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学辉:从自行车王国到汽车产销大国(1981——2016) 从步行到自行车,再到汽车,直至私家车,这是众多国人对神州大地交通状况的记忆。从自行车王国到汽车大市场,再到汽车王国,这将是中国交通业的发展轨迹。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多数国人出行,或步行,或骑自行车,或乘公交车,而自行车成为当年国人的“三大件”之一。当年限于经济发展水平,国产自行车供不应求,只能凭票供应。 说到汽车,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于1958年5月试制出了新中国第一辆小轿车,到了当年7月,第一辆红旗牌CA72高级轿车问世。这些高级轿车当时只供国家领导人和政府部门执行公务之用。国营公司的公交车也有限,出租车就更少了。 直到改革开放新时期,自行车行业有了极大发展,大批量生产出品牌众多和新穎时尚的自行车,两轮和三轮的电动车大量涌现,凭票购买自行车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合资汽车公司的建立,私家车也逐步进入“先富起来”的家庭。出租车也迅速增多,大大方便了百姓的出行。 进入21世纪,中国汽车业获得了空前的大发展,多家银行纷纷推出车贷业务,私家车快速进入寻常百姓家。到2015年年底,全国的机动车保有量已达2.79亿辆。同期北京市的机动车保有量也达到560余万辆。 但是,在汽车“大爆炸”的同时,北京仍有大批市民骑自行车或电动车出行、上班或送子女上学。 汽车保有量的猛增,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和大量交通事故。近年来,北京市等—些大城市,为保护环境知方便市民出行,也采取了多项治理措施,如大力发展公交和轨道交通,对緩解交通拥堵起到了—定作用。
摄于2008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