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目】 [作品介绍] [注释] [译文] [赏析一]~~[赏析五】 【古风泊客一席谈】 远 逝
志隐隐而郁怫兮,愁独哀而冤结。 [作品介绍] 《九叹·远逝》出自《楚辞》,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刘向所作。《远逝》叙写了屈原空怀理想与德才,却不被楚王信任,遭受去国离家、放逐江南的厄运。 [注释] (1)隐隐:隐约不分明貌。隐藏不发貌。郁怫:郁闷愤怒。怫,愤怒。纷纭:众多杂乱。缭转:缭绕辗转。若屑:如碎屑一般。 (2)慨慨:慷慨激昂貌。长怀:长久咏怀。长长抒发情怀。质正:质对以正是非。五岳:指五大名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八灵:八方之神。讯:讯问。九鬿qí:北斗九星。六神:六宗之神。 (3)指:指星为誓。白情:陈述己情。五帝:五方之帝:东方太嗥帝、南方炎帝、西方少昊帝、北方颛顼帝、中央黄帝。置词:通‘置辞’,设置申辩言辞。 (4)服:驾辕曰服。御:赶车曰御。后土:指土神或地神。中和:中和之元气。蚴虬:亦作“蚴虯”。蛟龙屈折行动貌。隐虹:或隐或现之彩虹。逶蛇yí:弯曲不绝的样子。 (5)皓旰hàohàn :光亮盛大貌。朱爵:即朱雀。鵕鸌jùnhù:神鸟。清灵:清风之灵。飒戾:飒爽劲疾。披披:披风飘荡,飘动散乱貌。 (6)玉华:玉之精华。明月之玄珠:明月般明亮的黑珠。霓旌:霓虹之旌旗。墆翳dì yì:滞留遮蔽。滞日遮天也。黄纁:赤黄色,纁黄:黄昏也。总旄:最高指挥者的营旗。 (7)躬:自身。妙仪:高妙之仪态。罔愆:无有愆过。皇考:先皇祖或先皇父。下沥:慢慢流下。 (8)阳侯:古代传说中的波涛之神。潢洋:宽阔水面。石濑:水为石激形成的急流。登洲:登上绿洲。 (9)魁堆:一堆小丘,高的样子。蔽视:遮蔽视线。冥冥:渺茫不明。暗前:暗淡了前方。无垠:无有边际。曾闳:层层巷门。 (10)雰雰:雨雪纷纷貌。薄:靠近,搏击。霏霏:云飞扬貌。陨集:下集,此指浓云低垂。参嵯:参差。翳日:蔽日。 (11)发忿:抒发忿闷。弥久:愈久。龙门:郢都东门。大坟:大坝。夏首:夏水之首。 (12)横舟航:横舟航行。聊啾:耳鸣。恍慌:恍惚心慌。淫淫:流落不止貌。周流:四处流淌。鸿溶:波涛汹涌貌。滔荡:滔滔荡荡。 (13)无端:无终端。周容容:周围的面容。指极:指向两极。释:解脱。思:思考和思念。 (14)眇:陕西方言>看,眯眼远看。不睹:陕西方言>看不见。宵晦:如黑夜一样晦暗。 (15)杳杳:昏暗貌。酌醴:喝甜酒。蹇:楚方言>其,是。骚骚:搔首急迫貌。 (16)蓬龙:蓬乱了飞龙。坲坲:尘埃四起。槁悴:枯槁憔悴。 (17)倾:倾轧。究究:涕泪不止的样子。 (18)自免:自求免灾。颓流:颓丧之水流。下陨:下泄陨失。 [译文] 心中忧伤郁闷不快啊,满腹冤屈独自哀伤。 《远逝》同《怨思》一样,以愁怀起笔。点出“愁”意之后,作者便将笔鋒一转而及于消愁、解愁的话题。全篇叙写了屈原空怀理想与德才,却不被楚王信任,遭受去国离家、放逐江南的厄运。在内容安排上,作者摹拟《惜诵》的笔法,召集了“上皇”、“五岳”、“八灵”、“九鬿”、“六神”、“列宿”、“五帝”、“北斗”、“太一”等多方神灵,向神灵们倾诉心事,让神灵们为其导泄忧思。