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的“痛”误导了很多患者 最近在人民医院门诊遇见一位中年男性患者,自述毫无不适,陪妻子看病时,也顺便做了体检,包括冠状动脉CT,发现3支冠状动脉都有不同程度狭窄(60%-85%),医院当即建议做冠状动脉造影和支架,说这是生命的保障,不做随时可能发生心脏意外。患者要求给段时间考虑考虑。此后,每天开始出现胸部和后背疼痛,为持续性,长达数小时甚至数日,运动时反而消失。原本睡眠好,体检后开始出现睡眠障碍。 大家读过说说心绞痛(1)所介绍的心绞痛的特点,患者表述的症状肯定不是心绞痛,而是意外发现了冠状动脉病变,对做不做支架,心中十分不安和纠结,“虑病”导致的“躯体症状”。这就是我讲的病(变)与症(状)分离。 当时我给他做了运动心电图,患者运动到心率150次/分时,出现了心电图II 、III 、aVF和V4-5-6的水平下降,并出现胸骨后的紧缩感。医生及时终止了运动试验。我告诉患者这种感觉就是心绞痛。患者却困惑的反问我,没感觉到“疼”啊?就是胸部发紧。 我给他解释,心绞痛是从拉丁文译过来的。心绞痛的症状特征不是刀割针扎样锐利疼痛,正是患者感受到的这些紧缩感、压迫感。 这时患者和妻子共同回忆起,两年前有一次下雨,没带雨具,急跑回家途中,发生过与这次运动试验一模一样的症状,但不是疼痛,没有意识到这就是心绞痛。平时生活、工作中再没有过那次急跑的运动量,以后未发生过类似症状。 患者为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我为患者认真解释了不必要做支架,应放松心情。患者不吸烟。告诉他坚持用他汀,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到1.8mmol/l以下。要坚持用药,用阿司匹林,并用 β-受体阻滞剂和硝酸酯类药物。建议做心脏康复。 这个患者实际有两种心脏不适。一种是真的劳力型心绞痛;另一种是焦虑(“虑病”“虑支架”)导致的躯体症状。 这种稳定的冠心病,支架并不延长寿命,没有必要。 ------------------------------------------------------------------------------- 相 关 评 论 选 编 胡大一主任:为了健康中国,实现健康中国梦,重要抓点是---慢病预防与控制。发展心脏康复,可以弥合临床公卫预防的裂痕。从这个支点,参与心脏康复的同道更好理解心理生物社会的医学模式。整合社会医学、心身医学、行为医学、运动医学,做好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重视双心医学关心睡眠,指导戒烟,落实运动是良医。这是一个神圣责任,崇高目标。也必将收获选择医生这条道路的幸福感、成就感和人生价值! gys: 胡大一循序渐进,深入简出的介绍心绞痛,不遗漏冠心病诊断,也不轻易给病人带冠心病的帽子,理论联系实际,认真对待每个病人,认真分析每个病情,让病人身心有保障,让医生肃然起敬!而对广大患者的痛苦无动于衷,对极不负责任的医疗行为和医学模式,敲起了警钟,对那些只对支架数据SCl感兴趣的医生,敲响了警钟,快醒醒吧! 2017-05-22 16:55:41 思农: 胡大夫用专家水准,患者的心思,从药理到用量、用法、毒负作用、安全性对他汀类药物进行了诠释。受益匪浅,这样专家受人民尊敬。这样的医患关係当然是一流。谢谢您。 2017-05-22 18:23:57 WL: 胡医生给我们所有动脉硬化患者讲述了科普知识是所有患者掌握了病情的轻重缓急勉得患者乱救医和乱花钱、使我们的精神永远受医主双心保护 2017-05-22 08:17:58 大河山: 胡老师好医生,说清了冠心病的治,也说清了防,既说体病,更说“心”病。看后心悦诚服。病先好了一半。 2017-05-22 07:51:41 范児: 就是这样他们做完支架就不管了,病人经常有不适感,焦虑无助无人问津,无处咨询太可怕了。 2017-05-22 07:34:47 wl: 胡大一的讲解是我分清了什么是真正心较痛这样耐心细致的分析解答真是我无处可求的福音功德无穷花钱也焕不来的健康科普、向胡先生致敬点赞哟 2017-05-22 02:13:51 大江: 胡大夫忠于职守,善于总结,不愧为医者楷模,病者救星。 2017-05-21 22:59:5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