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丁愚仁:最好的教育是做好自己,成为孩子成长的背景

 知道有念就行 2021-10-11

根本源教育简单化交流大会暨识丁计划第三期

于5月20日-21日

在长沙成功举办,

丁愚仁老师携一线教师做了主题分享,

通过对话、论坛方式从孩子、老师、家长的角度

解读教育简单化理念和实践经验分享。

丁愚仁:孩子天性具足,要尊重和保护好

活动以10位孩子提问丁老师开场,

孩子们的提问天马行空、海阔天空。

“世界是怎么来的呢?”

“世界上有佛陀吗,如果有的话,他是帮助我们什么呢?”

“为什么爸爸会骂人?”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人是怎么来的?”

“灯为什么那么亮?”等等

丁老师一一回答,并强调:

老师和家长要了解孩子的天性

孩子为什么能天马行空的想,

这些想从哪里来的?

因为孩子清静

他接受到这样的信息,

他想落地(实践),

他才想出来了天马行空的这些内容,

要尊重和保护好孩子的这种天性,

不该否认他,不要打击我们的孩子

每一个孩子,都是精英,

之所以孩子没成才,

就是因为家长太机械,

把一个好端端的天才,弄成蠢才了。

我们这个环节就是为了让老师和家长了解一下孩子,

家长多研究研究孩子,

每个年龄段该是什么样,

孩子这个年纪,会接受什么样的信息,

什么样的性格脾气,

依据孩子的特点、规律来对待孩子,

不要把自己的角度强加给孩子

张淑泉:三简解开对孩子的束缚

临沂张淑泉老师做了《三简,让世界更轻松美好》的分享。

张老师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师,

教的孩子是所谓的考不上高中、学习不行、纪律感较差的孩子。

运用教育简单化理念,

张老师仅仅是去做

张老师分享到:

让孩子是他所是的样子,而不是我们认为的样子

孩子们就变得秩序、明了事理,

从而管理变得轻松,

所带班级参加学校活动也开始频频获奖,

从而让孩子发现了自己的存在和价值

自然地绽放生命活力,

并有学生获得财政部金榜题名。

三简理念的动人之处就是,

解开对孩子的束缚框架,

让孩子回到他自己,

做真正的自己


邵瑞青:培养孩子的德,不是大型工程

菏泽教育能手、家庭教育导师邵瑞青老师

做了《唤醒生命智慧》的主题分享

邵老师重点分享了

三简理念在教学和孩子家庭教育的应用案例

邵老师分享到:

她06年就认识了丁老师,

接触了三简理念,

听到丁老师说静能生慧,

自己也感受到静下来散发的能量,

于是思考孩子静下来会有什么作用?

在她带的毕业班孩子尝试静心的作用,

上课的时候提前两分钟静心,

孩子能快速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全神贯注

听课、做事,

实验了两个月,

当时还有小升初考试,

她们县里重点中学招270人,

邵老师全班53人上线51人。


       通过案例解读,邵老师告知:

所谓“问题孩子”

不是孩子的问题

是大人提供、创造的环境、引导

太复杂

家长不要包办孩子的事,

给孩子独自处理问题的机会。

注重德行和才能平衡发展,

并且德是本。

培养德,不是大型工程,是很简单的事。

人人都具备,人人都有,

只是被压制了,

被家长的概念和情绪局限了,

被家长的抓成绩的方向掩盖了,

家长只需要把标准、角度调整,

给孩子更大的空间,

孩子在经历中,

德行就会呈现。

   老学员分享:时刻拥有内心的宁静

 长沙国防科大附小的刘慧萍老师作为两期识丁计划学员,

分享了她的学习收获和体会,

通过三简理论的学习,

她初步认识了“我是谁”,

认识到人生的终极幸福是

“吃饭的时候吃饭,

睡觉的时候睡觉,

时刻回到内心的宁静。

追寻人生的终极幸福,

我已在路上……”。

慧明书院李冰校长分享了慧明书院的实践和总结

教育是尊重生命

顺气自然

教育不能赶

毕竟是陪伴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这个容不得一点掺假

老师的状态很重要

他不是传授一个技能

是告诉生命是什么样

这是道的问题

不是术的问题

不是技能问题

一个生命的背后是一个大家族

做这个是战战兢兢

如履薄冰

容不得一点马虎

......

老师就是用生命状态影响生命状态

当孩子去探险、探索的时候

那就是一个生命状态的呈现

生命本来就是求知、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

当他去探险的时候

探的是老师的底线

探一个安全的标准

老师能否定得住

何伟:孩子很懂家长

识丁计划第二天,

第一个环节是认识家长,行胜于言

这个环节的主持人是沈阳的早教专家何伟老师

何伟老师现场邀约了近10组家庭上台

何伟老师邀请她妈妈徐学英老师

带领大家跳了一个《好大一个家》的舞蹈,

亲子互动过程大家非常感动,

感受到家的温暖

点击查看大图


何伟老师提问孩子:你了解爸妈最喜欢吃什么,最喜欢做什么吗.......