于是神灵们教之以神仙家之道,令其从此飞升羽化,远走高飞。 佚名 贰/ 志向隐而不成而郁闷愤怒啊,忧愁独自哀伤结下冤屈。肝肠已乱又缭绕辗转啊,涕泪渐渐恰似碎屑。涕如碎屑,怕又是刘向不成功的发明。隐隐:隐约不分明貌。隐而不得志貌。【汉典】忧戚貌。王逸注:“隐隐,忧也。《诗》云:‘忧心殷殷。’”《荀子·儒效》:“隐隐兮其恐人之不当也。” 杨倞注:“隐隐,忧戚貌。”不取。我以为此隐隐并非彼殷殷。还是久隐而不得志之意为好。郁怫:郁闷愤怒。怫,愤怒。【汉典】犹鬱悒。愁闷不舒畅。王逸注:“言已放流,心中隐隐而忧愁,思念怫鬱,独自哀伤。” 若屑:如碎屑一般。王逸注:"涕泣交流,若硙屑之下,无绝时也。"硙,石磨。 情慷慨而长长咏怀啊,相信天帝能质询正名。集合五岳神与八方的灵啊,讯问北斗九星和六宗之神。指誓众星宿以陈述己情啊,上诉五帝以申辩之词。北斗星为我调和折中啊,东皇太一为我听证之。慨慨:慷慨激昂貌。有说‘感叹貌。王逸注:“慨慨,叹貌也。”’不取。长怀:长久咏怀。长长抒发情怀。【汉典】遐想,悠思。《章句》:‘上皇,上帝也。言己中情愤懑,慨然长叹,欲自信理於上帝,使天正其意也。’信:相信。有说‘信:读作“申”,申诉’。不取。九鬿:北斗九星。王逸注:“九鬿,谓北斗九星也。” 洪兴祖补注:“北斗七星,辅一星在第六星旁。又招摇一星在北斗杓端。”白情:陈述己情。有说‘白情:清白之情。《章句》:‘言己愿复指语二十八宿以列己清白之情,告诉五方之帝,令受我词而听之也。’’ 云彩服行在阴阳的正道啊,驾驭着土地爷的中和元气。玉佩上条条苍龙的盘曲啊,衣带上隐隐彩虹的婉转。拽着彗星的盛大光亮啊,抚摸朱雀与神鸟鵕鸌。游清风之灵的飒爽劲疾啊,穿着云彩衣裳披风飘荡。拄玉精华的手杖和红旗啊,垂悬明月般明亮的黑珠。举霓虹旌旗滞日遮天啊,建立黄昏的总部旄旗。明月玄珠,看似矛盾,实则玄珠明亮如明月也。隐虹:或隐或现之彩虹。【汉典】长虹。王逸注:“隐,大也……言己动以神物自喻。诸神劝我:行当如苍龙,能屈能申;志当如大虹,能扬文采。” 还有说‘隐:借为“殷”,赤色’。不取。鵕鸌:神鸟。鵕,锦鸡。鸌,远洋鸟类。【康熙字典】《說文》鵕鸃驚也。《玉篇》鳥狀如鴟,赤足,直喙,黃文。《正字通》鳥似鳳有光彩。李彤曰:鵔鸃,神烏,飛光竟天。《南越志》增城縣多鵔鸃。《正字通》鵔鸃似山雞而小,卽錦雞也。清灵:我意,清风之灵。【汉典】清冥,即天。王逸注:“言己积德不止,乃上游清冥清凉之庭,被服云气,而通神明也。” 飒戾:飒爽劲疾。【汉典】王逸《章句》:“飒戾,清凉貌。”旄,古代用牦牛尾装饰的旗子。以我的理解,旄是扎营之旗,旌为行军之旗。拥旄西征,表示驻扎在外也。所以,建起的营旗一定是旄,表示建营也。决不能用‘建旌’一说。同样,举起的旗子一定是旌旗,不能是旄旗。 自身纯粹无有过错啊,继承了先皇的高妙仪态。可惜往事之不合啊,横入汨罗江慢慢流下去。乘着隆隆水波渡向南面啊,追逐长江湘江的顺流。为赶赴波涛神的宽阔洋面啊,下石头上的激流登上绿洲。妙仪:高妙之仪态。【汉典】高妙的法度。王逸注:“仪,法也。言己行度纯粹而无过失,上以承美先父高妙之法。”往事之不合,指过去与君王不合之往事也。横汨罗而下沥,指投汨罗江也。潢洋:宽阔洋面。有说‘水深宽阔貌’。乘隆波而南渡,莫非汨罗江南流入湘江?还是像屈原诗歌里所说向往南方?着实不明白。 丘陵像魁堆一样遮蔽视线啊,乌云渺茫昏暗了前方。