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划重点:生产现场标准化作业的4个作用

 竹叶清香茶 2017-05-23

每周两期,精管理,助智造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盖勒普

标准化,就是将企业里各种各样的规范,如:规程、规定、规则、标准、要领等等,这些规范形成文字化的东西统称为标准(或称标准书)。制定标准,而后依标准付诸行动则称之为标准化。标准化的4个主要作用如下:


一. 降低成本


标准是现场人员多年智慧和经验的结晶,代表了最好、最容易、最安全的作业方法。这些标准的有效执行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损耗、减少浪费,也就等于间接的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产品设计中的标准化推进则能够直接的降低生产成本。


二. 减少变动


变化是现场管理中的大敌,可以通过推进标准化,规范人们的工作方法减少结果的变化。工厂里员工的操作是根据作业指导书来进行的,这也是一种标准化。工厂的某些方面往往没有作业指导书,依靠老员工帮带新员工,虽然省事了,但在员工发生变动时,确带来大的损失。如果实行了标准化作业,则不存在这个问题。


提供便利与兼容


当客户提出需要商品的规格时,企业就可以根据客户提供的数据来提供商品。这就是标准的便利与兼容性。由于有了标准,企业的生产才可以大批量按照标准生产,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生产效率。


积累技术与明确责任


企业的员工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方法和经验,通过标准化能够使之成为规范,与别人共享,不会使它随员工的离去而流失。明确责任是企业采取针对性对策的关键,标准化的推进能让企业更简单的确认问题的责任。


在工厂里,“制造”就是以规定的成本、规定的工时、生产出品质均匀、符合规格的产品。要达到上述目的,如果制造现场之作业如工序的前后次序随意变更,或作业方法或作业条件随人而异有所改变的话,一定无法生产出符合上述目的的产品。因此,必须对作业流程、作业方法、作业条件加以规定并贯彻执行,使之标准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