大家发现

孩子非常了解父母

也感受到

孩子对父母的很关注和很包容

家长认识到

自己基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了解孩子并不够多,

在教育孩子中用自己的角度强加给孩子

‍‍

学员分享:三简理念和国内外古圣先贤的教育思想一致

上午的第二个环节是学员分享

  • 来自长沙的家长:为人父母,我们都没有实习就上岗了。每日自己的修学是为了成为一个更圆满的人,为了成就孩子的成长成才。

  • 来自株洲的老师:曾经很迷茫,找不到自己。这次活动认识了自己,开始用生命状态去影响生命状态。

  • 来自长沙的家长:孩子淘汰我们太容易了,保持学习,希望自己85岁仍然能和孩子无话不谈。

  • 来自西安的老师:不言之教,到底是怎么做的,只要能活出自己的光彩,每个人都能活出自己的精彩。

  • 来自深圳的老师:今天想站在孩子的角度分享,作为一个孩子,我到底是怎样学习的,你们说什么一点都不重要。从丁老师的行为上,我看到了生命该是一个什么状态。

  • 来自衡阳的大学教授,自己的孩子已经成才,属于大家认为孩子培养成功的典范,分享到:读大学的时候,看过卢梭的《爱弥儿》,还有《学会生存——21世纪人类需要》世界教科文组织出版。两本书讲的是——教育很简单,和丁老师讲的三简教育一样,对教育孩子尽量放手。

三简教育论坛:认识自己,从受阻开始

下午的环节

主题论坛:“认识自己,教育从心出发”

辽宁大学的吕通建教授主持,

五位分享老师同台,

几位老师认识自己的时机都是从迷茫开始,

正如丁老师回答孩子提问“灯为什么那么亮”时说道:

“灯光为什么亮,

就是受到阻障,

我们人生中也有受阻的时候,

也有发亮的时候,

看你怎么解读,

你把他解读成坏事了,

就不对了,

所以我们受阻的时候,

正好是我们要发光的时候。”

邵瑞青认识自己来自一个思考:

如果我的生命结束了,

我所追求的这一切,

对我还有多大的意义?

先看清如如不动的自己,

所有情绪和烦恼会来会走

 

张淑泉:接触三简之后,开始往内看。

以前活在迷惑里,

不知道为什么活着?

不停拿自己的标准控制周围的一切,

但是根本掌控不了

了解自己才能了解别人

心安下来,

外面的一切都归位了。

才发现,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一切都很完美。

何伟:最迷茫的时候开始反思

我的存在,

是别人需要的。

我和别人都在使用我自己,

因为别人需要。

所以我找到了人生目标和存在价值。

也可能是因为我做的这些事情,

是别人也需要的。

李冰老师:发现一直玩下去,这一辈子就玩了,你要改变

遵循内在的声音给你的指引,

他是你人生的牵引和目标。

所有的老师,

先从认识自己开始。

吕通建教授:

凡事让孩子自己来。

人的每一个经历和智慧,

都是从经历中来的。

言传不如身教,

成为就是最好的教育

我们的一言一行都烙印在孩子心中,

成为他未来的样子。

        丁愚仁:认识自己那个“没有”,不执着自己

丁老师做了本次识丁计划的主题演讲,

重点解读了自己是什么,

心是什么,

丁老师说道:

认识自己,

需要认识自己那个“没有”,

我们不知道我们把自己固定在一个很小的范围里,

我们每个人都局限在自己认为对错,

或者自己认为是那个东西的范围内。

当你发现,

我太执着自己了,

全身一下放松了,

醍醐灌顶一样,

那个舒服劲别提了,

想通一样事,

就是这样的感觉。

如果所有这些事都想通呢,

只是让你不执着自己,

不是不让你不要家庭了,

只是别执着,

放下这样,

拿起那样,

不执着,

一切都照旧,

都不用改,

只是别执着就可以了,

找着你自己的执着点,

放下你自己的执着,

你看看,

是个什么样,

 这就是认识自己

丁愚仁:做好孩子的成长背景就行了

认识了自己之后,

我们该如何做教育呢?

丁老师说道:

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体

他应该活出自己来,

你就和他平等了,

你就不会要求另外一个独立体和你一样了,

就不会把你的角度强加给他,

平等对孩子一切都解决了。

爸妈爷爷奶奶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背景,

不要用主观意识来改变孩子,

做好孩子的成长背景就行了。

最后丁老师回答了学员的提问:

作为老师如何面对体制教育?

家庭内部教育理念不合,怎么处理?

是否要给孩子做苦难教育?

如何既满足孩子的物质合理使用金钱?

单亲妈妈如何教孩子等等。

(编者:今后的文章一一呈现)

感谢

感谢丁老师和根本源总部老师团队的策划、筹备

感谢长沙根本源团队的会务组织

感谢深圳曾丽珊为识丁计划捐赠现金10万元

感谢湖南鼎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为识丁计划捐赠现金2万元

感谢长沙聚泰广告为本期识丁计划捐赠背景喷绘、桁架、手册制作等

感谢网友通过网络直播总计捐款3993元

感谢此次会务义工:王琼、周昱江、彭美群、叶良任、胡立红、陈利、刘慧萍、朱坛峰、郭人玮、洪早云、卓越、邹登、潘小胤、谭家路、胡尧、王芳平、李卫东、刘雯茵

还有可爱的孩子们两天的陪伴!

识丁计划总部筹备组

识丁计划长沙会务组

编者按:

以上再多的文字

都是那么的局限

不看丁老师说什么

看丁老师如何做

七十多的老人

不辞辛劳

全国各地到处飞

站在“没有”回答各位站在角度上的问题

不为别的

没有“我”而已

致敬丁老师!

教育简单化之所以不简单,

来自父母和老师的恐惧

这种恐惧

来自没有全面认知自己

这条路

任重道远

我们

一起努力

一群人

一起走

走得远

下期识丁计划

我们继续努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