山峰险峻高大无边无际啊,遂即层层巷门般高大而迫近身边。雪纷飞击打着树木啊,云飞扬低垂下集。曲阜隘口狭窄幽蔽险要啊,巨石参差巍峨蔽日遮天。魁堆:魁,小丘。魁堆:一堆小丘也。【汉典】高貌。王逸注:“魁堆,高貌。”唐朝时变成一种辟邪的怪兽。唐陆龟蒙《采药赋》:“如防胆怯,空屏宜画魁堆。” 汉朝时是不是怪兽不得而知。曾闳:层层巷门。引申高大。曾,通‘层’。王逸注:“曾,重也;閎,大也。” 悲伤故乡而抒发忿闷啊,(结果)离开我邦国更加长久。背向龙门而入河(离开)啊,登大坝而遥望夏水之首。横舟航行渡湘江啊,耳鸣且心恍惚慌张。波涛淫大四处流淌啊,水鸿大宽广溢流而滔滔荡荡。这里说明了再次被放逐的原因和路线。横舟航:横舟航行。【汉典】周航:船只。夏首:夏水之口。《章句》:‘言己虚被谗言,背郢城门而奔走,将入大河,登其高坟。以望夏水之口,泄思念也。’另,【汉典】夏初。不知哪个正确?暂从《章句》。聊啾:耳鸣。聊:耳鸣。啾:小而有声。鸿溶:鸿,水鸿大。溶,溶溶,水宽广。【汉典】波涛汹涌貌。《章句》:‘滔荡,广大貌也。言己愁思忄党慌,又见水中流波淫淫相随,鸿溶广大,怅然失志也。’ 路漫漫而无终端啊,周围面容无认识。指引日月指向两极啊,(我也)少有片刻不思考和思念。水波遥远模糊不清,看不见个西东。顺着风波飘南北啊,大雾纷纷晦暗如宵夜。太阳昏暗西斜啊,路途长远而窘迫。欲喝甜酒娱乐忧愁啊,则是搔首急迫不释怀。周容容:我意,周围的众多面容。有说‘容容,溶溶。’有说‘容容,众多貌。’《章句》:‘言己所行,山泽广远,道路悠长,周流容容而无知识也。’似乎都有牵强。指极:指向两极。《章句》:‘极,中也,谓北辰星也。’不取。这里应是指东西两极。与下面的‘顺风波以南北’相互对应。引日月以指极,是在说时间,日月从极东指向极西,一整天的意思。《章句》:‘言己施行正直,愿引日月,使照我情,上指北辰,诉告於天,冀君觉寤且解忧思须臾之间也。’所指太虚,不取。窘迫:《章句》:‘言日已西颓,年岁卒尽,道路长远,不得复还,忧心迫窘,无所舒志也’。 叹声道:旋风蓬乱巨龙,尘埃四起飞扬也。草木摇摆落叶,时光枯槁憔悴。遭倾轧遭祸害,不可救也。长长的吟唱永远的叹息,终究涕流也。抒发情意陈列诗歌,希冀以自求免灾。颓丧之流中下泄陨失,身体日渐离远也。蓬龙:蓬乱了飞龙。【汉典】风转动貌。王逸注:“蓬龙,犹蓬转风貌也。”坲坲:尘埃四起。王逸注:“坲坲,尘埃貌……坲,一作浡。”《章句》:‘言飘风转运,扬起尘埃,摇动屮木,使之迎时,枯槁茎叶,被病不得盛长也。以言谗人亦运转其言,埃尘忠直,使之被病而伤形也。’究究:终究。【汉典】相憎貌。《尔雅·释训》:“居居、究究,恶也。”《章句》:‘究究,不止貌也。言己遭遇倾危之世而遇患祸,不可复救,故长叹欷而涕滂流不可止也。’ 颓流:颓丧之水流。喻颓丧之俗流也。《章句》:‘言己舒展中情,陈序志意,冀得脱免患祸,然身颓流,日远不得还也。一云颓流下逆身日以远兮,一云颓流下陨身逝远兮。’ 沌意:刘向与别人不同的用词:长怀,白情,隐虹,朱爵,鵕鸌,黄纁,魁堆,曾闳,迫身,下沥,宵晦,骚骚等等。这篇诗歌可以说是造词用词的范本。本篇就是写屈原被放江南的情景。许多诗解避实就虚,忽略了屈原离开京城的真实描写,却解出不少虚幻的东西。这是汉儒风格,虽拓宽了诗歌的意境,却也开辟了凭空捏造之先河。糟粕也?精髓也?我不明白。只是不喜这种风格。我以为是读诗之大忌。 佚名 《远逝》 [楚辞·九叹] 原文 译文
