解决他个人温饱都成问题。新场建筑公司成立后,杨永明便被公司聘请为木工负责人,目前,在他的带领下,为 公司顺利完成了清水河镇联丰村雨补鲁13栋穿斗式木结构房屋的木工建设任务。

  杨永明告诉记者,现在老百姓盖房子需要木工的越来越少了,公司成立以前,自己每个月最好的情况就是一天上工十几天,现在跟着公司干活,自己和手下的木工兄弟每天上工,一个月至少能有五六千元的工资。“收入增加了,生活也真正得到了改善。”

  据不完全统计,新场村共有1800余人次在新场村建筑公司的组织下,平均每天有20余人到不同的工地参与工程建设,最多的时候每天达到80人,共为村民创造收入达35万元。

  新场建筑公司的成立,让新场村这个无企业、无资源、无资金的省级一类贫困村,迈上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快车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