”志隐隐而郁怫兮, 心中满怀忧愁难以舒畅啊, 《远逝》是西汉光禄大夫刘向以屈原第一人称写的《九叹》的第四首作品。 关于题目“远逝”,泊客以为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屈原遭受奸邪谗言和君王的猜疑被排挤出郢都,被迫流放,远离朝政;二是屈原不信于楚王,虽哀愁忧伤,但忧国忧民之心,矢志不渝,宁肯远逝,自沉汨罗,也不同流合污,改弦易辙。 泊客以为,《九叹.远逝》可以分为三段: 第一段是从首句到“建黄纁之总旄”。这一段诗人写屈原因为受谗于奸邪,见疑于君王,而被排挤流放,不堪受辱,因此忧愁哀伤,忧思郁结。屈原飞天向“上皇”、“五岳”、“八灵”、“九鬿”、“六神”、“列宿”、“五帝”、“北斗”、“太一”等多方神灵,指天发誓,恨不能剖析心肺,呈上楚王,以明白屈原忠直、报国之心。这样的写法,一是极力证明屈原的公道;二是也是暗示悲哀屈原的公道无人能证。 第二段是从“躬纯粹而罔愆兮”到“蹇骚骚而不释”。这一段写屈原遭排挤被放逐后,走南闯北,汨罗、长江、湘水、岛屿、群山、黄河、郢都......直写屈原去国日多,思国却日盛。“欲酌醴以娱忧兮,蹇骚骚而不释。”想自斟自饮借酒消愁啊, 但愁绪满怀难以解脫。这就是屈原流放生涯心态的真实写照。 第三段是从“叹曰:飘风蓬龙”到末句。抒发了屈原面对去国被流放,无法还国,更无法报国的悲哀心情。 《九叹.远逝》叙写了屈原空怀理想与德才,却不被楚王信任,遭受去国离家、放逐江南的厄运。 《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是当时为读书人的启蒙读物。书名“古文观止”意指文集所收录的文章代表文言文的最高水平,学习文言文至此观止矣。该书所选古文,以散文为主,兼收韵文、骈文。该书选文丰富多彩,篇幅较短,语言精炼,便于诵读,其中不少是传诵千古的名篇。包括《郑伯克段于鄢》、《齐宣王见颜斶》等 作者:左丘明等 编订:吴楚材、吴调侯 成书时间: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 ![]() 《诗经》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11篇,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作者:尹吉甫等 编订:孔丘 成书时间: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6世纪 ![]() 《楚辞》 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共十七篇。全书以其运用楚地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 作者:屈原等 辑录:刘向 成书时间:公元前26年-公元前6年 心 · 养性 · 品生活 这世上有三样东西是别人抢不走的: 一是吃进胃里的食物,二是藏在心中的梦想,三是读进大脑的书。 古风泊客 ┃ 也许是最有深度的古文赏析微刊 备注:《古风泊客》三辑介绍,已经添加超链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